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歲的你,人生難道只有「考上理想大學」?他:這時代只要會劃卡,文盲也能上大學

2017-05-11 09:20

? 人氣

在這樣的背景下,當教改運動提出「廣設高中、大學」訴求時,很容易就得到廣大輿論的支持。這是由當時社會共識所產生的結果,不可能只靠少數決策者或倡議者一手遮天就做得出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結果呢,一切就失控了。

1
為什麼幾乎每個學生的夢想,都是「考上理想大學」?(翻攝自youtube

只要會劃卡,文盲也能上大學

根據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的研究,國內大專院校從一九八四年的二十七所大學、七十七所專科學校,暴增到二○○七年的一百四十八所大學、十五所專科學校。大學生人數也從一九八四年的十七萬三千多人,成長到二○○七年的一百一十二萬人。

如今升大學已不是窄門,是寬門。有多寬?全世界最寬:只要你會劃卡,是文盲也沒關係,一樣可以上大學。

早期是學生要拚了命考試才有大學讀,現在是大學拚了命要找學生來讀

更慘的是,因為少子化風暴,這些大學現在還得忙著到國外找學生來補學費的空缺。經濟學告訴我們,當貨幣發行量過多,必然造成通貨膨脹,貨幣購買力將會貶值;如今,台灣的大學過度擴張,大學文憑已是惡性通膨。

大學生滿街跑的代價,就是企業主隨便給個二十幾K的低薪,要不要做自己看著辦。

早在一九八三年,哈佛大學教授霍華.嘉納(Howard Gardner)就提出「多元智能理論」(Multiple Intelligences),駁斥「一試定終身」的智力至上說,認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語言、邏輯、肢體等多種思維方式。

簡單來說,就是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性向,適合學術性向的當然要走大學研究之途,而其他性向的孩子也應該要走適合他們的道路。

可是,我們的社會騙了他們。整個社會的氛圍,從國中就開始騙這些孩子,念高職的目的不是為了求職,而是為了升大學。家境好的也就罷了,家境差的只能申請就學貸款,於是大學四年都在忙著打工攢生活費、住宿費,甚至一路借學貸到研究所。沒有一技之長的後果是畢業只能領到二十幾K的薪水,了不起三十幾K,還欠了一屁股學貸債。

教育部統計,一○三學年度在學生申請學貸人數將近三十二萬人,包含高中生約一萬八千人及大專生三十多萬人。申請學貸的大專生裡,公立學校約六萬人,私立卻超過二十四萬人。目前背著學貸的年輕人(含在學及畢業)已逼近百萬。

一名私立科技大學機械系四年級的張同學,每學期五萬三千元的學雜費都靠申請學貸繳交,前後已借了四十二萬元。現在,他每周打工四到五天,要靠自己的能力讀完大學。

其實,既然每星期都要打工四、五天了,也許當初選擇先就業、累積實務經驗,再回到學校加強理論進修,對他的未來會更有幫助。

網路論壇上,有位裝潢業者發文感嘆現在的泥水工好難請!前陣子,他承接一個案子,找來三個按件計酬的泥水工人,「但這三個人,開價可不便宜!短短一個星期內,就從我身上賺走三十萬元!」如果是更稀有的泥水工,像貼大理石的工人,費用可更驚人,該業者表示,「我就曾看過有老闆,是直接帶一整個皮箱,裡面裝了快百萬的現金到工地去,做完當天直接發現金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