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企業還能撐多久?會變成「企業巨獸」還是全部瓦解「人人創業」?經濟專家這樣預言…

2017-11-30 12:37

? 人氣

提到上班,許多人的腦海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畫面:上下班擠捷運、打卡記考勤、埋首在辦公桌前、無意義的例行事項、控制狂上司、同事間各種內鬥…,對於這樣的生活方式,相信每個人都很厭惡,但這似乎是為了生存不得已的選擇—不上班,怎麼維生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最近幾年,這種變化態勢越來越明顯:企業規模變小,存續時間縮短,與此同時優秀人才逐漸外流,個人待在一家公司的時間也越發短暫。那麼,現代企業究竟還能存活多久?未來的生活方式又會變成什麼模樣?

商業的本質

假設村裡有兩個人,張三和李四。張三既勤快又能幹,他織一條布需要2個小時,捕一隻魚需要1小時;李四則相對笨拙一點,他織一條布需要3小時,捕一隻魚需要4小時。如果兩個人都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那麼張三獲得一條布和一隻魚需要3小時,而李四需要7小時。但如果兩人都只專注在自己相對擅長的事會怎樣呢?儘管張三做兩件事花的時間都比李四短,但是捕魚和織布相較之下,張三更擅長捕魚,而李四更擅長織布。張三捕兩隻魚只需要2小時,李四織兩條布只需要6小時,要是張三拿多的魚交換李四多的布,那麼兩個人不僅能同時獲得布和魚,還能各自多出一小時的閒暇時間。

以上的故事來自英國經濟學家大衛.李嘉圖提出的「比較優勢理論」。相較於自給自足的生活,分工和交換能夠讓每個人的生活都變得更好。

但問題出現了,隨著分工的細化和參與交換人數的增加,情況將變得更為複雜,我們很難透過直接交換,而是需經歷多次中間交換才能得到想要的物品。在這種情況下,一種更優化的機制必然會通過變革而出現,這個機制就是市場。

商業的本質其實就是交換,而所謂的商品,指的就是那些用於交換的勞動下產物。如果不是商業,我們至今還停留在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絕不可能每週只需要工作40個小時(儘管有可能更多),就能享受如此豐富的物質和精神生活。商業是人類文明的基石,甚至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社會分工越細、交換越頻繁,那麼物質文明就越豐富,經濟也越繁榮。

從現代企業到聯盟世代

儘管商業的本質從未改變,但是它的實現形式一直在演化。從最早的以物易物到現在的網路交易,它在形式上的轉變直接影響了我們的生活方式。

現代企業形塑了現代生活方式:每週工作五天、朝九晚五的部門專職工作、每月領取固定工資。儘管這種生活方式常為人們詬病,但當我們回頭看整個人類歷史就會發現,這已經是大多數人所能擁有最好的生活方式了。然而,商業形式和組織演化不會就此停止,人們也不會永遠朝九晚五地生活下去。

不過無論企業如何改革,都無法改變越來越多人才將擺脫雇傭制的趨勢。在這種變動下,只有一種方式能讓企業和人才之間建立聯繫,就是「聯盟」。「聯盟」是LinkedIn聯合創辦人雷德.霍夫曼在《聯盟世代》一書中提出的概念,它指的是企業與員工的關係將從雇傭關係轉為互惠互利的相互投資關係。人才與企業結合的目的不是為企業服務,而是通過企業來自我實現,因此彼此之間僅僅是臨時的利益結盟。

沒有員工,只有事業夥伴;沒有雇傭,只有合作;沒有固定工資,只有利潤分紅。獨立的專業人士因共同的理念、興趣和利益走在一起,發揮彼此專長,攜手完成目標,共同分享利潤。其中的參與者,他們不受雇於任何商業團體,而是充分利用時間,參與多種專案,發揮自身價值。與此同時,他們也因為可自由掌控時間,達成了工作與生活的完美平衡。

企業的終結

企業最終會消失嗎?當然,只要時間尺度放得夠大。不過,我猜測最有可能成為企業終結者的是人工智慧

毫無疑問,人工智慧的發展必然將人類從枯燥的生產活動中解放。如果有一天智慧型機器人成為世界的主要生產者,那麼人類說不定將不再投入太多時間生產,只需扮演消費者的角色。若真是如此,那麼每個人將過著怎樣的生活呢?我們不再只是工作的機器,而有可能成為一個更完整的人?我們能擁有豐富的精神世界,以及真正屬於自己的生活?人類的終極生活方式會是什麼呢?

無論未來如何變化,我仍抱持樂觀的態度,當重複、枯燥、無趣的工作逐漸消失,工作方式一定會更加人性化,人們將擁有更多的自主權和更平衡的生活,而讓生活更多元、充實,將是人們最重要的人生追求。

作者介紹│Susan Kuang

留美MBA, Linkedin專欄作家,自媒體人。文章〈「多重職業」成為全球新趨勢〉曾被近千家媒體轉載,是將「斜槓青年」概念引入中國的第一人。從研究所畢業後陸續擔任美國州政府的數據分析員、網路公司分析師。2015年正式結束職場生涯後,成為一名獨立創業者,實現了生活與工作的完美結合。作為引入「斜槓青年」的第一人,她希望藉由打造一個專業的自我發展空間,幫助人們在豐富生活的同時,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圓神出版《斜槓青年:全球職涯新趨勢,迎接更有價值的多職人生》
責任編輯/陳憶慈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