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不愁吃穿的孩子要去偷東西?心理師道出偷竊行為3種可能性,可別直接打罵或替他辯解

2019-12-09 12:35

? 人氣

犯錯的少年或孩子,其實正在用生命告訴我們:「他遇到人生的困難了…...,如果只著重懲罰,孩子學會的將是如何避免責罰,而非在遭遇困難時設法求助。」(圖/cotaro70s@flickr)

犯錯的少年或孩子,其實正在用生命告訴我們:「他遇到人生的困難了…...,如果只著重懲罰,孩子學會的將是如何避免責罰,而非在遭遇困難時設法求助。」(圖/cotaro70s@flickr)

小傑是一位瘦小的男孩,目前就讀國中,有雙明亮的眼睛,卻不敢直視他人。事發後,他像個受傷的動物縮在角落,彷彿用眼角的淚光展現了他的悔意。這不是他第一次竊盜被發現了,但他不知道自己怎麼了,明知道自己犯了錯,為何停不下來?憂慮、失望的父母除了不斷的向他人道歉,狠狠地處罰和脅迫,他們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幫助孩子……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初犯的心理烙印

「我第一次偷拿別人東西,是一支原子筆……」盯著自己細瘦的雙腿,小傑慢慢打開了回憶錄,從文具、零食、玩具到現金……,細說著每次成功偷取的經驗,靦腆的表情中帶有一絲得意。

小學五年級搬家後,小傑開始被帶到訓導處、出入警局,累犯的結果,使得他被送入少年觀護所,家人從震驚到放棄管教,同學老師也不再相信他。無論在家裡或學校,瘦小的他經常孤零零一個人,而每當他心情不好,熟悉的壞念頭就會浮現,衝動的念頭吞噬了他的理智:「那些東西自己非得到不可。」想像自己成功得手,他就緊張又興奮,忘了沮喪孤單的感受,心頭湧上的快感,讓他感覺身體不再是自己的。然而,偷竊得手的短暫喜悅過後,隨之而來的卻是沉甸甸的罪惡感。

面對孩子的第一時間,給爸媽的建議:

身為爸媽也有自己的情緒,在孩子犯錯的第一時間,秉持著「家醜不可外揚」的信念,常見的反應可能有:

1. 「打給別人看」證明自己盡了管教責任,但矯枉過正的結果,可能失去教育意義又破壞親子關係

2.否認,設法保護孩子。以「我的孩子不可能這麼做,都是朋友引誘」的角度,過度替孩子的錯誤辯護,可能使得孩子錯失勇敢承擔責任的機會。

其實,孩子的行為問題,正是讓忙碌的父母,好好修復親子關係的重要機會,因此事發第一時間,父母先看見自己的不安、挫折,設法穩住自己的情緒,把握眼前的機會,向孩子示範如何反省自己的過失。犯錯並不是一場毀滅性的災難,孩子可以藉此學會如何拿出勇氣面對錯誤,為自己的行為道歉與補償。因此,深吸一口氣,去理解關於孩子,你所不知道的那一面。

孩子發生了甚麼事,透過偷竊(犯法)他可能想表達甚麼?

犯錯的少年或孩子,其實正在用生命告訴我們:「他遇到人生的困難了…...,如果只著重懲罰,孩子學會的將是如何避免責罰,而非在遭遇困難時設法求助。」在竊盜事件的背後,孩子可能遭受1.文化適應問題或2.情緒困擾及衝動管理的影響,長期形成一種3.難以自制的心癮。以下列點說明:

1.環境適應問題

從文化適應的角度,有些孩子在成長的環境中,對財產或物品沒有「你我」之分,或是因為成長過程中家庭的資源很有限,他們可能從小就學會了要把「想要的東西」占為己有,只有搶奪才可以讓他們好好生存。由於成長的環境沒有機會讓他理解到「將屬於別人的東西奪走,會讓別人感到痛苦,自己也得承受不安」。此外,在部分原住民部落裡,許多資源是整個部落共享的,因此你的東西,也是我的東西。

因文化背景而犯錯的孩子,看似缺乏同理心和人我界線,其實是可以被教育的。爸媽可以帶著孩子體驗從正常儲蓄、購物取得想要的物品,感受透過正當管道滿足需要,對比偷竊後的不安與愧疚,堂堂正正地擁有自己的物品,能讓內心感到安全踏實。藉由「勞動換取報酬」的社會化體驗,也讓孩子從中建立人我界線,以分別「你我」是獨立的個體。

2.情緒或衝動控制問題

如果孩子偷竊的動機出自於「情緒或衝動控制問題」,情況便比較複雜,以下拆分成四個因素舉例說明:

a.偷竊過程的刺激:

『自從搬家後,小傑失去了原來的朋友,而他的爸媽也更忙於工作,除了提供生活費以外,很少有時間關心他。小傑是個不太擅長表達的孩子,轉學後總覺得和同學相比之下,大家好像都比自己聰明、快樂,很希望自己能融入他人。孤獨的小傑總認為:好像「別人有的,自己怎麼都沒有?」這一天,小傑在玩具店看到有同學偷拿了玩具沒結帳,感到很驚訝!小傑開始心想:「要是我也有玩具,同學是不是就會和我一起玩了?」

放學後,站在熟悉的玩具店前,小傑感到緊張萬分,好不容易他觀察到櫃台結帳爆滿了人潮,眼下自己身邊四下無人,他隨意抓了一個公仔放到口袋,便快速地離開店裡,眼見沒人發現,一路奔跑回家,心臟彷彿快要跳出胸腔。小傑拿出手上的公仔,看著自己費盡精神、膽戰心驚避免被發現的「收穫」,他終於鬆了一口氣,露出微笑。

b.成功得手的成就感:

自從能拿出同學一樣的玩具,小傑突然感到自己不那麼孤獨,在學校也開始和同學討論起遊戲。「擁有朋友的感覺真好。」小傑心想,也慢慢忘了不安和愧疚的感覺。成功的偷竊經驗,讓小傑更確信「果然擁有讓人羨慕的玩具或東西,就可以和大家交朋友了。」「反正,自從搬家後,爸媽都顧著工作不了解我,我以後的問題就靠自己設法解決。」

c.心理的匱乏:

小傑透過「竊取物品」來讓自己感覺到「別人有的我也可以有!」從心理發展來看,其實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都經歷過類似的心理歷程,對他人擁有的美好事物感到羨慕,同時感覺「自己很匱乏、不如人」時,此時偷竊是一種補償匱乏心理的行動。

小傑感受到的匱乏不只是物質上,而是心理的匱乏,讓他不斷與他人比較,比較的過程總是看到自己的不足,別人總是擁有自己沒有的東西。因此即使父母給予豐富的生活物資,小傑依然感覺到自己不如人。小傑需要找到自己的優勢,讓豐富、滿足的內心替代自卑、匱乏的感受。

d.對環境他人的報復:

屢次得手的小傑,開始和朋友分享自己的「成果」,同學生日時,他將偷來的玩具、遊戲點數大方地送給同學,感覺到自己大方而受人歡迎,他感到很開心。忙碌的父母始終沒有知覺,直到小傑被老闆娘發現,打電話告知學校後,面對老師、父母、主任的環視,凝重的氣氛讓小傑感到害怕,父母失望表示:「你為什麼要這樣?我們的忙碌都是為了讓你有更好的生活,你不知道嗎?」羞愧的小傑,低下頭抽蓄地對父母大吼:「因為你們都不了解我,自己決定好搬家就搬家,我很生氣,我只是想要有朋友!」

小傑:「都是搬家害的、都是我父母不理我......」小傑在犯案過程時,內心不斷的重複回想父母的忽略、學校的不適應及內心的緊張焦慮,讓他將自己的行為合理化「我只是不想再受到委屈」。因此,事發後他將自己所感受到的痛苦外化,憤怒地怪罪他人,以降低了自己的罪惡感。除了竊取成功,他同時感受到違抗父母命令帶來的「自由」,對正值青春期的小傑來說,是另一種層次的快感。

3.疾病觀點:偷竊成癮

即使知道偷竊是犯罪行為,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可能都有過想要占有他人物品的衝動。透過教育輔導及早介入,大都可以讓孩子明白「那是屬於別人的東西」,學會控制「自己不該拿取,避免造成別人的痛苦」。

倘若成年後仍「盜取、佔有他人財物」的衝動,在精神診斷上可能患有偷竊癖,患者為偷而偷,享受竊取帶來的緊張刺激,甚至能夠紓解壓力。使內心的自卑、不安、罪惡感與壓力,轉為成就、放鬆滿足。透過行竊,患者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滿足了引起別人(父母、同儕)注意之人際需求,遺忘了他人可能因此受苦。

研究發現,成年偷竊癖患者在童年時期,可能比一般人遭受過更多磨難。以小傑為例,每當面臨忽略、指責或環境轉變,使得生活壓力升高,他將更難控制內心的衝動,造成行竊的機會上升。

可以想見,偷竊癖的患者將成為警局與法院的常客,出入監所/法庭可能是患者的日常,患者雖然會感到羞愧,卻抑制不了行為和衝動,使他們的人際關係、形象及工作成就,在事發後被破壞殆盡。不斷的再犯、懊悔,就像是一種輪迴,讓人自暴自棄;但內心越是痛苦,犯錯的機會便會升高。

因此,偷竊癖往往跟其他疾病一起出現。常見的例子是暴食症,患者不只透過偷竊來發洩壓力,也可能從暴飲暴食來紓解壓力,當壓力無法調適時,憂鬱症是個更常見的現象。

意外是轉變的開始

偷竊可能有正向意義嗎?我們有沒有可能看見犯錯背後的轉機?希臘神話中,有一段關於竊盜的故事:「象徵先見之明的普羅米修斯,為了不讓人類生活在黑暗中受苦,取巧的違背了宙斯的律法,從太陽神阿波羅手中,盜取了天火給人類發展文明,最後受到殘酷的懲處。」

明知不可行,卻為了實踐自己的想法而犯錯,最後承受嚴厲的處罰……,神話故事中的普羅米修斯,就像是青春期的孩子,嘗試脫離父母,實踐自己的想法以求獨立。犯錯的孩子並非兇惡之徒,我們若能看見其中的意義,理解他們「為實踐自己的正義,追求獨立而挺身冒險,違抗權威」,或許能夠在他們成長的心路上,增添更多現實層面的考量,協助他們成為能夠獨立思考且富有同理心的成熟個體。

*作者為諮商心理師

責任編輯/林安儒

喜歡這篇文章嗎?

才煒民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