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光美專文:微斯人,吾誰與歸

2019-02-14 05:50

? 人氣

文史學者林博文。(來源:林博文先生追思座談會臉書粉絲專頁 )

文史學者林博文。(來源:林博文先生追思座談會臉書粉絲專頁 )

二0一八年是殘酷的一年。我摯愛的四哥在十一月二十六日晚上十時病逝紐約,享年七十三歲。自四哥離世迄今兩月餘,時常念之思之,彷彿其聲仍在電話彼端、其言仍待電郵收件。臘月風寒吹面,可是四哥化成千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我出自新竹竹東客家小鎮,父親是鎮上馳名的優秀醫生。他畢業於日治時代的台北醫學專門學校(台北帝國大學醫學部亦即台大醫學院的前身),他開設朝陽醫院,救人無數,深受病家讚賞。在地稱我們為「朝陽家族」。家中十一位兄弟姊妹,博文行六,我行七,自孩提記事起,哥哥就與我特親,至今最感念的是哥哥對我的親情投射。我一生的關鍵時刻,他的意見是影響的關鍵。他期待我能進台大,早在中學時就鼓勵我考北聯,我努力如願考上北二女、大學考進了台大,之後服務台大直到退休。

四哥人如其名博聞強記,筆耕立言,堅守新聞自由價值,強調權力面前講真話,人稱「可以窺探時代祕密的眼睛」。他長期蒐集大量史料,也常在史料堆裡掘秘辛,並深入剖析歷史長河中的轉折點與弄潮者。他期待年輕人能對歷史感興趣,能了解「以史為鑑」的真諦。雖然兄嫂長年旅居在美,但我們之間的電話及電郵聯繫是十分密切的。我寫的文章總是先傳真或電郵讓他先審閱,請他對文章提出看法再加以討論並修正。我的文史底蘊裡,可以說積累著他所施予的養分。

哥哥自一九七三赴美至二0一八年,計四十五寒暑,幾近半個世紀。自從他定居紐約後,我每年都到紐約與兄嫂一起過年,廿年前他倆開始安排每年返台渡假,與中時等媒體朋友相聚。加上這些年他買的書太多,客廳、書房、臥房,餐廳,連走道都堆滿了書,給我睡覺的地方都沒有。所以這些年我就沒去紐約了。每當哥哥返台時,除了陪著在台灣參訪旅遊外,也曾帶他到大陸的北京、西安、南京、杭州、寧波各地行走。

二0一七年三月,他原已買好機票準備返台,行前做了例行身體檢查,發現胰臟有黑點,經確診為胰臟癌,醫師囑四月動手術。哥哥很感慨告訴我,詩人艾略特的名句「四月是殘酷的季節」,似乎正應驗在他身上。從五月至十月哥哥歷經化療、電療的痛苦與折磨。但是哥哥說「我的強烈求知慾是我求生的一大動力,我會堅強、樂觀應戰,不要太擔心」。在這段艱苦的療程期間,他依舊沒有間斷,幾乎天天與我通電郵,持續敘述病情,若是連續幾天沒有他的電郵,我就會很心慌憂慮。而在二0一八年三月,哥哥在電郵中告訴我「一樁不太好的消息,最近做了2次電腦斷層掃描,癌細胞擴散轉移肝臟」,哥哥問醫師他的生命還有多久?三年嗎?醫師回答:一年,哥哥在醫院靜靜地坐著沉澱了許久,回家後他哭了,嫂嫂說這是看到哥哥第一次哭,他對嫂嫂說原以為還能陪她三年,新訂的雜誌也都訂了三年。他在電郵中說「何其命苦,竟得此病」!

文史學者林博文(左)陳清玉(右)伉儷。(林光美提供)
文史學者林博文(左)陳清玉(右)伉儷和作者(中)。(林光美提供)

十月二十一日哥哥說「我最近又沒精神、沒元氣、沒胃口,大概是化療之故!我暫時不能寫東西了,思路不通,提筆無力,我兩腿無力,現在開始出門要拿拐杖了。嗚呼!」十月二十三日是我收到哥哥給我的最後一封電郵,還關心台灣選舉之事,之後就斷了電郵,我心中很急。十一月初清玉嫂嫂告訴我哥哥因黃膽、肺炎住院,癌細胞擴散,病情轉劇,常陷入昏迷。我取消手邊既定的一切訪視和審查會議,趕往紐約探視哥哥,沒想到相隔廿年後再到紐約,卻是與哥哥道別之行!

我在十一月二十二日感恩節當天晚上七時許抵達紐約,從機場直奔醫院探視哥哥,他竟奇蹟般很清醒等了我一整天,而且每隔1小時就問光美到了嗎?一看到我,他伸開雙手抱著我的頭,久久不放,二人抱頭痛哭許久,手足情深千言萬語,當下卻是無言,一切盡在擁抱之中。於是,哥哥又展現其強韌的生命力,病體一度有了起色,甚至想著要和我與嫂嫂一起回家。然而,終究天不假年,我們相聚四天後,十一月二十六日晚上10點24分哥哥很安詳地離開了我們,他自此無病無痛,超脫形體,化作千風,只是哥哥的大去,為我們帶來無盡的哀思。縱然對他萬般不捨,但我們相信哥哥您這樣的好人,該是到更好的國度去了。感謝上蒼讓我們生為兄妹,臨別前能得相聚,經歷道謝、道愛、道歉、道別的四道人生。哥哥告別式於紐約時間十二月一日上午十時,在法拉盛的全福殯儀館舉行。二0一九年一月二十八日嫂嫂帶著哥哥回台,二十九日上午家人們於台北慈恩園為哥哥圓滿完成晉塔儀式。塔位與么妹滿美樓上樓下,兄妹相伴,當不孤單,但願來生我們再續兄妹緣。

哥哥在忍受病情的折磨期間,個性也越來越發包容,在給我的電郵中,他說:我們都是六十年代成長的人,往事並不如煙,很多事仍記得清清楚楚。只是歲月消逝得太快了。而很多老朋友後來都走上離久情疏之路,這也就是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這就是人生!也像杜甫說的「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哥哥旅居新大陸二分之一世紀,遊走於數家華文報紙,從編輯到主持筆政,從寫專欄到結集成書,幸運地實現了童年的夢想。如今哥哥雖從人生的舞台消失,但確也為時代留下了烙印。他的著作從1999年《時代的投影:近代人物品評》第一本書出版,直到2016年《歷史未遠:世紀人物評點》,共出版了13本書。其中2000年的《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銷路更達22版。而哥哥認為2010年時報出版社出版的《悸動的六○年代》,篇篇精彩,是他的代表作。此書引述大量的參考文獻,在文章中有許多非常經典的照片,充分顯現一張照片勝過千言萬語。尤其許多名言能滲透靈魂。如P.245「歲月會沖淡記憶,野心會改變良心」等。哥哥自2017年4月開始漫長的療程後,就不再動筆,有許多讀者都在盼著、等待著他的文章能再次出現。在2018年3月24日哥哥在亞洲週刊邱立本社長邀稿下,寫了一篇長達7千字的文章「動盪沸騰的1968改變美國」。另外在2018年10月為呼應南京大學召開的「海峽兩岸第18屆大學的學校學術研會」的主題「教會大學的前世、今生、未來」,哥哥寫了一篇〈教會大學的貢獻〉。哥哥在療程中,能展現他的堅強、毅力,再度提筆,寫出這兩篇這麼精彩的文章,心中有說不出的驚喜與感動!

林博文的著作《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時報出版)
林博文的著作《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時報出版)

哥哥嗜書惜書又愛買書,他有近一萬冊藏書,對於這些藏書今後的歸屬,我早有想法。我與廈門大學圖書館蕭德洪館長是相交二十餘年的好友,經聯繫蕭館長,他馬上說哥哥的書我們都要的,他說他三生有幸遇到這麼個愛書懂書的哥嫂托付,也承諾會完整保留這批書。在紐約,廈大有專人協助處理,也有長榮海運物流公司的倉儲,蕭館長也承諾書到館時,他一定會親自開箱整理,加以完整典藏。將藏書贈與廈大位於馬來西亞吉隆坡的馬來分校圖書館,嘉惠學子,遺愛人間,哥哥對此安排非常欣慰。因為他知道我是廈門大學的特聘顧問,廈大馬來分校圖書館在建設的過程中,曾多次前往吉隆坡該校圖書館指導室內裝修與配置的工項,此圖書館的工程目前仍在持續中。還能有什麼地方,比將心愛的藏書永久典藏於妹妹竭盡心思指導設計的圖書館裡,更讓他安心呢?

前國防部長俞大維生前常說:「人生就像一齣劇本,每個人的劇本都早已寫好了,我們就照這個劇本演下去。」不過西方有句諺語說得更透澈:「最好的人生是不照劇本去演的。」哥哥也許不照劇本去演,因此在他的人生也顯得格外燦爛和豐富。如今哥哥的劇本終結了,他的一生是有意義的一生、有價值的ㄧ生。哥哥的逝去,是紀念一個年代的逝去;歷史就是這樣又多了一頁。

四哥的離去,讓我們深感「微斯人,吾誰與歸!」的悲切。您不能像以前一樣談笑自若與我們一起「打嘴鼓」、「喋彭仙」、大聲說笑話;大聲罵人了;想到這裏,心中有無限的愴痛!四哥您放心,您摯愛的清玉嫂,我們會相互依持,我們朝陽家族永遠紀念你、尊崇你,以你為榮!

知名專欄作家、文史學者林博文11月26日因癌症於紐約病逝,享年73歲。執筆四十餘載,對民國歷史與報人,美國歷史與報人,如數家珍,一生信奉新聞自由,堅持在權力者面前講真話,其著作多為近、現代史,諸如《跨世紀第一夫人宋美齡》、《張學良、宋子文檔案大揭秘》、《1949 石破天驚的一年》、《1949 浪淘盡英雄人物》、《悸動的六○年代》、《關鍵民國》,《自由,凌駕一切:美國人文景觀的塑造者》等。

林博文先生追思座談會

時間:2019年2月16日下午2:00~4:00

地點:佛光山台北道場(信義區松隆路327號,捷運松山站)

*作者為台大校史館前館長。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