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40年,勞保、勞退竟等於中低收入戶?專家精算:通膨下,你更要長期投資

2021-06-11 11:33
不論是勞保年金或是勞退年金,想在退休後,年金領的多,共通點就是「年資要長」。(圖片來源:freepik)
不論是勞保年金或是勞退年金,想在退休後,年金領的多,共通點就是「年資要長」。(圖片來源:freepik)

我們想讓你知道:40年年資的勞工退休,可月領勞保、勞退合計四萬多元,考量到通膨,金額恐怕和現今中低收入戶差不多。作者認為,及早長期投資,才是幫助自己解決未來財務困境的方法。

勞工退休時可以領取二種退休金:(1)勞保老年給付和(2)勞工退休金,不少人搞不清楚這兩個名詞的差異,因為光是勞保老年給付,在勞保局網站,有時候又稱為老年年金給付、年金給付、勞保退休金及勞保年金,為了容易分辨,本文統一稱為勞保年金,而勞工退休金統一稱為勞退年金。(延伸閱讀:60歲就可領退休金?不,要看你是幾年次出生,想提前領還會減給!

勞工退休金制度有新制及舊制之分,新制是在2005年7月開始實施,稱為「勞工退休金條例」,新制的最大優點,是讓勞工轉換雇主時,其工作年資可合併計算,且勞工退休金確實領得到。(延伸閱讀:領了失業給付,勞保年資歸零?勞保老年給付又要怎麼領?

「年金」是指(勞工)退休後,可按月或按季領取的生活津貼,政府版的退休年金包含(1)勞保年金(※即勞工老人年金)和(2)勞退年金(※即勞工退休金),是常被混為一談的名詞,其實「勞保」和「勞退」是兩個不相同但相關的項目,兩項均是勞工退休後最基本的經濟來源。(延伸閱讀:覺得退休還早?先檢視你有沒有符合兩大資格吧,否則恐成「下流老人」

勞保年金制度,是依「勞工保險條例」規定的社會保險,強制雇主替員工加入保險的制度,勞保年金是勞工負擔20%、雇主負擔70%和政府負擔10%的退休金政策,由雇主每月向「勞動部勞工保險局」繳交保險費,來獲取保險項目,包含傷害、殘廢、生育。目前的勞保年金制度是2009年1月開始實施,其「老年給付」的給付方式有三種:

第一種,老年年金給付:有2條計算式,擇優給付。平均月投保薪資×0.775%+3,000元。或者最高60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年資×1.55%。

第二種,老年一次金給付:給付金額=最高60個月之平均月投保薪資×給付月數。

第三種,一次請領老年給付:給付金額=近三年平均月投保薪資×給付月數。

光看這三種名稱,唸起來就「卡卡的」,第一種給付方式適用於所有勞工;第二種給付方式僅適用於2009年1月1日以後才具有勞保資格者;第三種給付方式僅適用於2009年1月1日以前就具有勞保資格者。第一種的「老年年金給付」,尚有「減額年金」與「展延年金」之分,細節詳見勞動部勞工保險局。(延伸閱讀:存股不是賺波段,是為了老後的自己!專家:每月存5千買這6檔,安穩退休有望

「勞保年金」之試算

勞保年金之計算較為簡單,有二條計算公式,取計算結果之較大值;假設25歲進入職場,起薪30,000元/月,投保級距為30,300元(第7級),工作40年到65歲退休,投保級距為最高級(第16級)45,800元 (※最高60個月之投保月薪平均值) ,依計算式(1)、(2)分別計算: (相關報導: 存股不是賺波段,是為了老後的自己!專家:每月存5千買這6檔,安穩退休有望 更多文章

45,800(元/月)×40(年)×0.775%+3,000(元)=17,198元/月。或45,800(元/月)×40(年)×1.55%=28,396(元/月)。(1)及(2)擇優,故取28,396(元/月)。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不用補召!疫情嚴峻 國防部宣布7月份後備教召暫停實施
生產愈多,虧損就愈嚴重…原物料缺貨風暴難解,廠商乾脆不接單了
頻砲轟「特權疫苗」未料自家議員也搶打 時力主席致歉:移送紀律委員會
闖軌事故五年釀75死,越軌安全應該這樣做
耐放食材推薦》居家防疫期間蔬菜怎麼挑?營養師激推12 款必囤清單,保證耐放不怕壞
快篩零準確率?壹電視「11人全偽陽」 陳椒華:衛福部應檢討試劑審查
17坪小宅居然能隔3房?內行人看一眼揪出失真格局,圖片曝光眾人齊喊「不要買」
讓美國、日本支持台灣更順暢 傳AIT副處長谷立言將任美國駐日代理大使
第1至6類有267萬人要打! 陳宗彥坦言:日贈AZ全部打完也無法滿足
強化ESG資訊揭露 台灣人壽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書
疫情期間如何買菜才安全?專業醫師揭6大容易忽略的防疫死角:採買前後做好4件事!
新光三越中港店櫃姐確診新冠,百貨已緊急停業清消!台中市府證實:傳染源為彰化家屬
台積電股價早盤衝破603元,創1個多月最高!5月營收1123億元寫下同期新高紀錄
金小胖變瘦了!金正恩露面「雙下巴失蹤」 竟引發各界關注北韓局勢
紓困4.0》85萬人搶領3萬補貼!9大問題一篇文解答,最晚申請日期曝光
新冠肺炎》高端疫苗解盲成果出爐!專家分析3大關鍵數據:安全性良好、未出現不良反應
壹電視驚傳2例「陰轉陽」個案 媒體染疫風暴恐擴大
疫情新生活》居家防疫改變人類習慣 「每天洗澡」將成過去式?
「疫情最糟的情況已過去」 醫師:不要急著將人民當國產疫苗的白老鼠!
如何讓病毒不跟我進家門? 感染科醫師建議要做好「這些」工作
勞工紓困貸款門檻放寬!勞動部曝符合1條件就能申辦,最多可貸10萬元
「隱形缺氧」成染疫者到院前死亡關鍵 侯友宜出新招來救人命
國內新冠確診者高死亡率有解?台大癌醫副院長祭3招逆轉困境
好心肝事件重創柯文哲?快析輿情深入「阿伯的主場」測風向
柯、侯防疫各有所成,在野反攻蓄勢待發?學者嘆:有點僵在那
邵之雋:此時應思考,為半導體業移工專案施打國產疫苗的可行性
風評:15%全球最低公司稅的虛與實
賴祥蔚觀點:臉書等社群媒體能限縮言論自由?
陳振川觀點:政府應儘速強化組織結合民間力量,防制疫情與災害
龔邦華觀點:疫情替反智防疫做了一次快篩
劉依俐觀點:預防接種受害救濟辦法實務上理賠難,真的對防疫好嗎?
鄭宏輝觀點:新竹市長林智堅是守住護國神山的關鍵人物
夏珍專欄:同黨一命─丁怡銘真的比較金貴
觀點投書:笨蛋!問題在沒疫苗可打
觀點投書:讓基層醫療人格分裂的新冠疫苗
謝青龍觀點:疫情延燒下系所評鑑的非迫切性
觀點投書:蔡政府在疫苗政策上的盤算與失算
觀點投書:被放棄的一群人
觀點投書:疫情過後是重建價值的重要機遇
蔣中正為了錢狠甩她!出書揭發惡行卻慘遭國民黨封殺⋯最悲情蔣夫人一封回信打臉負心漢
鴻海砸7.8億入股DNeX 5% 間接投資8吋晶圓廠
台美晚間進行貿易對話 同意近期召開第11屆TIFA
TVBS民調》國人最想打BNT疫苗 AZ人氣竟輸給這款國產疫苗
陳時中否決猝死案先做PCR再相驗 檢察官痛批:別人家孩子死不完
感染醫師傳授「三明治洗手、家中設清潔區」 防疫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