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所有功能都能觸控了,iPhone還要留個Home鍵?超多人都不知道,按鍵有這神奇效果!

2019-03-12 14:44

? 人氣

為何按按鈕會感覺那麼爽?這個設計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隨著觸控螢幕的發展,實體按鍵就愈來愈少見了,一出生就有觸控螢幕滑的小孩,可能現在都不懂,用按鈕操控那種咔咔咔的快感了。(圖/愛范兒ifanr)

為何按按鈕會感覺那麼爽?這個設計到底有什麼神奇之處?隨著觸控螢幕的發展,實體按鍵就愈來愈少見了,一出生就有觸控螢幕滑的小孩,可能現在都不懂,用按鈕操控那種咔咔咔的快感了。(圖/愛范兒ifanr)

前兩年有一段影片曾在網上火起來,一個不到 10 歲的小女孩拿著一台 Game Boy Color 在螢幕上不斷戳,卻對螢幕下方的按鍵熟視無睹。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為什麼這塊螢幕按了沒反應?

這就是伴隨各種觸控螢幕設備成長的「觸屏一代」,他們甚至可能連按鍵是什麼都不知道,而實體按鍵正在走向消亡。

而在很多 80 後 90 後的童年裡,按鍵這種機械結構不僅開啟了我們與科技產品的接觸,也留下了很多美好回憶。

男孩們攢下早餐錢跑到遊戲廳裡拍打著按鍵和撥動著搖桿,對八神庵的一招一式了然於胸。

爸媽為了讓我學英語買了第一台隨身聽,英語沒學好,但一直記著機身上按鍵時的咔咔咔咔……那種快感就像捏泡沫紙一樣讓人欲罷不能。

那時候大多數人的第一台手機都不是觸控機,很多人練就了不用看鍵盤就能盲打的技能,隨著觸控螢幕時代來臨,這項技能也逐漸在江湖絕跡。

可當實體按鍵被逐漸「消滅」後,不少設備還會通過震動反饋模擬實體鍵盤帶來的觸感,就像愛范兒這篇文章說的:

不支持震動反饋的虛擬鍵盤,是沒有靈魂的。

神奇的按鍵

儘管一台使用按鍵的設備已經不可考,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裡,按鍵都是電子產品必不可少的一個機械結構。按鍵也大大簡化了人們對科技產品的認知,將那些複雜的功能通通變成一個按鍵。

1888 年柯達公司給布朗尼相機(The Kodak Brownie)製作的廣告,就是以按鍵作為賣點:

你按下按鈕,其餘的事我們來完成。
You press the button, we do the rest.

按鍵將複雜的科技功能,轉換成一個零件。(圖/愛范兒ifanr)
按鍵將複雜的科技功能,轉換成一個零件。(圖/愛范兒ifanr)

在 19 世紀,拍照還是一件十分複雜的事情,不僅相機相當笨重,拍照時常常還要以分鐘為單位計算曝光時間,一般消費者也玩不起。而柯達則希望用一個按鍵將繁瑣的拍照操作傻瓜化,讓拍攝變得大眾化。

每一次按下按鍵,就能得到一張照片、播放一首歌曲、切換一個電視頻道、抵達一個樓層……這種即時反饋能帶來一種滿足感,用一位網友的話說就是:

按鍵彈起來的聲音,大概有種「安然無恙完成了」的感覺吧。

也正是由於按鍵帶來的愉悅感和舒適感,很多電子產品都會加入各種各樣的按鍵,儘管有些按鍵本身並不具備實際功能。

比如美國很多電梯的里的「關門」按鈕其實是假的,電梯門不會因為你按了這個按鈕更快關閉。這就是所謂的安慰劑按鈕(Placebo Buttons)。

按按鍵給人一種安慰劑的效果。(圖/愛范兒ifanr)
按按鍵給人一種安慰劑的效果。(圖/愛范兒ifanr)

類似的安慰劑按鈕還有不少,比如自動售貨機的按鈕和馬路信號燈下的「行人通行按鈕」,而去年風靡一時的一款減壓神器,就是一個裝上了各種按鈕的立方體。

雖然這些按鍵只是擺設,卻能帶給人一樣的滿足感。

據《華爾街日報》2003 年的一篇報導,90% 安裝在辦公室裡的中央空調溫度調節按鈕都是擺設,不過按下時通風管會發出相應的聲音,結果不少員工都減少了對空調的抱怨。

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 Ellen J. Langer 認為,人們對控制的感知十分重要,它能減輕壓力,而按鍵是讓用戶感知對產品控制一個很好的載體。

因此我們在潛移默化中把對產品的控制和按鍵捆綁在一起,比如很多電影裡津津樂道的「核按鈕」實際並不存在,還有關於蘋果公司和 iPhone 有個著名的玩笑:

蘋果 CEO 庫克的桌上有個小按鈕,每次發布新手機的時候都會按一下,兩年以上的 iPhone 立刻變卡。

雖然智慧型手機發展到現在甚至連實體 Home 鍵都砍掉了,手勢交互逐漸成為主流。但按鍵在交互中的觸感依然不可替代,只是不再通過物理按鍵來反饋。

實體按鍵消亡,可我們對按鍵的本能還在

隨著 2017 年 iPhone X 的發布,陪伴 iPhone 走過 10 年的 Home 鍵也正在成為歷史,消滅產品上實體按鍵早已經被認為是未來手機的主流趨勢。

2007 年初代 iPhone 面世時,喬布斯用一句話介紹了 Home 鍵:

它會帶你回到你所在的地方。
It takes you home from wherever you are.

但 Home 鍵的作用遠不止讓你「一鍵回家」, Touch ID 和 3D Touch 的出現更讓 iPhone 上的 Home 鍵成為瑞士軍刀一樣全能的存在。

到了 iPhone 7,Home 鍵已經不能按壓,只能觸摸,但仍然保留了原來的按鍵設計,這種不能按壓的 Home 鍵迅速被 Android 機借鑒。

iPhone7的Home鍵,已無法按壓,只能觸控。(圖/愛范兒ifanr)
iPhone7的Home鍵,已無法按壓,只能觸控。(圖/愛范兒ifanr)

由此帶來的問題是,當你看到在手機上看到這樣一個圓形按鍵,依然會本能地按下去,但是卻怎麼也按不下去,也沒有按鍵反彈的聲音,不免讓人產生一種落差感。

為了解決這種問題,蘋果用了Taptic Engine 的震動反饋來模擬真實的按鍵反饋,Taptic Engine 對於手指在Home 鍵上的按下和抬起等不同動作都有對應的不同震動反饋,最大限度地提供了交互的真實感。

iPhone內的Taptic Engine,給予使用者震動反饋。(圖/愛范兒ifanr)
iPhone內的Taptic Engine,給予使用者震動反饋。(圖/愛范兒ifanr)

Taptic Engine 最早應用在iPhone 6s ,而在那一年發布的MacBook 和Apple Watch 中也引入了名為「Force Touch」的觸控技術,同樣是為了模擬真實按鍵的反饋,讓用戶有「按下去」的感覺。

一邊砍掉實體按鍵,一邊通過震動反饋等功能來代替按鍵帶來的真實反饋,這看似是一種矛盾,但也說明實體按鍵帶來的反饋是用戶所需要的。

iPhone 上的震動反饋也不止於Home 鍵,從上下滑菜單、鈴聲、設置選項都伴隨有Taptic Engine 帶來的振動反饋,iOS 10 還將Taptic Engine 接口開放給了第三方app,於是在微博知乎上點讚時也能感受到震動反饋。

前幾天 Google 的第三方輸入法 Gboard 加入了震動反饋,同樣能調用 iPhone 上 Taptic Engine 模塊,愛范兒也第一件體驗了這款輸入法。

iPhone 的震動反饋原本就很細膩很出色,用在輸入法上更是有了一種行雲流水的爽利,帶來暌違已久的暢快。

這種「爽」感正是來源於實體鍵盤的「敲擊感」,來自麻省大學的一份研究顯示,如果電子設備能夠為虛擬鍵盤加入震動反饋的話,用戶打字時準確性也會進一步提升。

除了蘋果的 Taptic Engine ,LG V30 也引入了名為 HD TouchSense 的觸覺反饋技術,可以模擬按壓快門的觸感,而索尼 Xperia XZ2 也採用了新的動態震動技術。

不過如今大多用戶不會把震動反饋作為購買智慧型手機的標準,不是我們不再需要「按鍵」的感覺,而是大多數手機廠商的震動反饋都做得不理想。

正如愛范兒此前所說,大多數產品都無法對震動的強度和長度進行自定義,不論是按壓虛擬按鍵還是來電提醒,都是統一而強烈的「嗡!!!」一下敷衍了事。

雖然實體按鍵的消失是大勢所趨,未來電子設備所有操作可能都能在一塊螢幕上完成,但對於真實按鍵反饋的精準模擬確實能帶來更好的體驗,這是使用電子產品過程中一種看起來沒什麼用,卻能讓你更「爽」的樂趣。

人們想要的不是按鍵,而是按壓帶來的確定性

在知乎「如何評價 iPhone 上的振動反饋?」這一問題下,有這樣一個答案:

先進的震動能夠帶來更多的反饋,「好像真的在」做某些事。

這背後是人體對觸覺的敏感,在人機交互中觸覺帶給我們的確定和把握,比視覺和聽覺都要更強烈,而觸覺是高度依賴介質的,無論這種觸覺是通過物理還是震動反饋。

所以我們懷念不是按鍵,而是按壓帶來的確定性,就像摸一下鑰匙還在包裡的安心。物理學家笛卡兒曾在《世界》一書中就曾寫道:

在我們所有的感官中,觸覺被認為是最穩妥、最不具有欺騙性的。

如今人機交互的方式越來越多,實體按鍵甚至已經不是最主要的組件,但即便是用手勢識別來代替按鍵搖桿的體感遊戲,如果沒有各種實感的反饋,代入感也會大打折扣。

因此即使今天我們已經習慣在觸控螢幕上點按,但實體按鍵帶來的觸感是無法取代的,就像有的人總覺得看實體書會比用 kindle 更有質感。如果有一天語音交互和全息交互成為主流的人機交互方式,那或許才是「按鍵」真正消亡的時候。

文/李超凡

本文、圖經授權轉載自愛范兒ifanr(原標題:全面屏不懂按鍵的「爽」)

責任編輯/趙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