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媽吵架,孩子夾在中間好無奈…性治療師看《與惡》,解析親密關係的溝通技巧

2019-04-26 16:34

? 人氣

所以,接著上段劇中的對話,爸爸可以說: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知道妳(女兒)是擔心爸媽情感是不是不好了,想要多了解,但跟媽媽說話的態度不能這樣!(接著可以教女兒)妳可以說:我想知道爸媽的感情,會不會影響我們一家人!

以上技巧雖然易懂,但確實是需要加以練習,才能在真正溝通的時候用上。

伴侶相處能自在、愉快、穩定、長久,了解對方是重要不可缺的,因此在溝通上要避免在彼此的傷口灑鹽,請記得事件經歷,會形成較固定的認知,而認知能驅使行為,舉生活上更容易懂的例子:曾被開水燙傷的事件有了不良經驗,形成了高溫開水會讓自己受傷的認知,下次看到高溫的水就會想避開,創傷較嚴重者看到,可能會產生恐懼感。

所以當夠了解伴侶的心理狀態,也不讓自己的情緒去影響而故意觸動對方的敏感點,在溝通方面,善用促進正向結果的技巧,不要用攻擊性的語言去證明自己是對的,要讓對方痛苦、難過,自己才舒服的心態,就能減少因為不良的溝通方式,使關係僵化或是惡劣!

如果說溝通很難都學不會,那要怎麼辦?嗯…打趣的說,那就不要與人互動比較簡單 (誤)其實,改變現況/關係最大的殺手,就是我『做不到』、『我不想』、『我不會』!因此回到受害者無能、失能角色框架的限制,自己和身旁重要他人要在意的是,賦權(Empowerment),經由學習和參與,以優勢觀點提昇自己在面對和處理事情的動力,並一步步的往改變移動,是一種能促進自我認可、自信心展現的能力。 所以若有了傷痛事件的第一步 - 停止標籤自己是受害者!將它推廣出去吧!

文/鄭義鑫
本文經授權轉自性心健康美學(原標題:我們與『親密』的距離)
責任編輯/潘渝霈 

喜歡這篇文章嗎?

鄭義鑫性治療師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