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惜殺死親兒子,只為取肉讓客人吃飽!從古代待客之道,看阿拉伯最慷慨民族性

2016-10-20 16:24

? 人氣

我在約旦亞爾穆克大學念碩士班時,每逢星期三下午都會有許多同學圍繞著我,邀請我到她們家裡度週末。其中有些人並不認識我,只是知道學校有一位離鄉背井的異國女孩,或許是基於好奇,想與我結交朋友;亦或許純粹基於同情心或友誼;更可能的是,我的平凡給予她們某種程度的安全感與自信心。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了調解她們作東的順序與滿足浪跡遠方的渴望,我理出一套方法,從住在離學校最遠的城鄉依次排序至同學家作客。

第一次去作客時,我帶著小禮物,帶著故鄉培育出的禮儀;邀約者是我的室友麗娜,她高挑、個性沉默。站在門口迎接我們的是麗娜的母親,她有棕色濃密的頭髮和一雙迷人的棕色眼睛。她身旁擠著十幾個人頭,有幾位是青少年和少女,還有更多的是幼童,一位還依偎在媽媽的懷裡。

我以為是鄰居孩子都來迎接我們,後來麗娜為我介紹,這些都是她的弟妹,數一數連同麗娜共有十五個。麗娜的媽媽結婚後未曾停止生育,年紀雖剛滿四十,臉上盡是滄桑。他們的客廳就是孩子們的臥房,爸媽住另一間。白天鋪在地上會客用的阿拉伯式沙發墊,晚上便成為他們睡覺的床褥;白天棉被捲在客廳的角落,彷如現代文學家阿赫馬德(Aḥmad Amīn)筆下他家的臥房。早上孩子們一同起床,晚上一起腳頂著腳睡覺,臉上掛著滿足的笑容。他們家外面圈養三隻羊,當天就為我宰了一隻。我的到來讓孩子們好像過開齋節一般興奮,一起床就圍著我問東問西。

阿拉伯人愛用的「中國盤」

作客三天, 每頓午餐不是瑪格露巴(maqlūbah) 雞肉飯, 便是曼薩弗(mansaf)羊抓飯。阿拉伯人喜好使用香料,豐盛的午餐通常會有一道主菜,瑪格露巴和曼薩弗分別是巴勒斯坦和約旦著名的主菜。主菜的共同之處,是用「中國盤」(鋁製或鋼製的大圓盤)來盛裝以油、鹽、香料烹煮的米飯。這個大圓盤直徑約五十公分,名稱可能與公元十五世紀初明朝永樂年間鄭和下西洋有關。明朝人了解阿拉伯人圍盤而食的習慣之後,在中國製造青瓷大圓盤外銷到阿拉伯國家;瓷器在阿拉伯語裡與「中國的」同音,日後這種盤子無論是否為瓷器,都稱之為「中國盤」。

永樂皇帝對中阿文化交流的貢獻匪淺,此時許多的中國瓷壺出現八角形狀,便是取自阿拉伯人清真寺裡的八角形燭台形狀,經過中國人的精湛技術,變成融合中阿智慧的產品。今日阿拉伯窮人或因沒有能力購買瓷器,或因瓷器太重,通常都使用金屬製產品,尤其是鋁製圓盤。阿拉伯名菜烹調過程十分費時。有些主菜,如瑪格露巴,飯裡會有炸過的馬鈴薯、花菜、茄子等。飯上面鋪上烤過或煮過的肉,以羊肉最普遍,再灑上金黃色的松子、杏仁及薄荷粉末。有些主菜,譬如曼薩弗,會在肉上面淋羊酸奶。除了主菜之外,還有庫巴、塔布拉、雞湯等擺滿桌的小菜。

阿拉伯國家的土產羊肉非常鮮美,加以伊斯蘭式的屠宰和月桂葉、香料的使用,至今回想起來都垂涎三尺。我常為了要滿足這些記憶,每隔一陣子便從台北開車到桃園鄉下一位阿拉伯朋友家吃飯,深夜再開一個半鐘頭的車回台北。我幾乎能確定自己的某一部分已經是阿拉伯式的。

午餐是阿拉伯人一天的主餐,用餐時間往往遲至多數人下班及中小學下課之後,大約下午兩、三點,晚餐時間自然也相對遲至晚上八、九點。注重養生或貧窮的人,往往因此不吃晚餐,但午餐的高卡洛里及一天所吃的甜點、飲料便足以令他們罹患心臟和血管的毛病。他們的平均壽命也因飲食習慣而相對偏低。

阿拉伯人的「三分之一」飲食哲學,為什麼?

麗娜家雖然毫無裝潢,甚至幾乎是家徒四壁,但年輕不經事的我,依然頓頓填滿自己的口欲。在阿拉伯鄉村或沙漠的貝都因人,至今仍維持用手不用餐具、盤坐在地上圍食的傳統習俗。不過麗娜家雖然在鄉下,但父親是村裡少有的工程師,他們吃飯都用湯匙而不用手;限於家中空間狹小,又沒有餐桌椅,大家都坐在地上吃飯。

我到許多家境優渥的同學家作客,她們家的餐廳則類似歐洲古時候的擺設,牆壁上的櫃子是精品展覽場的櫥窗,配上精美雕刻的木質餐桌椅和高雅餐具,有如進入公元十九世紀的歐洲,當然這些相互影響都和他們的歷史有關。

如今回想起來,我和孩子們在兩天三夜中,可能吃掉了麗娜家裡一、兩個星期的糧食。諸如此類的行為我每星期都重複在做,無知的幸福,讓數十年後回憶起此事的我蒙上深深歉意。由此我更理解為何穆罕默德要人們只吃七分飽:「對人類而言,填滿任何器皿都沒有比填滿肚子更糟。人只要吃支撐身體的食物就夠了。如果必須得吃,那就吃三分之一,喝三分之一,三分之一用來呼吸。」

現代穆斯林以此符合健康的理論為傲的背後,或許還隱含著當時穆罕默德對許多挨餓同胞的不捨與同理心。穆斯林的「齋月」也是出自同樣出發點,當富人與窮人一起齋戒時,自然會明瞭「飢餓」是什麼滋味,他們因此不會吝於施予。我在阿拉伯海灣國家餐廳或飯店,屢屢看到阿拉伯客人塞一把鈔票在服務生手裡的情形,我知道那是出自他們心底的憐憫。倘若今日世界上的慈善機構都秉持這種心態,或許假以時日,這些慈善機構都無須再設立了吧?因為他們會更聰明的從根本做起,讓人人有飯吃、有衣穿。

讓家人連續餓三天,客人來竟想殺孩子宴客

「慷慨」是阿拉伯人重要的價值觀,源自蒙昧時期的部落社會習俗。阿拉伯人吟誇耀詩時,經常標榜這種品德。聖訓也肯定蒙昧時期的這種價值觀,並將貝都因人義務款待客人三天的習俗法制化,過了三天才得問客人的需求。譬如蒙昧詩人哈提姆(al-Ḥātim)心愛的馬兒宴客;被列為阿拉伯四大吝嗇鬼之一的伍麥葉時期詩人胡太阿(al-Ḥuṭay’ah)的詩裡敘述一段他家中無糧,家人連續餓了三天,此時有客人來訪,其子提議將自己殺了來款待客人,他竟考慮接受建議,殺子宴客。我在上阿拉伯文學史課提及此事時,充滿創意的年輕人問我:他怎麼沒想到殺客人來餵食稚子?學生的創意讓我猛然意識到,阿拉伯人再怎麼吝嗇,也能遵守他們慷慨的價值觀。

今日阿拉伯人無論貧富仍然維持這種傳統,到阿拉伯朋友家裡作客是不需要帶禮物的;阿拉伯語「歡迎」一詞,來自一句話的縮寫:「你下馬來是我家人,你住下來要隨意。」視客人為家人,自然是秉持最誠摯的心。

然而,阿拉伯人慷慨性格的背後,卻也隱藏讓人惋惜的現象:許多富有的阿拉伯家庭在宴客後,將大批食物都倒進垃圾堆裡。全世界每年生產四十億公噸食物,其中十二億公噸的食物浪費在垃圾堆裡;阿拉伯國家一年家庭垃圾的總量達八千萬公噸。諷刺的是,今日世界十億飢餓人口中,有八億恰好是穆斯林,譬如摩洛哥、蘇丹、伊朗、敘利亞、埃及、伊拉克、葉門、阿爾及利亞、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地的穆斯林。更有甚者,阿布達比將於二○一六年至二○一七年間開始運作垃圾轉換電能廠,將每年百萬噸垃圾轉成電能,預計可供應兩萬戶家庭用電,足見富人對食物的浪費有多嚴重。世俗的糧食魅力對人類而言,還是勝過來世的糧食。

作者介紹|鄭慧慈

沙烏地阿拉伯紹德國王大學(King Saud University)阿拉伯語文學博士,是兩岸三地第一位在阿拉伯國家獲得阿拉伯語文學博士者。現任政治大學阿拉伯語文學系教授兼主任。

三度到約旦與沙烏地阿拉伯求學與工作,擁有豐富的阿拉伯文化經驗。曾到英國劍橋大學擔任訪問學者(visiting scholar),並在巴拿馬大學擔任客座教授,是巴拿馬大學第一位外籍榮譽客座教授,也是公共管理學院第一位來自亞洲的客座教授。著有《阿拉伯文學史》(五南)、《伊拉克史:兩河流域的榮與辱》(三民書局)、《阿拉伯奇想千年》(遠見天下文化)等中文及阿拉伯文專書與論文。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天下文化《阿拉伯奇想千年》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