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30就與張曼娟並列「10大華文作家」卻被讀者攻擊到信心盡失…作家張西道出曲折創作路

2019-05-09 17:38

? 人氣

為了「引誘」陌生人,「用一個故事,換一份甜點」的想法於焉產生!張西開始約陌生人見面,用一份甜點的時間,和這些萍水相逢的人們「貿易」他們的故事。張西就這樣在一間間咖啡館,和第一次見面的人聊起彼此生命中的美好與傷痛,再將這些故事消化、書寫出來,放在「故事貿易公司」上。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之後,出版社循著這間特別的「貿易公司」,找上了張西,讓她初試啼聲就一鳴驚人的出道作《把你的名字曬一曬》也隨之誕生。出了第一本書後,張西還進行了一個更瘋狂的計畫--去陌生人家中住一晚,交換彼此的故事,並用這樣的經歷寫出了第二本書《你走慢了我的時間》。

張西(圖/三采文化提供)
張西(圖/三采文化提供)

「很多人告訴我,我會被姦殺!」張西笑著說出朋友從「故事換甜點」開始一直有的擔憂,身為一個女性,她當然知道這個決定有些冒險。但當她不顧眾人反對,真正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行時,卻發現:當兩個素未蒙面的人相遇時,反而能掏出做多的自己。一趟旅行,竟讓她心中那些壓抑的念頭、揮之不去的往事,被這許許多多「陌生人」理解了。

「我覺得每個人的生活就是一個階段一個階段,你有可能現在很難過、下一個階段很好,但我寫的東西,大家只有在很難過的時候會有共感,開心的時候只會覺得『你到底在幹嘛啊?』」

對張西而言,書寫是一個很自我的過程,但當很多讀者告訴她,讀了她的文字很有共鳴時,她才漸漸感到到,書寫者跟閱讀者,有一種「理解與被理解」的關係,而這種感受,是她身為一個作家,倍感欣慰且十分珍惜的。

我們可以透過文字相互理解,但每個人還是要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然而,成為作家、遇見各種形形色色的讀者,雖然豐富了張西的生命,卻也讓她經歷了一些驚滔駭浪的時刻!張西曾收到一位讀者傳訊息給她,說對她悲傷的文字很有共鳴,但當時處於情緒低潮狀態的張西有些無力回應,只簡單地說無法給她太多建議。直到三個月後,這位讀者又突然出現,告訴張希,自己這段時間曾企圖自殺,但後來被救回來了。她問了張西:「我想再自殺一次,妳覺得怎麼樣?」

張西看了這些話,心中五味雜陳,「隔了一天,我就跟她說,我沒辦法幫你做決定,妳要自己決定。」心中又擔心又恐懼、抱著「也許還來得及救她」心情的張西,卻收到了意外的回覆,讀者很驚訝「原來我可以自己做決定!」當人人都勸她活下來,她卻找不到活著的理由時,有個人告訴她「妳還有選擇權」是一件相當令她震撼的事。

經過這件事,張西找到了和讀者保持一段距離的共處方式,她告訴讀者:訊息還是可以傳,儘管她未必會回覆。「我覺得每個人的人生都要自己負責。」書寫者跟閱讀者,可以在創作中得到相互理解的片刻,但多數時候,兩者的人生還是各自的,而她,不可能去為讀者的人生負責。

張西(圖/三采文化提供)
張西(圖/三采文化提供)

再喜歡你的讀者,也並不總是和你站在一起

而讀者也並不總是和作家相互理解,有時讀者給予的負面反饋,也可能壓垮一個寫作者。出版《時時刻刻》一書,曾讓張西陷入低潮,當時非常多讀者湧入她的臉書攻擊,私訊裡「妳真讓我們失望!」的話語排山倒海而來,讓原本懷抱「給讀者一個禮物」的心情出版這本書的她備感失落。

走在台北街頭,當時的張西覺得無論是這座城市裡的人、還是被那些言語攻擊弄到心神不寧的自己,都很像一個被人支配、沒有自我的布偶。被這種心情佔據大部分心神的她,決定要把布偶「沒有心、被打也不會痛」的特性融入書寫、因而有了《二常公園》這部小說的誕生。透過創作,張西想找回「自己的選擇權」讓自己從讀者紛至沓來的聲音中,盡可能不受影響、只聽從內心聲音,決定前進的方向。

走在這段路享受讀者掌聲、卻也被讀者大肆攻擊的作家路上,張西開始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而讀者或許也能藉由這本新書,與張西互相理解。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林安儒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