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也不能用嘴巴吃東西的話,我寧可死掉。」當爸媽病危,該急救嗎?

2016-06-13 11:11

? 人氣

當父母逐漸邁向人生終點時,為人子女們有時也會被迫面臨各種判斷。例如,當父母再也無法用口部咀嚼吃飯時,是否要實施經皮內視鏡胃造口術(Endoscopic Gastrostomy)?呼吸困難時,是否要進行氣切而給予插管治療呢?腎功能衰竭(renal failure)時,要一直洗腎嗎?當心臟停止跳動時,要不要嘗試心肺復甦(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急救呢?當雙親意識不清、或是罹患失智症而無法自行清楚表達意見時,醫生、配偶及子女都會被迫面臨決斷與選擇。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年紀還很輕,讓對方接受延長生命治療(life-prolonging treatment)應該是毫不猶豫的。可是,當父母年齡已經超過八、九十歲,會希望接受什麼程度的延長生命治療呢?切開身體、裝上各種管子又有什麼意義呢?我想很多人都對此感到極為煩惱吧!

我們一般都很容易誤認,「年紀到了八、九十歲就很高齡了,本人應該也不希望切開身體,裝上一堆管子吧!」甚至父母自己也曾親口表明,「如果病情無法恢復,只能實施胃造口術,再也不能用嘴巴吃東西的話,我寧可死掉。」可是,這是他們真正的心聲嗎?

或許,父母心裡真正想的是「就算要實施胃造口術或是氣切,只要能活著,我還是想要活下去。」日本人現今的生死觀已經開始改變,還會抱持「來世」觀念的人並不多,所以認為「死掉就什麼都沒有了,我還是想要活下去」的人應該是增加的。或者,家人都想說,「都已經九十多歲,活得也很夠本了,還是讓本人壽終正寢安然去世吧!」但本人心裡說不定想的是,「我就快到一百歲了,我要活到一百歲。」

即使本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表明「不要接受延長生命治療也無妨」,但我們終究還是無法得知此種想法,是否為其真正本意。有可能是因為顧忌到家人,才會這麼說。另外,也有可能因為失智症導致心情憂鬱,心裡想要「早點死掉」。

當然,也可能會有家人希望「活得更久一點」,但本人卻「想要早點死掉」的情況。罹患失智症的病人,從早期就會出現回答問題時,會配合對方點頭稱是的傾向,所以詢問父母「狀況不允許時,是否要接受延長生命治療」這種問題時,如何進行適當的延長生命治療,成為一個非常困難的問題。

不要進行無謂的延長生命治療,自行決定自己死亡的「尊嚴死」(death with dignity),是因為患有不治之症及重病末期的病人所產生的想法。尊嚴死是指罹患癌症之類重病時,能夠以自己意志決定自己死亡的人。不過,隨著高齡化的發展,當病情無法治療及重病末期時,因為失智症等疾病而無法表達自己意思的人卻是越來越多。因此,配偶與孩子必須取而代之作出決策的情況,也就越來越多。

那麼,當我們雙親仍高齡健在時,到底該怎麼做才好呢? 可以的話,應該在父母仍然健康且充滿活力的時候,先行詢問某種程度的意願。雖然不見得這就是他們真正的想法,而且即使是真正想法,但當身體狀況漸漸不如以往健康後,父母的考量說不定也會改變。不過就算真是如此,事先詢問還是會比什麼問題都從未問過來得好些。若能問過雙親的希望與想法,多少還是能夠作為判斷的根據。

事實上,當父母無法親自判斷時,要如何進行延長生命治療就只能與醫生及家人共同商討後再作出決定。要參考的除了臨終前的狀態,包括疾病有無治療方法、營養狀態與意識清楚程度等條件,此外還包括地點究竟是要到醫院、看護機構,還是自宅等等,每個人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沒有將所有情況納入,根本就無法作出任何決定。

只是,不論是哪一種狀態,還是有一個要件是共通的。就是在判斷之際,務必對雙親抱持著敬意。

舉例來說,當面臨是否實施胃造口術時,通常會遇到有些醫院會以實施胃造口術為住院條件;但是某些安養中心卻反而不願照顧實施胃造口術的病人。在聽到一百八十度完全相反的要求時,心裡一定心亂如麻、煩惱不已。可是這時最重要的還是,「你該如何領會父母親的尊嚴?」

也就是說,把父母親「當作是一個無法取代的存在,抱持著敬意忖思他們的人生與死亡」,藉由這個思考過程,自然就會知道要該怎麼做了。

當然,結果是會因人而異的,所以是否實施胃造口術都可以。如果是懷抱著敬意來徹底了解父母生與死的結果,也算是領會雙親尊嚴後的結果,我想父母就能夠迎接幸福的人生終點。

本文經授權轉載自晨星出版《老後生活心事典》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