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要打小孩,才會聽話嗎?拯救蹺家男孩,她誓言讓台灣成為「不打小孩」的國家!

2017-01-26 10:34

? 人氣

「以後不要讓我在報紙上看到你作姦犯科的新聞。」老師對同學說的這一句話,改變了她的人生(攝/余亞霓)

「以後不要讓我在報紙上看到你作姦犯科的新聞。」老師對同學說的這一句話,改變了她的人生(攝/余亞霓)

思妤出生在公務員家庭,求學路上相當順遂,一直都是老師喜歡的典型好學生,但小學六年級畢業時,聽到老師對其他同學說:「以後不要讓我在報紙上看到你作姦犯科的新聞。」她赫然發現,老師在對待「好學生」與「壞學生」有多麽大的差別,也從此開始反思教育體制背後的不公平,與黑暗面……

推開人本教育基金會的三重基地大門,站在入口處迎接我們的是四隻貓咪,有的對著門口喵喵的叫著,有的則蹭著我們的腳踝,牠們彷彿在為進來的人們洗淨心中沈積的情緒,溫暖的感覺順著腳踝襲上,內心也頓時感受到一絲平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這些原本都是流浪貓,我們把牠們帶了回來,孩子們也很需要貓咪來療癒呢!」說話的是三重青年基地的館長,江思妤,她一面說著,一面將其中一隻抱在懷裡,「有些孩子剛來的時候不太喜歡開口說話,我們就讓貓咪靜靜的陪伴他們。」

(攝/余亞霓)
(攝/余亞霓)

因為基地提供許多課程,給孩子們學習的緣故,見面以前,原以為思妤給人的感覺會像是典型的老師,但她所說的一字一句,以及提到孩子時的神態,背後所透射出的情感,比起老師,更像是一位慈愛的母親。

以人為本的她,選擇順從內心

思妤出生在公務員家庭,加上求學路上相當順遂,一直都是老師喜歡那樣典型的好學生。小學六年級畢業時,偶然聽到老師對班上較為調皮的同學說: 「以後不要讓我在報紙上看到你作姦犯科的新聞。」思妤赫然發現,身旁大部分的老師在對待他們自己認知的「好學生」與「壞學生」有多麽大的差別,也從此開始反思教育體制背後的不公平與黑暗面。

中文系畢業後思妤回到家鄉陪年邁的祖母,祖母因為擔心她的未來,託人讓思妤進到一所私立高職任教,雖然不願意,但當時為了不讓年邁的祖母擔心,她還是違背了自己的意願,進到那所高職教書。

那裡的學生多數不是來自富裕的家庭,也不是以升學為目標導向,思妤待在辦公室時,常常聽到同事們會在私底下再討論孩子,「那邊很多老師看不起這些學生,扶持學生不是老師的責任嗎?怎麼反而變成在嘲笑他們呢?」在心痛以及對環境的無奈壓迫之下,他決心離開原本的教職,到了人本基金會的工作。

一句話,就讓一個父親從此不打小孩

擔任三重青年基地館長的期間,思妤的重心在輔導這些孩子除了提供他們課業上的學習以外,也給予他們生活上的照顧。基地成立的目的主要是輔導相對較沒資源的孩子,思妤提到這些孩子有許多問題,根本的導因是來自於家庭,許多有父母疏於照料,或長期依賴體罰來讓孩子聽話就範等教育問題,「這些孩子會因跟父母關係,無法和人建立正常的情感連結,甚至影響到性格,無心於學習,要讓他們回歸到常軌需要很細膩的陪伴」。

思妤說多數的父母都是疼愛孩子的,很多時候會用打罵的方式,是想看到孩子做出立即性的改變或回應他們的期待,但卻往往出現適得其反的結果。「印象最深刻的應該是一個國一的孩子,有次那孩子蹺家,我們還跟他的父親一起去找他,花了很大的心力才找回來呢!」

想起那段回憶,她說那個男孩和父親衝突不斷,每次和父親不要以打罵的方式來教育孩子,父親雖然有心改變,但當孩子一有狀況還是會失控出手,然後孩子就會產生更激烈的反抗行為,又增加了父親的焦慮,不斷的惡性循環,情況直到有次媽媽帶這孩子去算命,算命師對父母親說:「這孩子打不得,打了對他未來會產生很糟的影響!」從此之後那位父親竟就不再打那孩子了。

家長並非不愛孩子,而是不知道更好的表達方式

(攝/余亞霓)
(攝/余亞霓)

思妤開玩笑的說:「那時真的很想找算命師來跟我們合作呢!」沒想到一句蘊含威脅意味的命運籤言立刻改變這位父親的行為,「這個過程中我彷彿看到一種愛。」那一次她才發現,這些家長不一定是不疼愛孩子,而是可能由於過去自己的生長背景或教育程度,讓他們不知道要如何正確的跟孩子溝通,幫助他們成長。

在那次的經驗中思妤明白如果父母並非不愛孩子,只是沒有認知到更好的教育形式,所以讓她更積極的要與父母溝通,改變他們的思考,讓他們明白更健全的互動方式,不要依賴打罵,提供孩子與家長雙邊的協助。

雖然這需要耗費比較多的時間與精神,但思妤對此卻樂此不疲,「才不要緊呢!看到他們變好我就覺得一切都值了。」在她眼裡,幫助孩子順利的長大,成為一個能夠與別人也與這個社會接軌的獨立個體,才是教育最重要的意義。

教育不只有打罵的方式

自從加入人本教育基金會至今,思妤在期間內所接觸到的無數家庭來看,大多數的父母體罰孩子確實是出自於善意的,他們僅是希望立即性的將孩子導正到自己認為好的方向。然而,當懲罰發生當下,親子之間的權力結構不對等,以及孩子沒有逃避的選擇與能力,都會影響他們的認知,甚至最後即便表現父母期待的行為,都只是對於權威的服從。

「打在兒身,痛在娘心!」這句古諺呈現所有愛孩子的父母,在面對體罰的心情。人本教育基金會明白這些家長們背後的無奈,所以想藉由這次「建立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讓每天都是 430 」的募資,提倡「世界不打小孩日」,讓更多的父母一同參與,在過程中深入暸解體罰對孩子身心造成的影響,以及告訴父母親們,教育,還有更好的選擇。

(打造一個孩童快樂學習的環境,請參考人本基金會的不打小孩專案

文/林珈羽
本圖文經授權轉載自Vstory(原標題:除了打罵應有更好的選擇!人本基金會許一個不打小孩的國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