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我們與惡的距離》還在意猶未盡?5本好書帶你深入思辨,本本精彩、讀完更震撼!

2019-04-25 17:29

? 人氣

近期備受關注的公視電視劇《我們與惡的距離》在上週日播出完結篇,故事題材以隨機殺人案為背景,劇情所探討的議題十分多元,除了社會上一直爭論不休的死刑議題,還包括了精神疾病、家庭關係、創傷修復、媒體亂象等等。如果在看完這部劇之後你還意猶未盡,想更深入了解這些相關議題,不妨從以下幾本好書開始,一定會有很多收穫!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 《教出殺人犯》(い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岡本茂樹著

5本書帶你更深入了解《我們與惡的距離》所探討的議題。(圖/取自博客來)
《教出殺人犯》(いいい子に育てると犯罪者になります)岡本茂樹著。(圖/取自博客來

許多人可能認為那些犯下重罪的殺人犯們,一定是精神狀況出了問題,或是成長的家庭背景不正常,但身為臨床教育學專家的作者岡本茂樹,卻在書中舉出了一些殺人犯案例,他們來自衣食無缺、沒有家暴虐待的家庭,甚至在成長的過程裡是人人眼中的「好孩子」,最後卻犯下了殺人重罪。

作者提出了一個非常奇特的觀點,他認為「好孩子」本身就是一種病,因為大人往往獎勵乖巧、聽話、開朗、合群的孩子,使他們下意識地認為這些就是被愛的條件,進而習慣壓抑或排斥自己的情緒及欲望,只為了假裝乖巧,幸運的人可以找到紓解壓力的方法,而那些不幸的人,卻在長期童年情感的忽視及壓抑下產生偏差行為,甚至最後因情緒失控而犯罪。

《教出殺人犯》這本書是由作者岡本茂樹,在監獄長期接觸各式受刑人的真實經驗所構成,書中嘗試回答了許多人對罪犯的困惑,也提出很多深刻觀察。為什麼平常看來笑容開朗的「好孩子」會犯罪?為什麼在正常家庭「關愛下成長」的孩子也會誤入歧途?為何聽到少年承諾「我絕對不會再犯」,反而應該要擔心?

書末,作者更是提點了父母許多帶小孩應該注意的重點,希望家長都學會多重視孩子的心理、社會大眾能更關注這個議題,盡量避免以後又在無意間「教出殺人犯」……

2. 《你瘋了:不正常很正常,「正常人」哪裡出問題?》(Irre! - Wir behandeln die Falschen: Unser Problem sind die Normalen)曼弗列.呂茲著

5本書帶你更深入了解《我們與惡的距離》所探討的議題。(圖/取自博客來)
《你瘋了:不正常很正常,「正常人」哪裡出問題?》(Irre! - Wir behandeln die Falschen: Unser Problem sind die Normalen)曼弗列.呂茲著。(圖/取自博客來

你曾經認為自己「不正常」嗎?到底該如何定義什麼才是「正常」?希特勒明明腦袋「正常」,為何大家卻都說他根本瘋了?人類總是喜歡將一切事物分類歸檔,對與錯、善與惡、健康與生病,然而世界極其複雜,老是用這些粗暴的二分法,常常會出錯。

身兼精神科醫師、心理治療師及神學家的作者曼弗列.呂茲,每天面對各種千奇百怪的精神病例,這讓他開始重新思考何謂「正常」,並透過觀察及剖析社會現象,用幽默的語調帶領讀者發覺並擁抱自身的「不正常」,進而能夠以更寬闊與理解的態度看待每一個與自己不同的人。

4.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波茲曼著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波茲曼著。(圖/取自博客來)
《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Amusing Ourselves to Death: public discourse in the age of show business)波茲曼著。(圖/取自博客來

你也討厭媒體嗎?為什麼垃圾標題、聳動新聞好像愈來愈多?《娛樂至死:追求表象、歡笑和激情的媒體時代》雖然20幾年前就已經問世,如今看來卻依然深刻、論述精闢有力。

現代的網路及資訊發達,使得閱聽人們早已拋棄長篇大論的邏輯思辨,而是追求快速、具娛樂性及轟動性的訊息。政治人物追求的不再是富有邏輯的政見,而是能快速吸引人的口號及個人魅力,新聞追求的不是專業與真相,而是能誇張聳動的悲情與娛樂,長篇文章沒人想看,標語式的短句和口號才能吸引目光。

作者波茲曼在書中指出,這樣的現象改變了人類思考及行為舉止,我們的決定變得更加輕率,思考也不再縝密,我們接觸的資訊更多,但當中無用的比例卻更高。我們造就了一個浮華、八卦、娛樂的媒體文化,現在就必須面對這個景象所帶來的挑戰。

4. 《知識的不正義:偏見和缺乏理解,如何造成不公平?》(Epistemic Injustice: Power and the Ethics of Knowing)米蘭達.弗里克著

《知識的不正義:偏見和缺乏理解,如何造成不公平?》(Epistemic Injustice: Power and the Ethics of Knowing)米蘭達.弗里克著。(圖/取自博客來)
《知識的不正義:偏見和缺乏理解,如何造成不公平?》(Epistemic Injustice: Power and the Ethics of Knowing)米蘭達.弗里克著。(圖/取自博客來

正義是人類自古以來不斷追求的,我們總是以為自己了解了正義,就能以此批判我們所認為不正義的人與事。但本書作者弗里克卻採用了不同的手法,將焦點先轉向何謂「不正義」,進而使讀者反思「正義」是什麼。

作者弗里克提出除了常見的社會及政治不正義以外,其實還有「知識的不正義」,當中又包括了「證言不正義」及「詮釋不正義」。證言不正義即我們常因一個人的身份而貶低其話語的可信度,例如兒童遭到性騷擾的指控常遭到大人的漠視,認為小孩子的話不可靠。詮釋不正義則是我們在經歷冒犯或痛苦後,有時會因為認知的劣勢,而對相關經驗的言語和概念都未形成,導致受了苦卻說不出來,用力表達表別人卻聽不懂,有時甚至連自己也不了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例如一個連基本醫療用語和身體器官部位都不知該怎麼表達的人,一定很難跟醫生溝通,就很有可能在危急的情況下,錯失救命的機會。

弗里克希望透過對於「知識不正義」的定義和命名,讓社會各界注意到這個議題,提升包容與理解彼此的能力,並消弭偏見。

5. 《死刑肯定論》森炎著

《死刑肯定論》森炎著。(圖/取自博客來)
《死刑肯定論》森炎著。(圖/取自博客來

本書作者森炎為日本前東京、大阪地方法院的法官,他曾經寫了一本探究冤案、批判司法的書,卻依然支持死刑。這到底是為什麼?他是怎麼想的?

日本和台灣一樣,有七成以上的民眾支持死刑,森炎試圖在這樣龐大的民意力量當中找出背後的心理因素,並找出死刑的「終極根據」。他肯定死刑這個制度,認為死刑的核心意義是讓社會共感,並與被害人共苦,但他也指出近年來的死刑案已經逐漸偏離原意,他以日本「秋葉原殺人事件」為例,加害者在日本企業「終身雇用」制度瓦解下淪為派遣工,成為社會制度轉換下的犧牲者,這使森炎對於這樣的死刑判決提出質疑,死刑是為了「社會安全」而存在,還是對「沒有能力生存在這個社會上的生命」進行抹殺?

死刑存廢這個議題近年在台灣引起了很大的討論,無論你反對或支持死刑,或許都該看看這本書,跟著作者一同思辨死刑的意義與目的,而不是只會跟著自己的感覺,在新聞底下大喊口號。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