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生交往過,難道就不算誘姦?林奕含之死揭開台灣5大問題,無數牛鬼蛇神現形…

2017-05-11 11:32

? 人氣

深厚政商關係、家長團體奧援,補教界難改革

第三點,於是不少人呼籲國人耗費太多時間於補教,教改範圍若不延伸至補教界,就不可能功成。但洋洋灑灑的恢宏讜論看似精采,真要落實又絕非法令修改這麼簡單而已。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補教界多有深厚的政商關係,背後更有無堅不摧的家長團體作奧援,所以補教界的興革改廢絕對難於正規學校的教改。

千萬莫忘補教盛行絕非台灣獨具,日韓補教之盛祇有過之而無不及,這一切都拜東亞儒家意識形態根深柢固之賜。那就以打倒儒家為職志吧!但百年前的五四、文革毛共都打不倒它,輕沾洋墨就想移山倒海,是否也太烏托邦了呢?

無罪推定,就表示陳某不必負責?

第四點,林奕含既已身殞,唯一的著作被媒體與各方作為鍵盤辦案之依據,由之媒體、民代在鄉民簇擁下力揪狼師不遺餘力,有人批判這有違無罪推定原則,會傷害法治國之基礎。

但問題來了!由於死無對證,採集直接證據不易,加上要讓可能的受害者出面指控狼師,這都是難上加難,因此現行法律恐難定陳某什麼不名譽罪名。

但執持無罪推定原則的人士有著一個大盲點,那就是這原則不能墨守成規,否則就是郷愿!不知何時開始,本國人論事說理常以法庭是否判刑作為唯一依據,而少了人際交往該有倫常道德,沒了倫常道德的考量,所謂正義云云都是虛假。

綜觀陳某的作為與他發表的聲明,避重就輕、漏洞處處,媒體與稍有良知者都可從中挖掘出疑點、缺漏,深探下去自可揭發陳某的謊言編造,即使法庭難以嚴懲他,光是社會輿論也必讓他身敗名裂,永世不得超生。

當然,社會輿論與鄉民正義如何區隔,正義與勿枉勿縱之間如何衡平,這都是大考驗。如今但見諸無罪推定口號被某些人(尤其是生理男性)高高掛,背後究是法匠思惟氾濫,或性別權力在妄作,深究起來也非易事。

文學探討被媒體忽視

第五,林奕含的最後獨白涉及文學之定義與想像,這又引發「讀了太多文學有礙身心」、「念中文系的陷入醬缸」之種種譏評。

但問題可能不在文學與中文系,而係林奕含本身敏感的文學特質──典型的「儂今葬花人笑痴,它日葬儂知是誰」的林黛玉形象,推促她走向唯美文學的懷抱。

她經營得有聲有色,但又非太虛幻境。而旁人縱知有異,可能亦難攙扶,因為個性使然,加上性侵疑雲/憂鬱重症/唯美文學三位一體的糾結,她或許祇能不斷作繭自縛,並以死亡來個破蛹化蝶。於是《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談的不僅於醜陋的性侵暴力,而是自身文學的踐行預告。

可惜,文學屬性的討論從來不是新聞風潮之所愛,但捨棄此一領域的言說,林奕含之死恐有扁平化之憾。

人死不能復生,但林奕含激發生人的震撼力道卻十足夠勁。我們都在觀照作家之死中映照自己,眾聲喧嘩亦是台灣各面向斷層的浮現。綜觀上述五大課題的難解,再看牛鬼蛇神此時的蹦出,大概任誰也笑不出來了。

作者介紹│晏山農

台灣嘉義市人。走在四年級與五年級之間;法律系畢業,立即改念歷史。先後任職於出版社、雜誌社、報社。為人作嫁、自己筆耕皆已逾二十年,或可以藏經閣裡的掃地僧自況吧!熱愛棒球、歡喜讀史、以文學為娛、好哲學宗教淺探、社會學踏勘。最不愛政治,政治若談的多皆因「予豈好辯哉?予不得已也」。著有《島嶼浮光》、《學術台灣人》、《這不是太陽花學運──三一八運動全記錄》(後兩本與人合著)。個人部落格為「山農木屋」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想想論壇(原標題:【山農說書】惑從眾出──關於林奕含事件的幾個困題)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本篇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也歡迎分享您的意見!投稿這邊請

責任編輯/謝孟穎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