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柱吃的是哪款便當?從《鬼滅之刃》揭日本火車便當發展史:讓他連喊「好吃!」原來是這味

2020-10-30 06:00

? 人氣

全台鬼滅迷眾所期待的《鬼滅之刃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終於要來了!從釋出的預告片可以發現,這次除了能再次看到炭治郎一夥人大戰十二鬼月外,高人氣角色 – 「炎柱煉獄杏壽郎」也將大展身手。但比起劇情,更令人注目的是,炎柱那只吃幾口,卻讓他連喊十幾次:「うまい!(好吃!)」的火車便當,究竟是何來歷?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更有台灣網友在PTT以「鬼滅的炎柱是吃到臺鐵便當嗎?」、「炎柱的火車便當是有多好吃?」等為題,馬上引起許多網友熱議。底下甚至有網友開玩笑說:「福隆便當吧,以前還要在月台上買」、「整車的便當都被他搶了 氣氣氣氣氣」、「如果跟台鐵便當一樣的話 我覺得真的會吃好幾個= =」。究竟日本的火車便當是何時出現的?大正時代的火車便當,裡頭又裝了些什麼?真的好吃到會讓人狂喊「うまい!(好吃!)」嗎?接下來就來一探究竟!

超過130年的駅弁

提醒,接下來要介紹的火車便當(駅弁/汽車弁,汽車弁為最原始說法,汽車在日文中指的是「火車」,駅弁則是後來出現),並不是指AV帝王村西透發明的「火車便當」,而是貨真價實能夠吃的那種!

在交通不發達的年代,火車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即使到了現代火車仍在我們的生活中佔有一席之地。對於許多愛出遠門或出差的人來說,搭上火車後最期待的應該當屬吃到火車便當了吧。關於日本火車便當的起源,也許不少人會猜想,可能是源自1872年(明治5年),因為日本第一條鐵路就是在那時開通的,所以火車便當隨著鐵路開通一起賣,似乎聽起來也合情合理。不過,残念……答案並不是這個。

事實上,日本火車便當的起源眾說紛紜,根據維基百科上的紀載,少說就有8種說法,例如始於上野車站、神戶車站等,總之東南西北都有。儘管如此,一般還是公認,1885年7月16日於栃木縣「宇都宮車站」販售的火車便當,是日本火車便當史的起始日。至於為何「宇都宮車站」的說法最可信呢?說到底,還是稍微與日本鐵路開通有關。

一般還是公認,1885年7月16日於栃木縣「宇都宮車站」販售的火車便當,是日本火車便當史的起始日。(圖/翻攝自蒼月@Ameba)
一般還是公認,1885年7月16日於栃木縣「宇都宮車站」販售的火車便當,是日本火車便當史的起始日。(圖/翻攝自蒼月@Ameba

如前述,日本的鐵道是源自1872年,當時開通的第一條鐵路是從東京新橋~横浜。新橋到横浜這樣的距離,搭火車需要歷經1小時左右,1小時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所以當時的人並沒有吃火車便當的需求,再說那時還有禁止在火車內吃東西的規定。雖說是如此,但當到了1885年(明治18年),情況就改變了。當時日本鐵道第二區線開業,宇都宮車站作為該線的最後一站(頭站為上野車站),從上野到宇都宮這樣的距離,即使是搭乘現代新幹線,少說也要花快1個小時,而當時只是普通的火車而已,不難想像要花更多時間,據說當時光單趟就要花3小時半了。也因為搭車時間需費過鉅,因此車內飲食這件事,就漸漸被人所允許了,於此同時,火車便當(駅弁)也誕生了!

此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理由,那就是做為交通重要樞紐的宇都宮,在戰前可是作為日本舊陸軍第14師團的編成地。當時從其他地方聚集過來了許多兵隊,宇都宮當地的便當業者,為了應付大量的軍用便當(軍弁),所以也間接驅使他們在製造與配送便當上有了大幅度的進步。戰後,軍人雖然變少了,但卻開始出現不少從東北遠赴到東京工作的「南漂」工作者。由於多數人都會經過宇都宮車站,所以每到歲末之時,就能看到許多返鄉的人,會從客車中伸手向捧著有掛帶盒子的人(立ち売りさん)喊著:「喔~便當!」。

1885年,販售於宇都宮車站的火車便當,可說是火車便當界的始祖。(圖/翻攝自博物月報)
1885年,販售於宇都宮車站的火車便當,可說是火車便當界的始祖。(圖/翻攝自博物月報

說了這麼久,這個作為日本史上第一的火車便當,菜色究竟如何呢?便當外層由竹葉包裹,裡面放有「梅干芝麻飯糰2個、黃色醃蘿蔔2片」,然後賣5錢(換算成日幣,大約等於600日幣左右)。只能說,跟現在的火車便當相比,當時的菜色真的很樸素。但可別小看這個元祖火車便當,它至少也是日本鐵道委託「白木屋」旅館製作與販賣的,絕對不是來路不明的便當。而且,5錢以當時來說,算是不便宜的價錢,所以能吃火車便當的人,起碼也要是中產階級才有辦法吃得起。另外,除了白木屋旅館外,當時還有松廼家、富貴堂這兩家能選擇。

至於,在鬼滅之刃中,炎柱手裡所捧著的那種外觀用木盒裝,內層還用薄木片分成一格格的便當,其雛型則要等到1889(明治22年)兵庫縣姬路城車站開賣時才出現,而且還更貴。這種用木盒裝的火車便當,被稱為「幕之內便當」,菜色比宇都宮的元祖火車便當豐富許多,除了白飯外,還有許多副食,像是烤魚、肉料理、炸物、玉子燒、魚板等,且每一個副食都用薄木片與白飯隔開,而這正是「幕之內便當」的特色之一,也使「幕之內便當」成為了火車便當界的主流。價錢方面,則是宇都宮元祖火車便當的6倍,要30錢(3000元日幣左右)。最後,為何會被稱「幕之內便當」,理由也是眾說紛紜,有「便當是在劇場幕間休息時吃的東西」,或是「能在戰陣之幕內可吃的攜帶便當」等說法。

大正時代的火車便當

幕之內便當,菜色十分豐富,有玉子燒、魚板、炸物等。(圖/維基百科)
幕之內便當,菜色十分豐富,有玉子燒、魚板、炸物等。(圖/維基百科

隨著時代變遷,進入大正時代後,西洋X東洋的「大正浪漫」風盛行,火車便當也悄悄地搭上了這股潮流,慢慢開始出現了改變。大正時代開始出現以庶民為對象的「食堂車」,裡面除了「幕之內便當」便當外,還會販賣許多洋食,例如牛排、炸雞排、咖哩飯等。

最貴的火車便當價格也一路漲到了40錢,其實打從明治時期,火車便當就已經開始區分上等便當(上弁)與普通便當(並弁)了。明治18年元祖火車便當出現不久,火車便當業者便開始將便當分成25錢的上等便當、10錢的普通便當。大正6年(1917年)12月21日開始,上等便當與普通便當更是各調漲5錢,原因是因為,反映原物料上漲,以及當時與朝鮮、中國開打,日本作為戰勝國,所以景氣也一併帶來了一波好景氣。

至於大正時代的「上等便當」與「普通便當」的菜色如何呢?根據資料,當時有新聞將熊本站與八代站的便當作比較,販售於熊本站的「上等便當」,菜色有:玉子燒2片、魚板2片、甜黑豆2個、紅生姜1個、醃蘿蔔2片,若干牛蒡、香菇、醃菜,然後還有魚肉、雞肉等。「普通便當」的菜色有:若干牛蒡、黑豆、魚板2片、紅生姜1個、醃蘿蔔2片等,總之沒有魚肉、雞肉類。

販售於八代站的「上等便當」,菜色有:玉子燒2片、魚板2片、甜黑豆2個、紅生姜1個、醃菜、若干牛肉、魚肉、香菇等。「普通便當」的菜色有黑豆、魚板2片、紅生姜1個。其實不管是哪個車站賣的,便當看起來似乎都蠻豐富的!

炎柱的火車便當

所以,炎柱到底吃了什麼火車便當?從炎柱當時手捧的是四角木片便當箱,以及出自名門煉獄家來看,炎柱吃的至少絕對不會是便宜的普通便當,而是高級便當。事實上,關於炎柱吃什麼便當的這個問題,在官方出的《鬼滅之刃公式資料手冊:鬼殺隊見聞錄》中,其實有給出一個標準答案!炎柱吃的便當就是……「牛鍋便當」!

炎柱在鬼滅之刃公式書中,自爆自己在火車中吃的是「牛鍋便當」,喜歡的副菜則是「鹽烤鯛魚」!(圖/翻攝自鬼滅之刃公式資料手冊:鬼殺隊見聞錄)
炎柱在鬼滅之刃公式書中,自爆自己在火車中吃的是「牛鍋便當」,喜歡的副菜則是「鹽烤鯛魚」!(圖/翻攝自鬼滅之刃公式資料手冊:鬼殺隊見聞錄)

什麼是牛鍋便當?打開weblio的網路字典查詢搜尋「牛鍋」的話,能查到デジタル大辞泉說是:「將牛肉與蔥、豆腐等食材醬料,一起放到鐵鍋裡去煮的料理。主要販售於關東地區,從明治的文明開化時期開始流行的。」另外,広辞苑字典更提到,牛鍋便當的風格類似現代的壽喜燒(すき焼き)。讓人不經訝異,原來當時大正時代就有壽喜燒便當了!而且牛肉在當時也不便宜,只能說「不愧是名門煉獄家!」

幕之內便當,菜色十分豐富,有玉子燒、魚板、炸物等。(圖/維基百科)
幕之內便當,菜色十分豐富,有玉子燒、魚板、炸物等。(圖/維基百科)

最後,關於牛鍋便當的起源,筆者查了不少日本報導,大部分的資料都顯示,是來自「横浜」。不過,詭異的是,日本在佛教傳入後,其實曾實施超過長達近12世紀的禁肉令,究竟牛鍋便當是怎麼在關東地區流行的?有軼聞說,是因為明治5年,明治天皇誤食了牛肉,所以民眾也才開始效法吃肉的,而剛好上述也提到的鐵路開通就是明治5年(1872年),因此牛鍋便當就這樣流行起來了。不過,事實上撇除軼聞,牛肉在火車便當中,本來就是大熱門,帶有牛肉的便當更是具有不動如山的人氣,也因此上等的幕之內便當中,才會出現牛肉料理。

下次到日本旅行時,不妨也買個牛鍋便當,坐著火車邊看著窗外風景,邊品嘗這個讓炎柱連喊十幾次「好吃!」的牛鍋便當吧!

責任編輯/潘渝霈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毅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