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孩子出國學英文,進步比較快?過來人一語道破錯誤迷思:語言能力沒先準備好,只會更痛苦

2021-04-15 11:44
出國唸英文,其實不一定會讓你的英文突飛猛進。(示意圖/取自pakutaso)
出國唸英文,其實不一定會讓你的英文突飛猛進。(示意圖/取自pakutaso)

每當聊起24歲來到美國,都會微笑,初心,當然不是為了要學英文,我想打NBA 啊!

抵達美國的第一天,我迫不及待上場打球,見到有一群黑人在打街頭籃球,才上場,我的NBA 夢就醒了。倒是這群黑人朋友問我:怎麼英文說得那麼流利?原來他們所遇見的臺灣留學生,就算待了好幾年,也還是難以用英文好好溝通

矽谷,是我求學、工作的地方,那兒的華人很多,多數都是說中文,久而久之,英文在生活中幾乎無用武之地。我周遭非常多的朋友,除了用英文應付課業,就算高中就去美國當小留學生,大學階段的英文程度還是不足以考上大學,得先念語言學校(至少念兩年起跳);甚至有一些專業人士在美國生活了三十年,英文應用程度僅限於餐廳、超市。人有避開挫折的傾向,待在舒適圈也成了人之常情,如果本人沒有學好英語的動力,那麼即便待在西方國家生活數十載,也是枉然。

當我回到臺灣,也常常奉勸苦心的爸媽,別花冤枉錢,更別浪費時間。把孩子送去國外絕不等於是留學,更別期待英文就會突飛猛進。留學之前,應該先準備好英文。那麼問題來了,多好才是「好」?

我認為,應該先累積足夠的字彙量,至少要嫻熟三千字(約莫臺灣的高中生畢業程度),才足以應付生活,進而探索專業領域的知識。

除了英文,「人品」養成非常重要,不少孩子國小就被送去,爸媽卻忙著留在臺灣賺錢,請託給親戚照顧,那根本不是管束(親戚也不一定敢幫忙教養)!人在異地、缺乏父母支持的孩子因為被霸凌,感受到生存壓力而加入幫派,甚至沉迷於賭博、吸毒,都是時有所聞。

以我自己經驗來說,就算成年才出國留學,也不是能這麼快適應國外的環境。留學代辦幫我找了寄宿家庭,宣稱到社區大學交通僅僅五分鐘,到了那兒,才發現光是搭公車就要耗費一小時,我早上七點上課,肯定來不及。

於是,我去連鎖超市買了一輛很便宜的腳踏車,每天上學騎十七公里的路程,下課時,則搭公車,儘管腳踏車可以上公車,卻必須放置於固定的架子上,我第一次上公車時,研究了半天都無法搞定。揮汗十分鐘後,我忍不住開口請求司機幫忙,但她說,她只能坐在位子上,那是她的職責─我又忙了五分鐘,最後大聲喊出:有沒有任何人可以幫我?

一位乘客挺身而出,三秒鐘,就擺好腳踏車。當我更加理解美國文化之後才發現,原來美國人很尊重彼此,擅自幫忙,可能反而怕惹毛人。那真是非常巨大的文化衝擊,臺灣人總是習慣熱情幫忙路上看似有需要幫助的陌生人。若是我年紀更小,尚未養成獨立人格,恐怕我當下會想馬上飛回臺灣。

今日,我已經有了一個可愛的女兒,要是問我,有計劃何時把孩子送去美國的學校?我想最快都是要她在臺灣讀完高中,才會考慮;而若是要在孩子讀大學以前,就送出國,我強烈建議:父親或母親至少有一方應該陪伴。 (相關報導: 英文明明學很久,為何一出國、跟老外聊天就碰壁?9個「超實用片語」讓你說出最道地英文 更多文章

如果要去美國直接讀大學,得先考美國大學委員會所舉辦的「學術水準測驗考試」(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俗稱SAT),才具備申請的資格;或是可以考慮先念社區大學,再轉學至一般大學。對外國人來說,SAT 是用英文考各種知識,現在臺灣已出現相關補習班,甚至有高中學制是接軌美國─只是,真的所費不貲。另一條相對簡單的路,則是在臺灣高中畢業後,考托福、雅思或其他英文檢定測驗,先念美國的社區大學,再轉入四年制大學(這背後有很多「眉角」,代辦也比較少人協助學生做這件事情)。總歸下來,針對有意赴美念書的臺灣孩子,可以選擇以下兩種作法:

因為你,我們得以前進,你的支持是我們的動力
更多文章
再槓中央 柯文哲:內政部蓋出一間公宅前,沒資格講話
避免公部門藏預算養「1450」 藍委要主計總處設專項預算科目
300字讀電子報》美國想要成為稀土強權?專家打臉:把礦物變成電動馬達,除了中國,沒人有這種能力!
「借牌陋習」因太魯閣事故浮現 監委申請自動調查
台北電台屢找民眾黨上節目挨轟 柯文哲坦言有錯:已要求觀傳局長處理
2021全球美妝奧斯卡入圍名單出爐!小小PETIT指甲油連續兩年榮獲入圍肯定
「有前科」國籍漁船換人開照樣被抓 海巡逮26名越南籍偷渡犯
傳佳建設推出北桃柱中柱耐震宅 庭院式2至3房格局 限量釋出
華爾街日報》估值2.7兆!線上支付商Stripe如何成為矽谷最大獨角獸?
是不是因為我不夠好,你才會對我拳打腳踢?長期被家暴的她,揭開童年最沉痛傷疤
東元父子董座之爭,誰占上風?委託書徵求戰開打
有影》4天半完成南三段「終極縱走路線」創紀錄!捷克登山好手跑山獸用影片讓世界看到台灣之美
皮膚清潔勤殺菌?爸媽育兒清潔3大NG不可不知
拜登為何派摯友訪台?卜睿哲:讓台灣對美國更放心
從家境富裕到財務危機,她婚後從零開始學理財!斜槓媽咪用3招,經營副業賺到第2份薪水
「不懂政府為何管這麼多,根本來亂的」內政部擬檢討降低建案公設比,引建商質疑
超過3天沒排便就是便秘!醫師揭5個最不良的生活習慣,想重拾暢快人生一定要改掉
光靠30張儲蓄險,就能存到好幾桶金?過來人加碼分享挑保單2秘訣,保守族、月光族最適用
新疆爭議延燒》憂維族人權問題,日本公司開第一槍!可果美番茄醬宣布停用新疆番茄
全球首發汽配與車電展 多家電動車供應鏈展出
海洋保衛隊 獲知名服飾品牌響應
海灘貨幣登台 東港吹起責任旅遊風
種7萬棵樹 守護臺灣潟湖生態與文化
台股現在還能進場嗎?謝金河示警:別跟著市場炒作的手起舞
中華電信自肥證據曝光! 將來銀行開行前夕 1300萬資訊系統追加採購黑幕重重
「看到的魚都污染!」謝龍介憂福島核廢水入海:韓、中、台「包死的」
拜登好友訪台動機不單純?台大教授:提醒蔡政府做這件事
風評:10億善款,陳菊的監察院會好好監督?
劉性仁觀點:誰來養活中國?端看中國大陸自身的心態與承受力
鄭宏輝觀點:建黨百年的膨脹將會是中共盛極而衰的開始
他押12億,賭3個月內美股大跌!恐慌指數商品爆大量,神秘人這次會猜對嗎?
司馬亮觀點:台鐵的悲哀─人命換部長
富邦金年底入主日盛金!百日內達陣,6月11日股東會可望全面入主
鄧鴻源觀點:難道做善事不能收錢嗎?
張光球觀點:國際外張、台灣內弛─這仗如何打?
觀點投者:高雄氣爆濫用善款讓民進黨誠信破產
觀點投書:情緒陪伴不等於社工服務
黃帥升觀點:面對SPAC浪潮,台灣準備好了嗎?
觀點投書:偏鄉原民年輕人的困境與機會
觀點投書:「停水」是專業考量?還是政府權力的展現?
國境內的異鄉人:《低端中國》選摘(1)
坑殺數千名投資人,兒子也走上絕路!美國華爾街詐欺天王馬多夫死於獄中
「三月瘋媽祖」為何讓人如此追隨?他揭親身經歷:神轎停在家門口,生病家人竟奇蹟痊癒
這支疫苗會引發「確實且嚴重副作用」!丹麥開全球第一槍,宣布完全停用AZ疫苗
「美國要武獨!」黃智賢:美最大利益是將台灣推向台獨
狂問高潮了沒?、射完立馬呼呼大睡...9個男人最常犯的做愛地雷一次公開
「基本反對核四再建!」柯文哲質疑:2025要燃氣50%明顯有問題
奇波克事件7周年》學童持續遭博科哈蘭綁架 國際特赦組織批奈及利亞未記取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