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最客觀,所有決策都該交給大數據決定?他道出新科技最可怕風險,令人毛骨悚然

2017-06-06 12:39

? 人氣

分類的問題在哪裡?

如此「客觀」與「精準」的分類,至少存在兩種問題:

(1) 可能性的喪失: 之所以我們通常會反對將例如「種族」、「性別」等做為分類依據,原因在於如此一來我們很可能會加深既有的偏見與不平等。試想若在五十年前,我們將「性別」做為要不要錄取某個人為某個職位的標準,就會因為過去沒有或是很少女性,也就連帶導致新的女性無法進入那個職缺,也將使得女性一直都無法進入那個職缺…如此一來,我們無疑是在強化既有的社會結構而已。這點在「性別」、「種族」上面是如此,「居住地區」、「就讀學校」等雖然不完全是社會結構的產物,但也與之高度相關。

(2) 忽略人的自由意志:如同各式科幻電影裡面所描寫的,如果你被說有 99% 的機率會犯罪,所以要先把你關起來,你服嗎?不服啊!為什麼?因為我們多半相信,就算我身上的各種標籤(年輕、低收入、學歷差、朋友中很多壞人…)都指向我很可能會犯罪,這不代表我一定會犯罪啊!這當中的差異在於自由意志。各種電影、書籍之所以熱血,多半在於他們描寫了一個在客觀條件上很差的人,如何突破各種重重難關、以及社會的歧視,最後達成了人人稱羨的目標,這不正是自由意志的展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機器預測的危險性

綜觀以上討論,越是「客觀」、「精準」,我們有越大的機率喪失「可能性」、越忽略我們在各個抉擇當中的「自由意志」。而這當中,機器比起人類,又更可能達到完全的「客觀」「精準」。試想當未來所有的貸款都得透過機器評分,如此一來劣勢族群(女性、少數族群、教育程度較低、收入較低)將比起以前更難獲得貸款、也更難獲得好的利率 ; 如果未來每個人都有一個犯罪傾向分數,只要分數高於一定的值就會被加倍關心、甚至預先羈押,如此前述劣勢族群,不但無法獲得資金、甚至連日常生活都要受限。
 
當我們所有的決策日益「機器化」、「數據化」,這些判斷變得越來越精準和客觀,前述的世界也就越來越接近真實。事實上,例如臉書、Twitter 上面潛在恐怖主義的預測,已經略有跡象 ; 更不要提大陸的阿里巴巴推出的芝麻信用,透過你的社交行為、消費記錄等對你的「可信任程度」做出預測並給出分數,已被廣泛運用於貸款、消費、押金等項目的決定。可以想像未來劣勢族群的「劣勢」標籤,將比起以往更加牢固 ; 社會結構也會變得越來越難抵抗。

結語:如何平衡?

話雖如此,但我們都知道,我們不可能抵禦、甚至也不需要完全抵禦數據化、機器化所帶來的精準與客觀。在這個大前提之下,我們該如何確保數據被應用於改善決策品質的同時,仍然能夠保留結構的能動性、以及對自由意志的尊重?這是所有應用數據作決策的個人需要隨時謹記在心、不斷思考的事。

文/TYCHEN927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維京人酒吧(原標題:數據決策的美麗與哀愁)

責任編輯/林安儒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