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民要如何熬過疫情,成為投資贏家?《華爾街日報》:這3大心理素質是關鍵

2020-04-09 17:54

? 人氣

誰能妥善調整恐慌的情緒、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理性與紀律,才是投資的決勝關鍵。(資料圖/林瑞慶攝)

誰能妥善調整恐慌的情緒、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理性與紀律,才是投資的決勝關鍵。(資料圖/林瑞慶攝)

「該停損出場?還是逢低買進?」受到疫情衝擊,投資人一片怨聲載道。在市場恐慌中,你會怎麼做?《華爾街日報》指出,對投資者來說,最大的風險反而是:一些損失讓投資人恐慌,而採取行動導致更大的損失!作為一個投資人,一定要避免一些「投資盲點」,以避免「恐慌性拋售」讓自己損失慘重。

《華爾街日報》撰文指出,諾貝爾獎得主薩繆爾森(Paul Samuelson)曾提出ㄧ個有趣的問題,值得我們細細思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假設有個賭注是拋硬幣遊戲,以結果決定輸贏,如果正面朝上,你將贏得200美元,但如果它落在反面,你將損失100美元。你接受這個打賭嗎?

決定好答案了嗎?如果你和大多數人一樣,就會直接拒絕這場賭博,對許多人來說,損失100美元的痛苦遠大於贏得200美元的快樂。這就是鼎鼎大名的「厭惡損失(loss aversion)」。

「厭惡損失」的概念,可以解釋為什麽市場會出現恐慌性拋售。許多投資者不僅僅是厭惡損失,他們還對短期損失極為敏感,只看到近期的虧損就難以忍受,想急著把貶值的東西脫手。但是,這種恐慌性拋售其實顯示了許多投資者目光太短淺,只關注眼前而沒有設想到長遠利益。你有短視、厭惡損失的毛病嗎?《華爾街日報》提出,投資者可以用以下三點來檢視自己的投資習慣,看看自己是否會在市場恐慌時高買低賣,導致損失,以調整自己的投資心態。

在正常情況下,你多久評估一次你的投資表現?

每日或每周

每月或每季

每年

每隔幾年

從來沒有

你越頻繁地檢視自己的表現,就越有可能產生短視的損失厭惡情緒。因為你會更頻繁地感受到損失帶來的痛苦,而且可能會因為市場變動而反應過度。其實,問題不一定是損失了多少錢,而是我們的心理素質,使我們太注重帳面上的損失。

經常設定一個目標,但不久後又選了另一個不同的目標

非常像我

大部分像我

有點像我

不太像我

一點也不像我

堅持一個長期目標是很重要的,這種心理素質可以幫助我們在困難的時候理性預測各種結果。如果你經常放棄你的長期目標,可能就會在市價下跌的時候會資產低價賣出,讓自己承受長期風險。相比之下,那些堅持自己目標的人更有可能對市場損失一笑置之,長期下來卻成為投資理財的大贏家。

你經常使用應用程式來檢查你的投資表現嗎?

是的

沒有

沃頓商學院的Shiri Melumad教授已經證明,人們在使用手機時更容易做出衝動和情緒化的決定。而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和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科學家也證明,僅僅把手機放在附近,就會降低工作記憶和認知能力。若你工作時漫不經心,一直拿起手機看盤,不但容易衝動做出買賣股票的決定,還會難以專注在手上的工作,使得職場績效變差。

如果根據這三個問題,你已經發現自己對短期損失非常敏感,應該怎麽做?《華爾街日報》說,你可以立即刪除手機上所有金融應用程序,並尋求財務顧問的協助,去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對投資績效進行長期評估。千萬別總是只看短期損失就衝動下決定,這樣的人是很難成為投資贏家的。

以上三個問題,可以幫助投資者全面審視自己的投資心態,減少對市場每日波動的擔憂、防止投資恐慌因為突發事件加劇。其實投資的不確定性人人皆知,因此,誰能妥善調整恐慌的情緒、在任何時候都保持理性與紀律,才是投資的決勝關鍵。

閱讀華爾街日報全文報導,請訂閱華爾街日報VVIP方案,本方案僅風傳媒讀者專屬,以低於原價2.6折以上之全球最優惠價,即可無限暢讀中英日文全版本之華爾街日報全部內容。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呂柔其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