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不合就PO文公審?心理師揭秘:螢幕後其實躲著一群逃避衝突的人

2021-01-07 12:00

? 人氣

許多人以PO網公審作為解決事情的手段,但這舉動其實說明了當事人不敢面對面衝突的心理。(圖/pakutaso)

許多人以PO網公審作為解決事情的手段,但這舉動其實說明了當事人不敢面對面衝突的心理。(圖/pakutaso)

日前高雄一名女子與好友前往無菜單料理慶祝聖誕節,沒想到只上了四道菜、濃湯、甜點,以及一份甜點,因為套餐沒附飲料,所以他們還點了一瓶一千元的酒,被推銷時也有買酒捧場,最後結帳金額將近七千元。但對於菜色本身,他們感到十分失望,且朋友沒吃飽,認為「踩到大雷」,憤而上網發文抱怨。

對此,店家也發文反擊,除了在臉書公開菜單內容,也表示對方外帶了好幾瓶酒,且在用餐完畢後也有詢問對方是否有吃飽,但當下也沒聽到對方對餐點有任何意見,就協助結帳;可能是雙方不適合才會造成這種結果。

在這個公審世代下,我們很常可以看到消費糾紛被PO上網路,希望眾多網友能評評理,甚至是利用網路聲量迫使被公審的一方出面回應。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現象,除了與網路發達有關之外,我們還可以從兩個角度去分析思考。

第一、自我聲量感到薄弱

即使已經向身邊好友抱怨過,仍無法讓內心忿忿不平的情緒消失,也許是情感問題,對方與自己的價值觀有落差,或是認為對方死不認錯、死性不改,但自己又無法改變對方:又或是因對方是大公司,認為光憑自己的力量,對方不知痛癢,於是選擇上網公審,藉由眾多網友的聲量發聲,不僅讓自己更站得住腳,若公審情況燒的夠大,對方也會被迫出面說明甚至是道歉。

第二、「以和為貴」文化影響

每每看到消費者糾紛事件,許多人的第一個疑問就是:「你不滿意,為什麼當下不告訴店家?」其實這跟我們文化中「以和為貴」的社會價值觀有相當大的關係。

當兩個或是以上的人,對於某項議題無法達成一致的共識時,便會產生衝突。而「以和為貴」說白了就是「不願意面對衝突」,但當生活中的所有事情通通是以和為貴時,維持著的其實只有表面上的和平,實際上本身的關係張力卻是非常高。

1970年代,美國學者湯瑪斯(Kenneth W. Thomas)與基爾曼(Ralph H. Kilmann)建立了「湯瑪斯—基爾曼衝突解決模型」(Thomas-Kilmann Conflict Mode Instrument),該測試類似MBTI等性格測試方法,藉由評分量表分為五種不同的衝突模式,而其中的「迴避型」(Avoiding)就是避免涉入衝突的模式類型。

「迴避型」的模式在關心自己及關心他人的層面上,分別屬於「低自我肯定」及「低合作」,其心態會是「反正我的意見不會被重視」、「我想讓自己的情緒冷靜一下」等,而採取迴避型策略的人不喜歡處理衝突,寧願躲避和不理會衝突,也不願意找出解決的方法。雖然迴避型的處理模式看上去只是因為退縮,但有些時候這類型的退縮其實是為了做出更強大的出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