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早年:藝術學院落榜、畫家夢碎…他花光家產流落街頭,竟從此走上成魔之路

2020-08-10 19:17

? 人氣

就希特勒自己所說:「我創造了一門知識的基礎,這份基礎我至今仍受益良多。在這段時間裡,我塑造了一幅世界圖像和一種世界觀,成為我現在行動的堅定基石。」希特勒觀察了各個種族的性質及民族性,總結出了一個想法:「任何放蕩淫穢的事情,都是醜惡的猶太人所為!世上沒有比猶太人更可恥、更低下的物種!」他更認為上帝在創造人類的過程裡,在道德點上存在了一些矛盾,造就了如猶太人這一類的「敗類」。在《我的奮鬥》中,希特勒把維也納描寫成「種族混雜的巴比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讓我最反感的是帝國首都的人種駁雜,我十分厭惡這種由捷克人、波蘭人、匈牙利人、俄羅斯人、塞爾維亞人和克羅埃西亞人混在一起的種族大雜燴。而最讓我討厭憎恨的,除了猶太人還是猶太人,他們就像無所不在的人類病菌。這個大城市對我來說,有如一個雜交亂倫的化身。」

希特勒這種僅用一方角度的見解,也為日後種族滅絕猶太人,留下了可怕的伏筆。

事實上,只要稍微讀過希特勒的生平,就能發掘出他的激進個性是習慣性養成的,希特勒其實從來沒有實質意義的讀過一本書,因為他認為「所謂讀書的藝術,乃是記住重要的,忘掉不重要的。」換句話說,希特勒從來沒有從頭讀到尾,而是囫圇吞棗,從書裡找出他自認為適合他的東西來讀,這種主觀式的行徑影響了他的思想形成,他無法接受自己不認同的,卻又大量吸取自己認同的,使他越發對自己的行為感到正當,認為自己永遠是正確的。

希特勒的記憶力很強,可以在無數的抽屜中,一次就找到他想拿的東西,海軍元帥鄧尼茲也曾回憶:「他的思路很清楚,我接受吉爾伯特博士的智商測驗的時候可以記下九位數數字,但希特勒有著驚人的記憶力,只要是讀過的東西全部都能想起來。」可惜的是,希特勒的高智商並沒有應用在正確的路徑,反而運用在仇恨性的激進思想上。

一九一三年的春天,此時希特勒已經二十四歲了,按照當時奧地利法規規定,年滿二十四歲的男性有義務兵役的責任,然而他卻離開奧地利了,按照他日後的說法來說,他離開維也納並非要逃避軍役,實際上是他不想與他視為低等的猶太、斯拉夫、吉普賽等其他民族一起服役,據他自己所說:「我的心過去一直都是向往著德國。」

一九一三年春季,希特勒到達了德國慕尼黑,他的第二人生從此展開。

希特勒(最右)後來還是去當兵了。(圖/維基百科)
希特勒(最右)後來還是去當兵了。(圖/維基百科)

作者介紹│江仲淵

臉書「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團隊創辦人,古人黑歷史挖掘專家、文學研究扒皮手,擅長以生動幽默的文筆講述歷史人物。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秀威出版《時代下的毀滅者:希特勒與帝國十大信徒》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歷史說書人 History Storyteller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