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照專文:我無法支持在家自學!

2016-04-15 06:40

? 人氣

台灣教育體制不正常,那麼我們就不要把小孩送到學校,自己教,這樣可以解決問題吧?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抱歉,我無法支持「自學」,因為孩子需要同學、需要朋友,尤其最重要的,需要不是家長幫他挑選的朋友。我自己的女兒在台灣上學,最大的收穫,在交朋友;要離開台灣時,她最捨不得的,是朋友;在德國奮鬥掙扎時,她最痛苦的,是德語障礙使她無法像在台灣那樣交朋友;她終於感覺在德國熬過來了,看見洞口的光,也是因為她有了朋友。

對的學校環境,讓孩子遇到各種不同的人,和自己有很不一樣家庭背景的其他孩子。不在我們教學安排中,但實際上每天、每小時孩子都在學的,是如何認識別人,進而選擇和別人有什麼樣的關係。還好,這些是老師管不了的,這些是不可能拿來考試的,所以他們可以真真切切地學到。

交朋友牽涉到自己和他人,那是認識自己和估量別人的複雜過程。交朋友是有風險的,充滿了各種情緒的起起落落,各種猜測思量與苦惱。但這卻是台灣不正常教育現場能夠提供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機會,自主地和同學互動,自主地經歷互動間的所有考驗,決定和誰當朋友,當怎樣的朋友;決定和誰絕交,和誰保持冷淡關係。

這是「自學」無法提供的。即使台灣的教育體制如此令我困擾,我從來不敢想要自己教。對我來說,孩子成長中最迫切需要的,是認識這個世界有多大,意識到人的多樣性,打開好奇張望的眼睛。一個家庭,家庭的網絡,甚至某種組織團體,都不夠大,因為那裡面都是家長熟悉、家長選擇過的,應該用我們的選擇、我們的視野來限制孩子嗎?把孩子關在我們自己熟悉的人際關係、我們熟悉的道路上,不只是孩子受了限制,另外一項損失是,孩子也就不會在成長過程中從外面帶回我們陌生的刺激,相對地讓我們開眼界、讓我們成長。

讓孩子在一個我們全都控制好的環境裡長大,絕對不是好事。熱切地幫孩子選擇朋友,用我們的價值、觀念去判斷哪個是「好孩子」哪個是「壞孩子」,只會傷害、取消了孩子培養自主理解與判斷的機會。朋友的意義,就在於這個人身上有一些他自己沒有、甚至無法明瞭的特性,因而可以幫他擴展人生的可能性。身邊都繞著同樣背景的人,孩子要如何真實地了解人?真實的人間,就是「一樣米飼百樣人」,孩子能夠愈早探測不一樣人的不同想法、態度,對他愈好,不是嗎?

有人教孩子如何應付考試,作為解決辦法;有人把孩子送出國,作為解決辦法;有人選擇「自學」,作為解決辦法。這是很正常的家長反應,但可不可以在尋找自家孩子解決辦法時,分出一點注意力,關心這個體制?不只想著如何讓自己的孩子好,而能夠看到這個體制的根本問題也需要解決。

在「晴耕雨讀小書院」的新書分享會上,在座有抱著看起來應該出生才幾個月嬰孩的父母。我很誠實對他們說:我書中寫的問題,不是針對在座朋友家裡的學童,甚至可能連還抱在懷裡的初生嬰兒都不適用。我要說的,是根深柢固的問題,是需要很長很長時間才有可能改變的大問題。然而,面對教育,我們真正最需要的,是有一些人願意不從「和我們家小孩有什麼關係」、「如何影響我們家小孩」的角度來關心。教育會弄到這麼不正常,一部份原因也就是做家長的總理所當然只看自家小孩遭遇,只找自家小孩的出路。但真的,沒有那麼便宜的。教育體制不徹底地合理化,我們自以為找到的解決,都不過是自我安慰,都遠遠不可能發揮原本一個正常的教育體制能給予的正面作用。

咬著牙,下個決心吧!就算我的孩子注定來不及獲得一個正常教育體制的培養,我們都還是該有志氣地努力,替未來在台灣出現正常教育體制盡一份心啊!

*作者為知名作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