一直陪伴你的就算是陰影也有力量!心理學教你用「情緒陰影」邏輯克服情緒化的心魔

2018-01-18 13:06

? 人氣

(編按)什麼是「情緒陰影」?簡單說就是,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但自己卻不太願意承認的部分。而當它發作起來,總會令我們無從掌握,因而時常被情緒牽著鼻子走,像說出違心之論、做出非我所願的行為,變得「情緒化」。在榮格《紅書》裡有句話說,「只有不理解黑暗的人,才會恐懼夜晚。」如果我們能了解「情緒陰影」並覺察它的存在,將它提取到意識層面反覆思考,便能把它轉化為一種正向力量,使我們的人生更完整!

當我們遇上那些無法真心擁抱的負面時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日常生活情境裡,有某些時刻,會讓我們掉入負面的情緒狀態中。好比下面幾個例子:

丈夫長年在大陸經商的王太太說:「我的獨生子和他爸爸相處時間甚少,所以兩人之間的關係始終沒辦法親近。兒子最近上了國中,突然變得非常叛逆,以前那個乖巧的兒子突然不見了,這時候剛好先生結束大陸的生意回到臺灣,父子倆的衝突日益擴大。我非常傷心,尤其每次看到先生要追著兒子打時,就覺得自己沒有能力阻止,不知道未來該怎麼辦才好?」

身為上班族的阿翔說:「我是個做事非常認真的人,不管是上學、工作都不會遲到早退,儘量謹守自己的本分,提前把該做的事情完成。最近我遇到一個投機取巧的同事,做事情不按該有的規則,可是老闆卻非常喜歡他。偏偏這同事就坐在我旁邊,所以我總會看到他用一種隨意的態度去面對工作上的事務,但他和老闆報告自己的工作成果時,又是一副自己多麼了不起的模樣。令人失望的是,老闆卻肯定他這種做事方法。我不禁開始懷疑,這種主管真的是值得我為他賣命的人嗎?我是不是乾脆離職算了?」

已經當了主管的家賢說:「每天早上開車前往公司的路上,對我來說都是煎熬的時刻。我最討厭遇上一些駕駛,要不就車子緊挨著我的車尾巴開,要不就突然從我身邊插隊超車。每次遇到這種人,我就會忍不住緊跟著旁邊的車,怎麼都不肯讓他們插隊進來,如果有人硬要插進來,我都會長按喇叭來表達我的不高興,我覺得這個司機應該為他的行為向我道歉。然而,每次我這麼做之後,我都感覺到自己心臟撲通撲通地越跳越快,手指發麻,久久不能平復。」

身為講師的安琪說:「我常常覺得自己是一個很糟糕的人。昨天我上台報告。在那之前,我覺得自己準備得相當充分,在家也做過事前的演練,但實際上台後,我覺得自己說話變得沒有邏輯,台風也不夠穩健。雖然聽眾說我表現得不錯,但我還是非常沮喪,我怕他們都只是在安慰我而已,並不是真的欣賞我。」

諸如此類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當中不勝枚舉,當我們陷入負面情緒狀態時,潛意識裡頭不被自己所理解與接納的內容,會使我們的邏輯思考失去正常運作的功能,讓我們經驗到災難化的感受、表現出情緒化的想法與行為。背後的元凶,正是「情緒陰影」

如何運用「情緒陰影」的概念,來解決受到情緒干擾的日常生活?

簡單來說,「情緒陰影」就是我們不願意接受的自己,也可以視為心靈深處的「雜質」。當我們經歷現實環境下的某些經驗時,這些存在於潛意識裡的雜質會和現實中的經驗相互碰撞,進一步引發我們內在特定的情緒反應。

「情緒陰影」有四種發展方向:

1、「情緒陰影」以一種重複過去情感經驗的方式,呈現在現今的人際關係中。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王太太,你可以發現她其實已經清楚說出:自己的困擾與丈夫長年不在家是相關的。這種家庭中的父親/丈夫角色的缺席,如果用邏輯來想,不是等丈夫回來以後透過多相處來增進彼此情感就解決了嗎?

父子關係不和睦,就靠長期與兒子相處的王太太去溝通,讓孩子理解父親離家也有他必要、或者不得已的地方,父子關係重新建立了,父親就能運用他男性的特質去解決男孩在青春期上的困擾,這聽起來不是很簡單嗎?為何王太太會陷在其中無法自拔?

最合理的解釋,就是王太太本身對於「父親」和「丈夫」的角色,有她自己獨特的情感經驗,比方說,可能王太太自己的父親也是一個不常在家的男人,所以當她先生做出和她爸爸類似的事情時,她心裡的埋怨就透過現在家庭中的父子來做替代性的呈現。

2、「情緒陰影」讓我們在人際相處中,總有某些「信念」上的堅持。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上班族阿翔,你可以從他的描述中,發現他心裡有一系列應該依循的規則,我們可以大膽假設:這些規矩可能是在他過去經驗中,由某些人或某些情境來教給他的。所以阿翔得要去探究他內心世界,是什麼樣的脈絡讓他變成一個要求完美的人?

是不是阿翔也曾被這樣要求完美?或者因為沒有遵守規矩而受過懲罰?才讓他不知不覺地把這些「我應該怎樣」的想法保存下來,但或許阿翔心中其實也有點羨慕隔壁同事可以被人允許做事那麼隨性?

把這些脈絡都釐清以後,阿翔會發現:或許他不是真的因為討厭這個同事或主管所以想離職,而是他怕自己繼續待下來以後,也會變成一個不再像以前一樣做事完美的人。

3、「情緒陰影」讓我們在人際互動中,出現一種難以控制的「衝動」。

比如上述案例中那位當了主管的家賢,只要早上開車時遇到沒有禮貌的「插隊」的車輛,就會自動化地和對方尬上,即便知道馬路是危險的,仍然不由自主地要做出這樣的行為。這種舉動是不是很像一種「復仇者」的衝動?所以家賢值得探究「復仇」的舉動對他有什麼意義?才能明白那個「尬車」背後可能有他還未了解的自己?

或許,家賢那「復仇」的強悍行動背後,藏著一個覺得自己從來沒被公平對待過的、充滿創傷感的「內在小孩」也不一定。

4、「情緒陰影」讓我們反覆陷入一種對特定主題的恐懼感中。

比如上述案例中的講師安琪,她描述的經驗其實和別人沒什麼關係,大多是她自己對於「講得好不好」的想像。當然,這有可能是因為當時聽眾的肢體語言給了她一些如此判斷的線索,但當有人誇讚安琪表現不錯時,她卻一點都不相信,只顧陷在自己的恐懼當中。

所以我們可以從安琪的描述中看見,她恐懼感的背後連結著「受不受人喜歡」的議題,如果要理解自己的情緒陰影,安琪可以去探索「受人喜歡」背後的意義是什麼?以及她到底想要把哪部分「不討人喜歡」的自己給隱藏起來?

理解這部分的自己後,安琪可以試著從覺得自己不討人喜歡的恐懼感中先抽離出來,想想:究竟是別人真的不喜歡我?還是因為我不喜歡自己而想像別人也都不喜歡我呢?倘若安琪發現不喜歡她的原來是她自己,或許她就知道要採取一些行動來成為一個能被自己所喜歡的人。

覺察「情緒陰影」的存在後,把它提取到意識層面反覆思考,才能透過「理解」轉化成正向的、可行動的力量。

想知道自己的情緒陰影面積大小?這邊有56道題幫你算出來

作者│許皓宜

最擅長「用關係說故事」的諮商心理師。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博士,現任國立臺北藝術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副教授。

曾在大學教學多年,也曾走入醫院和社區,聆聽發生在不同場域的故事。受過心理動力治療、婚姻與家庭治療的專業訓練,是國內長期耕耘於婚姻與家庭治療訓練的師資之一。主持環宇廣播電台《從心聊聊天》節目,《商業周刊》「心理學會客室」、《皇冠雜誌》、《親子天下》專欄作家,也是媒體節目長期邀請的心理學專家。

從2005年開始接觸精神分析與分析心理學理論。榮格心理學是她在學習穩定情緒、建立正向生活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人生信仰;其中的「原型」和「陰影」理論,更開啟了她追求自我完整,和一系列透過教學進行研究的歷程。

出版著作有:《即使家庭會傷人,愛依然存在》、《為何上班這麼累?其實是你心累》、《如果,愛能不寂寞》、《人生不能沒有伴,找回每段關係裡的安心感》、《與父母和解,療癒每段關係裡的不完美》、《教出情緒不暴走的孩子》、《在愛情的四季裡,妳依然可以做自己》,以及有聲書《聽孩子說,我們忘了的事》等書。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出版《情緒陰影:「心靈整合之父」榮格,帶你認識內在原型,享受情緒自由
責任編輯/蔡昀暻

喜歡這篇文章嗎?

許皓宜心理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