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管理越好的公司,越容易失敗?哈佛商學院教授提出驚人理論,連賈伯斯都深信不疑

2020-11-24 08:20

? 人氣

造成大公司失敗的三個原因有哪些呢?(美聯社)

造成大公司失敗的三個原因有哪些呢?(美聯社)

在單純追求利潤和增長率的過程中,一些優秀企業的優秀管理者因為使用了最佳管理技巧而導致了企業的失敗。

──克雷頓•克里斯汀生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九九七年,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出版的《創新的兩難》,第一次系統地研究「大公司為什麼會失敗」

在二十世紀九○年代之前,很少有人研究「失敗」,在絕大多數商學院的案例庫裡都找不到一篇關於失敗公司的論文。

★ 一手掌握熱門話題:https://bit.ly/3nA3N6e

最早提出警示的是策略學家普拉哈(C. K. Prahalad)和蓋瑞.哈默爾(Gary Hamel),他們在一九九○年出版的《企業核心競爭力》(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一書中認為,隨著競爭的日益激烈和技術反覆運算的加快,創新的週期正在快速地收窄,這對大型公司構成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九九七年,哈佛大學商學院教授克雷頓.克里斯汀生(Clayton Christensen, 1952-2020)出版《創新的兩難》(The Innovator’s Dilemma),第一次系統地研究「大公司為什麼會失敗」。他提出「破壞性創新」這個新概念,並得出了一個有點驚悚的結論:越是管理卓越的公司,在「破壞性創新」到來的時刻,就越難以擺脫困境。

這個近乎宿命的結論,啟迪了很多人,包括不可一世的史帝夫.賈伯斯(Steve Jobs)。後來發生的事實正是,一些巨無霸型的大公司正是被一家又一家不起眼的小公司擊敗,這一景象幾乎出現在所有的行業,從百貨、金融、電腦硬體到網路。

小公司的創業者,常是大公司的失意者

克里斯汀生創作此書的二十世紀九○年代中期,正是電腦行業從大型機向桌上型電腦轉型的關鍵時刻。他驚奇地發現:沒有任何一家主要生產大型電腦的製造商,成功地轉變為在微型電腦市場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生產商。

那麼,是這些公司的管理不善嗎?答案恰恰相反。這些公司是全世界管理效率最高的公司,而且無一例外地擁有傑出的領導者,到一九八二年,它們還出現在湯姆.畢德士的卓越樣本企業名單上。

克里斯汀生的研究結果是:良好的管理正是導致領先企業馬失前蹄的主因。

準確地說,因為這些企業傾聽了客戶的意見,積極投資了新技術的研發,以期向客戶提供更多更好的產品;因為它們認真研究了市場趨勢,並將投資資本系統性地分配給了能夠帶來最佳收益率的創新領域,最終,它們都喪失了其市場領先地位。

一個更悲劇的事情是,那些顛覆性的技術居然有很多來自大公司的實驗室,而小公司的創業者正是從大公司被排異出去的「失意者」

希捷科技(Seagate)是全球最大的硬碟、磁片製造商,在向小型化轉型的過程中,它的工程師率先研製出了三吋硬碟,領先於同業兩年,但這位工程師在公司內一直得不到重視,只好自立門戶,創建了康諾(Conner Peripherals)公司,成為希捷最強有力的競爭者。

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第一個研發出數位相機技術的是底片公司柯達,第一個研發出手機觸控螢幕功能的是諾基亞,可是它們都不是這些技術的勇敢使用者,它們的前途也因此被埋葬。諾基亞的最後一任總裁在公司被收購時,頗為無奈地說:「我們什麼也沒有做錯,但是我們還是失敗了。」

造成大公司失敗的三個原因

在《創新的兩難》中,克里斯汀生系統性地研究了這一現象發生的原因。他有三個發現。

發現一:延續性技術與破壞性技術之間存在重大策略差異。

破壞性技術是一種革命性的技術創新,其技術產品是從未有過的、完全新興的事物。而對於大公司而言,這一技術在一開始往往針對的是一個無法檢測的新興小市場,它不能滿足大企業的增長需求和強大的製造能力,這對大公司的決策構成了致命的挑戰。

發現二:技術進步的步伐可能會而且經常會超出市場的實際需求,這就導致以市場需求為主導的科技創新型企業可能會錯失潛在的新技術市場。

與一般的觀察不同,克里斯汀生發現,在誕生初期,破壞性技術產品的性能要低於主流市場的成熟產品,但由於其某些新特性,這種產品會受到非主流消費者的喜愛,終而徹底改變了市場的價值主張。

發現三:擁有一整套管理模式的成熟企業為了融資,更在乎公司的資本結構和資本回報率是否能吸引投資者,上市企業尤其如此。

克里斯汀生認為,成熟市場與大公司資金對破壞性技術有天然的排斥心理。即便管理者擁有一個大膽的設想,希望帶領他們的企業朝著一個完全不同的方向展開冒險,但是,績效主義者和嚴格高效的流程管理,將在企業內部阻擾這種改變的發生。

《創新的兩難》一書,其實提出了一個十分叛逆的結論,那就是:成熟了近半個世紀的公司治理理論,已經無法適應快速變化的世界,越是大型的成功企業,越容易在未來的競爭中成為無法改變自己命運的「恐龍」。

這一結局,甚至與它既有的能力、資本乃至領導者的勤勉無關。在書中,克里斯汀生沒有給出一個標準的解決方案——或者說,這個「錦囊」根本就不存在。他的根本性建議是,大公司決策層應該放棄對高效管理制度的迷信,將組織創新能力極度下沉,把開發破壞性技術的職責賦予存在客戶需求的機構。尚不存在的市場是無法分析的,因此,管理者應為破壞性技術變革採取的策略和計畫應該是有關學習和發現的計畫,而不是事關執行的計畫。

激勵了無數創業者的理論

克里斯汀生的這本書,在剛剛出版的時候,並沒有引起轟動性的效應。因為,變化才剛剛開始。到二○○○年,美國網路泡沫破滅,接下來的十年,技術和商業模式發生了令人眼花繚亂的突變,無數教科書上的卓越公司陷入泥潭,他的觀察才漸漸發出金子般的光芒。

對克里斯汀生的理論最為關注的,是那些即將發動顛覆行動的挑戰者們,其中就包括蘋果公司的賈伯斯。在他的官方傳記裡,作者列舉了七本影響了賈伯斯的書,其中,除了莎士比亞、柏拉圖和幾本與禪修有關的書外,唯一的一本商業書,就是《創新的兩難》。

二○○七年,索尼公司前常務董事土井利忠(筆名「天外伺朗」)發表〈績效主義毀了索尼〉一文,引發激烈的爭論。他的觀點便大多來自《創新的兩難》,他認為正是優異的日本式管理最後無解地讓索尼公司走向衰老。

克里斯汀生的這部書被《富比士》評為「二十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二十本商業圖書」之一,二○一一年,他本人則在《哈佛商業評論》的「當代五十名最具影響力的商業思想家」評選中排名第一。《創新的兩難》在出版後的二十多年裡激勵了無數的創業者,也讓那些大公司治理者坐立不安。比爾.蓋茲曾半開玩笑地說:「自從克里斯汀生提出破壞性理論後,出現在我桌上的每一份提案,都自稱是『破壞性』的。」

作者介紹|吳曉波

知名財經作家,曾任哈佛大學訪問學者,也是「890新商學」、「藍獅子出版」創辦人。畢業於復旦大學新聞系,長年對中國企業史及公司案例作深入研究。2009年,吳曉波被《南方人物週刊》評為年度「中國青年領袖」,亦是每年一度的「中國十大經濟年度人物」評委會主席(2015年至今)。

著有《大敗局I》、《大敗局II》、《激盪三十年》、《激盪十年,水大魚大》、《跌蕩一百年》、《浩蕩兩千年》、《歷代經濟變革得失》、《騰訊傳》等作品,本本皆躋身暢銷書行列,作品並曾兩度入選《亞洲週刊》年度十大好書,被譽為「中國最好的財經作家」。

本文摘自遠流《當商業開始改變世界:從亞當.斯密到巴菲特,探看近300年世界商業思潮演變與影響

責任編輯/陳怡蓁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