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在大國角力中如何生存?皇家荷蘭航空公司的歷史,值得現在的台灣人深思…

2016-12-23 15:44

? 人氣

大戰期間,荷蘭總共被佔領了五年,有30萬人因為戰爭而死亡。種族屠殺、恐怖威權的陰影將永遠伴隨這一代人的記憶;而生者必須堅強,必須繼續活下去,儘管心中破了一個大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KLM的重生

荷蘭皇室在荷蘭解放之後重回海牙。戰爭期間表現活躍的王儲配夫貝恩那德王子深受人民的愛戴,被任命為各個國營企業的董事長,荷蘭皇家航空以及福克航空工業(Fokker)也在其中。

普雷斯曼生意上又愛又恨的老對頭安森尼.福克(Anthony Fokker),早在大戰開始前幾個月,就因病在紐約去世,留下了一個群龍無首的福克航空工業。德軍入侵後,福克機廠被徵用來生產德國空軍的戰鬥機–如同第一次世界大戰一樣,這家公司似乎脫離不了戰爭的宿命。貝恩那德王子大力支持荷蘭的航空產業,望其在最短的時間內復甦。而早在戰爭後期就開始私下準備的普雷斯曼,與其部屬全力投入KLM的重建。

此時,荷蘭人普遍已經原諒了普雷斯曼在大戰中意圖與德軍言和的往事,KLM依然是代表荷蘭的國家之翼,受到民眾的歡迎;短短數月內,他們恢復了所有的短程航線;舊的航線中,只剩下當初費盡千辛萬苦建立的巴達維亞航線尚未恢復——因為荷蘭王國遇到了一個大麻煩。二次大戰以後,巴達維亞以及荷屬東印度群島陷入了印尼獨立的浪潮。這串「諸神遺落的珍珠」,數百年來歷經了荷蘭人的殖民統治、英國人的掌握、以及日本人的侵略,如今其獨立意志高昂。

「一個印度尼西亞,一個國家。」(One Indonesia, One Country)印尼領袖蘇卡諾喊出了這個簡單有力的民族口號,並且在日本投降後第二天宣布印尼獨立。荷蘭與印尼在1945年8月17日,展開了「印度尼西亞獨立戰爭」。戰事爆發,政府給普雷斯曼壓力,要他在最短時間內重建巴達維亞航線,以維持對殖民地的控制權。但是,二次大戰幾乎將KLM最重要的資產:飛機,摧殘殆盡。普雷斯曼在戰後隨即前往美國,與美國空軍洽談購買退役軍機事宜–KLM沒有時間等福克機廠重新生產飛機。幹練的總裁比戰前更加投入工作,彷彿想要透過埋首於工作來忘卻戰爭帶給他的傷痛。很快地,他挾著大量由軍機改裝的道格拉斯飛機,率領KLM重回巴達維亞–1945年底,他重新開通了東印度航線。

此時已經年屆56歲的普雷斯曼,並不因此而停下重建的腳步–他不只要重建KLM,還要把KLM帶到另一個高峰:他根據大戰期間KLM在加勒比海建立的空網以及領空交涉成果,建立了第一條從歐洲飛往紐約的航線。從此,歐洲人要前往美國,不再需要到英國搭乘渡輪,而是可以從阿姆斯特丹橫跨大西洋、直達紐約。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