擔心不過情人節對方會不開心?心理師:從當天送禮、重視程度可看出兩人感情…

2017-03-14 06:20

? 人氣

我們為什麼會有不同反應?多數來自內在投射(認為不過情人節對方就會不開心)或外在驅使(每個人都過我們也一定要過)?又怎麼處理這些情緒後的行為表現與生理現象?這些的確需要學習,尤其是負面情緒的處理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因為情人節的到來、或又到來,引起最大宗的情緒可能是無奈、無感、甚至厭煩。

這顯示在近半數的回答:

「一開始會期待,但是後來覺得...會有時候對方在忙沒準備,會造成對方的壓力,久而久之就會麻痺了。」

「炒作節日的販售無感,不如創造單身商機」

「商業氣息太重!」

「噱頭。」

節日的意涵

「是否要過情人節?」常是伴侶間的問題,尤其交往初期、或關係不太穩定的伴侶。當你在思考這個問題時,背後的擔心是「如果我們不過情人節,我們的關係會不會變差?」

當然,偶爾的出奇不意、犧牲奉獻、寵溺對方都是正常的。

但,越是強調「當天」「慎重」的「大禮」,則也許和你的安全感成反比。

這三個引號中分別代表了「時間」、「情緒」與「物質」的重要性。如果因為忙碌,延遲幾天過節、如果每次沒做出精美的卡片或盛大的驚喜、或沒準備好昂貴的禮物或大餐,你就會覺得愧疚或生氣。那也許是回頭檢視雙方關係的時候了。

畢竟重視或跟風是一回事,但若變成巨大壓力、影響日常生活又是另一回事。

愛情是一種難以捉摸的共同想像,因為這個特性,我們時常需要某些實體的東西以確認彼此心意。而在過程中,有時候表達得不恰當、愛的太多或太少了,導致關係不小心變質了,反而容易著急慌張,讓你更想在這象徵愛情的「情人節」中補救回來。

比起約在何時、約在哪裡,更重要的是,「你如何看待你們的關係?」、「是否瞭解彼此的期待與心態?」

像是一位網友提到「情人節只是鬧鐘而已,一是自省平時對愛的點點滴滴,二是反省要對情人好一點,三是發省對愛的各種想像。」

從揚起微風,愛情就此飄散在透明虛渺的空中。得看清它的路徑,它的習性,重要的是別跟著跟著不小心跌了下去。

等你熟悉兩人的想法與習慣後,「是否要過情人節?」就不是個問題了,因為你已找到雙方舒服自在的互動模式,你們彼此會找到新的「愛情的象徵」,相較「節日」,那才是更重要的事情了。

(圖/pakutaso)
兩人有熟悉想法和習慣後,「是否過情人節?」就不是個問題了。(圖/pakutaso

數據小檔案

男性佔56.6%,女性佔43.4%。

婚姻狀況「未婚者」(81.8%)、「已婚者」(18.9%)。

1
 

年齡層前三名為「31-40歲」(39.6%)、「21-30歲」(28.3%)、「41-50歲」(20.8%)。

2
 

題目「你的白色情人節怎麼過呢?」,前三名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