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要大、嘴要小、袒胸上街也沒關係…一窺唐朝女性獨特的審美觀

2021-03-19 12:36

? 人氣

唐代女性都是如何透過穿著及妝容來展現自己的美貌呢?(圖/取自維基百科)

唐代女性都是如何透過穿著及妝容來展現自己的美貌呢?(圖/取自維基百科)

從這些歷史現象我們可以明白,首先,唐朝的人對於身體的意識,和近世以後的情況很不一樣。從北宋以降,中國社會的身體意識愈來愈保守、愈來愈拘謹,將身體和慾望,尤其是性慾連結在一起,因而強烈反對展現身體,要將身體掩藏起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好動的身體,大臉愛胖的審美觀

唐人的身體是好動的,那個時代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馬,而且不只男人騎馬,女人也騎馬。像是歷史記錄上顯現的,虢國夫人常常騎馬的,不會因為貴為國夫人就必須坐車。唐畫上的證據也一樣,畫中的人要嘛走路、要嘛騎馬。

騎馬普遍到一定的程度,平均騎術也要到達一定的程度,才會有唐朝流行的「婆羅毬」運動。「婆羅毬」就是polo(又稱「馬毬」、「擊鞠」)一種騎在馬上用長棍子打球的運動。這種運動充分顯示了馬術的進展 ; 唐朝皇帝對馬毬可說十分熱愛,幾乎都有留下打馬毬的記錄。

這又和近世宋代以後形成強烈對比。宋代、明代皇帝的身體多麼嬌貴啊,受到宮中種種禮法制度的保護約束,不能有什麼意外損傷。騎著馬、揮動長棍的婆羅毬是很激烈的運動,當然也很容易受傷,但在唐朝,就連皇帝也愛玩。

唐朝還流行一種叫「夏育扛鼎」的活動,既是運動也是表演。名稱用了春秋時期大力士的典故,實際上就是舉重比賽。另外一種兼具運動和表演性質的是「繩技」,有各種運用繩子的方式,介於雜耍和空中飛人特技之間。

總體來說,這個時代的身體觀是「主動」的,可以動,也應該動。到了近世之後,中國人的身體觀轉而為「主靜」的,這是很大的變化!

唐朝的身體意識還反映在男性與女性的差異上。之前的六朝文化中,比較重視身體外貌、比較愛美的是男人,是世家貴族中的男人!他們吃「五石散」讓自己的皮膚顯現得白裡透紅、吹彈欲破,還要不時拿著麈尾,擺動麈尾來增加自己行動上的優雅美觀,那是貴族價值虛榮中的重要一環。

到了唐代,情況改變了,仍然重視身體外表的炫示,但主要的炫耀者從男性轉成女性。從唐人的衣裝上看得很清楚,女性經常是袒胸的,大量暴露頸項到乳房間的肌膚,當然也暴露了上乳的隆起形狀。

那個時代的女性還大量使用化妝品,流行濃妝。從衣服到化妝,身體的表現都是誇張、戲劇性的,講究吸睛,讓人一下就將眼光投射過去。化妝品中最常用到的是粉,有白粉、也有紅粉,而往往紅粉用得比白粉多,唐代女性會將臉上甚至身上塗得紅紅的。

另外還有紅色的胭脂,就是口紅,不過唐人是「點胭脂」而不是擦口紅,為了強調嘴巴很小,只有中間一小段「點」得特別紅,其他部分的嘴唇都刻意隱藏起來,這是那個時代的審美觀。

唐人的審美觀中還追求大臉。文字上常看到唐人講「豐腴」,那不必然是要身體胖,更重要的是臉給人一種開闊的感覺 ; 身體上的豐腴講究的是「不露骨」,他們不喜歡看到骨頭,要有足夠的肉將骨頭包覆起來,身體不要給人有稜角的感覺。然後在這樣的身體上有一張大臉,為了襯托,讓臉看起來比較大,所以刻意將嘴點得很小。這是唐人心目中美人應有的樣子。

妝髮的誇示表現,相對平等的兩性關係

唐代審美上也很重視眉毛,畫眉毛用的化妝品特別稱為「黛」,和「粉」同等重要,所以白居易〈長恨歌〉中形容楊貴妃凌駕眾人之美時說的是「六宮粉黛無顏色」。唐玄宗曾經下令要畫工繪製一幅「十眉圖」,示範當時十種流行眉型的畫法。理解這些眉型的名稱,會有助於減少我們閱讀唐人詩文時可能產生的誤會!

例如,有一種眉型叫「鴛鴦」,所以描述閨怨的詩詞中如果有「鴛鴦」,不要以為是在講鳥,或藉由鳥來描述成雙成對的現象,很有可能,成雙成對的只是詩詞中女性的一對眉毛。

另外,溫庭筠的詞〈菩薩蠻〉中描述:

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
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新貼繡羅襦,雙雙金鷓鴣。

開頭兩個字「小山」也是一種眉型,而不是庭院裡或景觀裡的「山」。他在詞中要我們看到的是那種比較秀氣的山形眉毛,而當時流行的,除了小山眉之外,還有「五岳眉」、「三峰眉」,這應該是比較大弧彎折的眉型吧!此外有「垂珠眉」,還有「月棱眉」、「倒暈眉」這兩種形狀應該和月亮、月暈有關。還有「分梢眉」、「涵煙眉」、「拂雲眉」等等。

那真是遠比現代化妝術更豐富、更細緻的「眉毛文化」啊!

女性外表可以誇示表現的,還有髮型。唐代女性的基本髮型是「高髻」,就是將頭髮堆高,比頭頂高,而且要高出大約三分之二個臉那麼多 ; 當然不是每個人都有那麼多頭髮可以堆到那麼高,於是頭髮稀疏一點的人,就必須戴上「假髻」。為女人做假髮、假髻,是當時長安很興盛的一門行業。

高髻的流行髮式就牽連到插在頭髮上的釵。唐代詩文描述女性時,釵很重要,那是從高髻上突出來很醒目的裝飾。很多釵上面還有垂珠,稱為「步搖」,傳神地表現出女性走路時頭上垂珠隨著步履韻律搖曳的動態。

那個時代女性的身體很突出,而且刻意製造突出的視覺效果,甚至不會禁抑和性慾有關的展示,袒露胸部吸引男性注意。這樣的現象同時也說明了女性的社會地位比較高,女性和男性的社會關係比較平等,當然這是和後來近世社會的相對比較。

比較平等的兩性關係也反映在婚姻制度上。中國傳統很早就形成婚姻中的「七出制」,那是男人可以終止婚姻、將妻子趕出去的七種理由:「不順父母」、「無子」、「淫」、「妒」、「有惡疾」、「多言」和「竊盜」。然而《唐律》在原有的「七出」之外,多加了「三不去」,也就是在三種特殊情況下,男人不能援用「七出」理由將妻子趕走。

「三不去」第一條「經持舅姑之喪不去」:

如果妻子在家中侍候公婆直到公婆都過世,經歷了公婆喪禮,意味著公婆生前都沒有嫌棄她,她已經盡到服侍公婆的責任,不能在她老了之後把她趕出去。

「三不去」第二條「娶時賤後貴不去」:

意思是娶進來時夫家貧窮,妻子跟著過了苦日子,做過「貧賤夫妻」,那麼夫家不能在日後發達富貴了,就將妻子趕出去。這也意味著夫家能這樣由賤而貴,妻子有一定的功勞,應該公平地得到保障。

傳統戲劇中像是包龍圖鍘陳世美的故事,背後的律令與人倫道理判斷,就是「三不去」中這一條的引申─禁止男人為了追求富貴而拋棄糟糠妻。

「三不去」第三條「有所受無所歸不出」:

男人從人家的娘家那裡接受了女兒成為妻子,如果這時候娘家父母不在了,女人沒有娘家可回,那也不能將她趕出去。離開了夫家她無處可去,不能讓她流落街頭,必須有基本的人情關懷。

作者介紹|楊照

本名李明駿,1963年生,臺灣大學歷史系畢業,曾為哈佛大學史學博士候選人。擅長將繁複的概念與厚重的知識,化為淺顯易懂的故事,寫作經常旁徵博引,在學院經典與新聞掌故間左右逢源,字裡行間洋溢人文精神,並流露其文學情懷。
 
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臺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 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臺北電台「楊照說書」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藝集講堂」開設長期課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遠流《不一樣的中國史7:從女帝到胡風,盛世裂變的時代──隋、唐》(原標題:好動的身體,大臉愛胖的審美觀)

責任編輯/連珮妤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