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子島:囚禁半世紀,被遺忘的孤島》選摘:水來說故事,發現社子島前半生

2016-08-06 10:30

? 人氣

此圖兩河交會處和1654年給爾得辜(SimonKeerdekoe)繪製的地圖一樣,也沒有社子島的身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的故地

社子地區文史工作者宋旭曜說:「自有文獻記載以來,這裡就是屬於凱達格蘭族麻少翁社的社地。也就是說,島上最早的主人,是平埔族中的凱達格蘭族,清朝時,這座葫蘆狀的沙洲島已形成社子莊聚落,隨著漢人逐漸移入,凱達格蘭族人或因故他遷、或與漢人通婚融合,只留下『社子』這個由『番社』轉譯而來的地名,現在媒體或一般人所稱的社子島,其實只是社子島的一部分。」

若從天空往下看,廣義的社子島(或說葫蘆島),應是位於台北盆地底部西北側,島的東北邊為基隆河下游,島的西側則為淡水河,隔著番仔溝(在興建高速公路重慶北路交流道時,被填封起來)與大龍峒、大稻埕(即現今之大同區)為鄰。古早以前,大龍峒與大稻埕屬漢人居住的大浪泵社,而過了番仔溝,即是社子麻少翁社的番仔區。

乾隆台灣輿圖(大台北部份)(圖/遠足出版提供)
乾隆台灣輿圖(大台北部份)(圖/遠足出版提供)

此圖可能是最早紀錄社子島的地圖。此時台北盆地內已是村莊遍佈,還形成了新莊、艋舺兩個街市,此時社子島也浮出了水面。

廣義社子島的尾端古地名為中洲庄、浮洲庄,1920年之前與和尚洲(蘆洲)同屬芝蘭二堡。

另外,根據淡水河河口兩艘帆船的航向,可推測當時淡水河的主流與航道應位於現在的二重疏洪道上,這也是台北盆地內的一大地理變遷。

兩河文化 歲月靜好

人類文明常源起於河流,年年氾濫的尼羅河,帶給土壤豐富養分,孕育了古埃及文明;而被喻為聖河的恆河,則造就了印度文明的歷史輝煌。

被台北盆地內兩條河川──淡水河與基隆河環繞的社子島,也在時間的長流裡,曾經建立了人類與大自然融合、與水共生的美好生活。

社子島福安里里長李賜福說:「古早時代,這裡的居民若要出門,或是遇到拜拜鬧熱、嫁娶請客,不管是蘆洲那邊的親戚過來,還是阮這邊的人過去,攏嘛是坐船……」

社子島菜農蔡阿伯說:「在社子吊橋還沒蓋好以前,農民種菜收成以後,就用船運出去,到附近的市場販賣。農民靠天吃飯,雖然辛苦,但是經濟還算不錯,台北市外圍地方的人都還在喝茶枝泡的茶,阮們這裡已經是泡茶葉了!」

日治時期,日本人有計劃地將台北城建設為台灣政治經濟中心,積極建設,吸納許多外來人口移入。而都市化的過程中,盆地內部各聚落原有的農地逐漸消失,糧食需求量卻不斷增加,無法自給自足,必須由外圍郊區補給。隔著番仔溝與台北相鄰的社子島就成了重要的供應區。這也是社子島進入農業時期的開始。

早期淡水河河道寬闊,河邊不是只有小船,甚至可駛入大型貨輪。端午節時則會在河上划龍舟。當年船來船往,各聚落都有自己的渡船頭。大屯山系猶如霞光潑墨中的禪者,沉著靜立,守護著這片由淡水河與基隆河沖積而成的沙洲。(圖/社子島上浮洲王家,遠足出版提供)
早期淡水河河道寬闊,河邊不是只有小船,甚至可駛入大型貨輪。端午節時則會在河上划龍舟。當年船來船往,各聚落都有自己的渡船頭。大屯山系猶如霞光潑墨中的禪者,沉著靜立,守護著這片由淡水河與基隆河沖積而成的沙洲。(圖/社子島上浮洲王家,遠足出版提供)

據瞭解,當時(1930年代)葫蘆、後港地區大部分居民以種稻維生,沿基隆河岸地區的社子、永平、倫等、福安、富安、中洲等地區則多以旱作為主,農田與農田間,就以水錦仔(九重葛)為界。河岸北側,種了很多木麻黃阻擋東北季風;而部分後港地區(基隆河和大部分淡水河沿岸)的居民則仍以漁撈及船運維生。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