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險存6年就有100萬?揭保險業務員不說的真相:報酬率絕比定存低

2020-08-07 10:46

? 人氣

保險業務員一句「這種高利率保單要停售了」,你就買下儲蓄險?那你就成了他眼中的大肥羊!(資料照)

保險業務員一句「這種高利率保單要停售了」,你就買下儲蓄險?那你就成了他眼中的大肥羊!(資料照)

廣大的保險業務人員看到這個標題可能會對我罵聲連連,因為接下來要分享的儲蓄險內容有很大的機率會斷了他們的財路!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也許我說絕對不要買儲蓄險有點太嚴重,但我是希望你在規劃購買儲蓄險前,能夠清楚了解、並且在全盤分析後,最後在決定要不要買儲蓄險這個商品。

很多業務員跟你推薦儲蓄險的時候都會這樣說:「1個月只要存1萬多元,6年後就有100萬! 讓你輕輕鬆鬆存下人生第一桶金」。

如果這時候業務員再加上:「公司要停賣這種高利率的保單了」或者「下個月開始保費要提高了,不然公司不划算」之類的話,通常還沒清醒的你就有可能會簽下這份『會後悔的合約』。

的確,6年後有100萬這句話也很吸引我,但是如果真的那麼好,是不是應該業務員身家都在儲蓄險上,而且真的他來得及跟你分享這麼好康的事嗎?

儲蓄險是什麼?

市面上儲蓄險的種類超極多,保單上面落落長的名稱,再搭配一堆複雜的金融名詞,說真得你有認真看過嗎?

你可能大部分都是聽業務員最後說利率有多少,然後就簽合約下去了,這也難怪你會成為業務員眼中的大肥羊! 

一般儲蓄險指的是「儲蓄型保險」,是一個保險公司賣給你的一種跟儲蓄有關的保險合約。但是儲蓄險只有簡單的壽險保障內容,它主要是著重在儲蓄而非保險。

簡單來說,儲蓄險就是你要在固定時間存入一定的金額,你在合約到期後解約可以領回本金還有利息,並且合約期間會給你一點點的壽險保障。

存股和儲蓄本質上就不同,股權投資有與生俱來的風險,公司經營風浪不斷,怎能和至少有300萬存款保險的儲蓄相比?(圖/unsplash)
你也有買儲蓄險嗎?(圖/unsplash)

你常見的儲蓄險種類

每張儲蓄險保單上的名稱都是以下4個、甚至更多名詞的排列組合,所以你可以想像會有數十種、數百種以上的保單出現。

當你聽到這麼複雜難懂的名詞,你的腦袋不瞬間關機應該也很難吧… 然後只會問業務員一句:「所以我可以領到多少利息?」,然後你覺得滿意之後就給它簽下去了。(天啊~先不要急!!)

好啦先認真看待種類這件事~ 你必須先了解一般儲蓄險保單大概會有哪幾種類型,然後下面我幫你歸類好了,沒有意外下面分類可以涵蓋到大部分的儲蓄險。

1. 以繳費期間區分:

有躉繳(1年繳)、2年、3年、4年、6年、8年、10年、20年期的保單。

一般會認定6年以上的就是屬於長期保單,而且年化報酬率普遍會比短期的保單還要差,主要是因為附加費用較高的原因。

通常長期保單也就是比較多人會有繳不下去中途解約、減額繳清等狀況出現。

2. 以保險期間區分:

有『分為終身壽險』或『非終身壽險(養老險)』的分別。

非終身壽險在期滿時,被保險人如果還生存的話可以領回保險金。

3. 以保單功能性區分:

有『還本型』、『非還本型』的不同。

還本型是有年配息、月配息的還本金,但一般年化報酬率也比非還本型還要低。

4. 以保單參考利率區分:

有『利率變動型』、『非利率變動型』的區別。

非利率變動型就是固定利率保單,你買下去的當下訂定利率是多少就是多少。

利率變動型的話,如果當「宣告利率>預定利率」時會,保險公司會給你額外的增值回饋金。

儲蓄險的利率怎麼看?

不能只看預定利率、宣告利率

保險業務員經常喜歡拿保單上面的宣告利率、預定利率來跟銀行定存利率做比較,保單DM上的利率你一眼看下去,確實好像比定存還要好2~3倍,所以你就很容易這樣簽下儲蓄險保單。

但你知道宣告利率、預定利率根本不等於實際利率嗎? 也就是說,對你而言,這兩個利率根本不是你心裡所想的那個利率!

「預定利率」會牽扯到所謂的保費,如果預定利率越高的儲蓄險,你要繳的保費就會比較低。相反如果預定利率越低,你需要講的保費就越高。

也就是保險公司會把你的保險費拿去投資、做其他用途等,然後他們將『預期』可獲得的投資報酬率,加上預計死亡率和費用後,保險公司才會計算出你每年該繳多少的保險費。

「宣告利率」是保險公司會定期公佈的一個利率,證明他和同業相比後的競爭狀況,並且也告訴你保險公司實際將你的錢拿去做投資所獲得利息的狀況。

簡單來說,「預定利率、宣告利率」這兩個詞真的跟你沒什麼關係,你就看看就好。保險業務員在跟你講的時候只是在「預期」他們公司能夠從投資上獲得多少報酬,以及他們過去和同業相比後,到底實際上報酬率是多少而以。

內部報酬率(IRR)才是你該看的指標!

既然宣告利率、預定利率都和你沒有關係,那到底儲蓄險保單要看什麼才對呢?

儲蓄險不能看「預定利率、宣告利率」的原因其實和業務員的行政費有非常大關係,也就是所謂他們可以獲得的佣金。

所以儲蓄險保單你應該要看『內部報酬率(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 』,而IRR的這個算法比較像是以結果回推的年化報酬率。

如果你提前解約儲蓄險,你的IRR肯定會被大打折,甚至非常有可能是「負報酬」。所以你可以嘗試計算一下你預期解約的時間下,你的儲蓄險IRR內部報酬率會是多少。

【舉例】:

假如一張儲蓄險,年繳NT$137,498元,繳費期間為6年,你一共需要繳NT$824,988。
這時候業務員通常會告訴你:「你只要繳6年,10年後你就有第一桶金了欸!」
但其實10年真的很長,所以就先看看下變表格中我幫你算好的IRR內部報酬率吧!

狀況1: 如果這份保單你在6年內被迫解約,那麼你會損失非常多,不如不要買這份保單比較好。

狀況2: 但是如果你是繳完保費,而且確定是6年以上你才會拿回你的保險金,那麼其實你會看到每年計算出來的IRR都會不一樣。

當然對於儲蓄險是放越久可以拿到的越多,但你千千萬萬不要忽略的通貨膨脹這件事。(台灣通貨膨脹率大約每年2%在成長)

女孩 存錢 理財(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https://www.pakutaso.com/20170119030post-10191.html
別當保險業務員眼中的大肥羊。(示意圖非本人/すしぱく@pakutaso)

儲蓄險真的比定存好嗎?

定存與儲蓄險常常被拿來一起比較,多元化的投資工具每種都會有自己的優點及缺點,但如果業務員在推銷時總是對你洗腦「儲蓄險報酬率絕對比定存高」這句話,那就表示他不夠專業或者他只想賺傭金!

為什麼說「儲蓄險報酬率絕對比定存高」這句話不完成正確,為什麼呢?因為在短時間內(約6年內) 儲蓄險的利息絕對比定存低,甚至你中途解約是會賠錢的!

就以下面這張圖來看,每年都存相同金額NT$230,794,為期6年。左邊是儲蓄型保單,右邊是整存整付的定存,你仔細看看應該不難發現,6年內儲蓄險的報酬率是比定存還要少的,甚至前5年是「負報酬率」

雖然在第7年後,儲蓄險的報酬率會漸漸比定存還要高,但你能保證你在這6年前間內不會遇到需要緊急解約的時候嗎?

如果你不幸要提前解約儲蓄險,你是不能拿回完整本金的。但如果是定存,你只是損失部分利息,而且你的本金會完整的回到你手上。

儲蓄險的優點與缺點

優點1:強迫儲蓄

在合約到期前解約的話,你會需要支付一大筆違約金,也就是拿不回本金的意思。

所以對於沒有儲蓄習慣的人,有可能是一個可以強迫自己儲蓄的一個商品,因為通常違約金數目不小,你一般都會死命活命得把他繳完。

在你被逼得每次都要繳一大筆錢的情況下,你很自然就會減少你不必要的消費來繳儲蓄險,時間到了你自然就存到一筆不小金額的錢了。

優點2:有申報所得稅優惠

如果你是有購買儲蓄險的納稅義務人,在每年5月所需申報的綜合所得稅中,你可以免稅或是成為列舉扣除額的繳稅優惠。

這樣你就可以少繳點稅啦~(可是別忘了你是變向把錢繳給業務員,所以錢不是給政府就是給業務員XD)

缺點1:提前解約會損失本金

提前解約會損失本金是儲蓄險最大的缺點,通常會損失30~90%的本金。

買儲蓄險前,你除了要能確定自己每年繳得出保險費外,你也要再三確定你真的真的不會在合約期間內急需用到這筆錢。

否則你如果需要急用錢、需要提前解約,解約後你可以領到的錢絕對會少很多,甚至有可能比你投資到錯的股票還要糟糕。

缺點2:短期間內(6年期間)報酬率比定存還低

在前面儲蓄險與定存的比較中有提到,若是購買6年期的儲蓄險,同樣的金額6年內放在定存的利息還比儲蓄險來的多,而且還不會有資金不流動的問題。

要維持儲蓄險合約超過10年所產生的利息才會與定存拉開一段差距,除非你能確認這筆資金長時間內不會用到,否則儲蓄險不一定是一個好的儲蓄工具。

缺點3:通貨膨脹讓你的錢越存越薄

根據內部報酬率IRR的計算,儲蓄險的報酬率短期間內平均為1.8%左右,比起台灣每年的通貨膨脹2%來算,你的錢只會越存越薄,相同金額的錢,在未來20年後的購買力會很低。

也就是說,20年前的100萬,跟現在的100萬會不一樣,甚至再20年後的100萬,購買能力一定是更小、更不值錢。

檢視儲蓄險的三大準則

台灣人很愛買長期的保險,尤其是儲蓄險,我相信你除了會參考年度熱門儲蓄險保單外,你應該也在想「有沒有方法自己判斷儲蓄險的好壞」,對吧?

如果你真的超級想買儲蓄險,但又不知道怎麼判斷儲蓄險好壞怎麼辦? 以下是我幫你整理出來你在挑選儲蓄險時,為了幫助自己不要買到地雷貨,你一定要遵守的3個準則。

準則1:繳費年期越短越有利

下方我有放了一個圖表,你很明顯可以看出繳費年期越短,『年化報酬率』轉正的速度越快,其實這跟儲蓄險內部的附加費用有關係。

附加費用是指保險公司「營業費用+業務員傭金費用」,你繳的的保費要扣掉附加費用才是真正進入保單的保費。

長年期保單的附加費用通常很高,所以報酬率才會比較慢的變正數,甚至太快解約會賠很多錢。另外,短期的繳費期限,你也比較不會遇到中途繳不出保費的問題,再怎麼撐可能就剩下2年你也會撐過去。

準則2:繳費類別以年繳最划算

繳費類別意思就是「每期保費收取的時間點」,有躉繳(一次繳)、年繳、半年繳、季繳、月繳的區別。

從下方數據你可以看出,雖然月繳看起來可以降低經濟壓力,但是月繳的方式最不划算,因為不管什麼繳費別,最後你拿到的解約金都是相同的,所以如果你不選擇躉繳或年繳,你的代價就是要再多繳納一些保費。

以下是某張儲蓄險保單的繳款方式,解約金都是相同的:

1. 年繳 = 29787×1(次) = 29787元
2. 半年繳 = 15490×2(次) = 30980元
3. 季繳= 7804×4(次) = 31216元
4. 月繳= 2622×12(次) = 31464元 

【小結論】:如果真的有多餘的錢想買儲蓄險,盡量就是年繳或躉繳。
如果你要選擇月繳的方式買儲蓄險,我建議你就把錢放定存,不要買儲蓄險比較安全。

準則3:內部報酬率(IRR)越高越好

你會想買儲蓄險的最大原因,肯定是想有穩定且比定存高的方法你才有買的想法對吧?

但這邊要再次提醒你,「宣告利率、預定利率」跟你關係不大,這只是保險公司要展現他們能夠將你保費做有效運用的能力而已。

儲蓄險你必須要看內部報酬率(IRR),那對你來說才是最真實的報酬率指標,千萬不要再被宣告利率或預定利率給騙了!

儲蓄險到底適合誰? 

雖然到這裡我好像對於儲蓄險不是有太好的評價,不過儲蓄險還是有它適合的人,不然怎麼會有這個商品出現在這個世界上呢!

1. 需要強迫儲蓄的月光族

如果你是領到薪水後不久後就會花光光的月光族,儲蓄險對你來說也許就有約制力的效果。

它可以強迫你每個月繳固定的金額給保險公司,你總不會隨便亂解約、或跟你的錢開玩笑對吧。所以好處就是至少可以為你存下一筆錢,不至於幾年過去後你還是零資產的人。

2. 無法忍受投資賠錢的人

雖然儲蓄險比起基金、ETF、股票來說報酬率不高,但如果不考慮通貨膨脹的前提下,儲蓄險至少是長期不會賠錢的商品,而且還可以領到一些利息。

所以如果你是完全無法承受任何投資工具會賠錢的人,儲蓄險或許可以是你的好選擇!

【補充】:
基金、ETF、股票雖然有波動,但其實沒你想像中的可怕,你覺得可怕是因為你沒有做好好所謂的資產配置!所以你才覺得股票跟賭博很像。

所以儲蓄險到底該不該買?

儲蓄險到底該不該買呢? 這個答案你心裡應該非常明白,而且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因為每個人的財務與需求不會相同,只有你自己最清楚了解自己該不該買儲蓄險。

不過這邊我一定要告訴你:「保險歸保險、投資歸投資」,你千萬不要把儲蓄險當作是投資的一種,它也絕對不能幫你創造很多財富,你想靠儲蓄險發財也是絕對不可能的事。

而且如果你是一位有自制力、且想要存錢跟替自己買純保險的人,我會非常建議你買純保險跟把錢放定存,當然如果錢存到一定金額後,你可以做點像是ETF的投資等。

Dewi 給你的建議

【舉例】:

假如你年收入大約是45萬台幣,也就是月薪大約3.75萬,今天你有家庭、有小孩,但是你想買一個月繳2萬的儲蓄險。
這邊我就會比較不建議你去買這份儲蓄險,原因很直接明白的就是,每個月你繳了這些錢進了保險公司,表面上好像說你在存錢沒有錯,但我覺得這樣會降低你的生活水平。

也就是說建不建議買儲蓄險,除了看IRR、繳費期限等,最重要的是你繳了保費後會不會影響到你的生活水平。

千萬不要為了繳保費而失去你本來該有的生活水準,我真的覺得吃不消,每個月或許不繳保費,你的生活費就可以多超過1,000元,剩下的錢就好好最好投資規劃。

快樂與樂觀的生活,或許在未來可以直接帶給你更大財富也說不定喔!

快速總結

1.許多人都不了解儲蓄險這個商品真正的內容就直接購買,容易成為保險業務員中的大肥羊。
2.可依照繳費期間、保險期間、保單功能、參考利率等區分儲蓄險。
3.內部報酬率(IRR) 才是買儲蓄險該看的重要指標!
4.儲蓄險與定存相比,短期間內定存可能比儲蓄險優的機率較大。
5.認識儲蓄險的優點、缺點及挑選的3個技巧,就可以了解自己適不適合買儲蓄險,或是了解儲蓄險適合什麼樣的人購買。
6.至於儲蓄險適不適合購買須視自己的情況,但是儲蓄險絕對不能讓你變的大富大貴。

本文授權於GD價值投資。(原標題:【儲蓄險推薦嗎】6年內報酬率絕對比定存低 !)
責任編輯/焦家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