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通安觀點:敬天不必法祖,為政何若正大光明─孫文遺像值得吵嗎?

2016-02-25 06:50

? 人氣

孫文遺像陪太陽花度過一個月,綠委提案要廢孫中山遺像。(資料照/吳逸驊攝)

孫文遺像陪太陽花度過一個月,綠委提案要廢孫中山遺像。(資料照/吳逸驊攝)

我覺得,台灣的政治,與其在一張PS過的照片上紛紛擾擾,討論國父真相為何,不如把這張照片替換為四個字:正大光明。從此,我們繼續鞠躬行禮,繼續議政,這更符合現代政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說白了,孫中山是祖先的概念,代表法統,這恰恰是漢文化裡最不可動搖的政治哲學,就像中共當下嘴巴裡說的九二共識一樣。在明朝,紫禁城的乾清宮所懸掛之牌匾,寫著四個大字:敬天法祖。天,天命傳承到朱家也,祖,朱家人的祖先朱元璋也。雖然沒掛朱元璋的畫像,意思也差不多了。

滿洲皇帝不來這套,他們搬到了紫禁城內,住進了乾清宮裡,看不順眼敬天法祖四字。入關的第一任順治帝,手書四個大字,換掉了敬天法祖。後來,康熙、乾隆親政,也一直親自手書這四字,表示尊崇這種政治理念。這四個字是:

正大光明。

 

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維基百科)
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維基百科)   

政治的合法性不是天命,更不是祖先。中華民國受禪讓於滿清(清帝遜位詔書,是為和平禪讓),其建國的合法性是共和。這本是正大光明之事,亦即滿清不禪讓政權,也要走共和之途。但中華民國即便已經到了台灣,並被迫台化,也已經民主化、真的達成了共和後,猶自陷在中華政治傳統的老把戲裡出不來,真令人不可思議。

中國人,則繼續把毛澤東的巨幅照片懸掛在天安門上,表明其法祖。文革後,其他政治場合,比如人民大會堂、中南海,則統統不見。後毛時代的去毛化,這點比台灣在後蔣時代的去蔣化,至少形式上做得更徹底。

不過,相較於官方的僵化,我很贊同台灣民間的政治創意:我在台北若干中小學校園裡,看到蔣公銅像被裝飾得卡通化——萬聖節到,蔣公變成鬼;聖誕節時,再化身白鬍子老人;春節時,則似乎扮相財神爺。台式創意,無外乎移花接木,乾坤大挪移。學生們用在蔣公銅像上,很加分。即便那尊銅像猶在,可他已經不再神話,而是娛樂。

最後,引據若干材料,說些孫文真相。

(1)關於向孫的肖像行三鞠躬禮,始自1928年。《鴉片戰爭:毒品、夢想和中國建構》寫道:

一九二五年,他北上北京與北洋軍閥政府談判,沒多久就死於肝癌。幾乎在同一時間,他的繼任人展開現代中國最缺乏幽默感的國家建構的嘗試。國民黨中央政治委員會很快結論說:「總理既歿,則保障總理之一切遺教者,惟有黨之紀律。」 追隨孫的人開始強化其宣傳部,確保黨的路線確實存在,並保證貫徹到全黨各分部;報紙、雜誌及公共演講悉數遵循黨的路線。(這項成就實在不小;直到一九二四年,新任命為國民黨報總編輯的人,還得很努力確保報紙不再公開地污辱孫逸仙)。

總理遺囑。(維基百科)
總理遺囑。(維基百科)

一九二六到一九二八年間,由蘇聯訓練及裝備的國民黨部隊北伐全國,戰勝或賂賄軍閥們投降,孫逸仙的接班人們(由執掌黨大權的蔣介石領導)把他們有瑕疵的前領袖神聖化,變成國民黨的政治聖人,志在壟斷代表「中華民族」的所有說法。國民黨部隊北伐統一全國時,向全國撒下成千上萬份傳單、口號、偉大領袖的照片,以及新的青天白日國民黨旗。孫逸仙反帝國主義的《三民主義》和他的遺囑(由爭他遺產的屬下起草,他在去世前半昏迷的狀態下簽字),在一九二八年國民黨政權成立之後,一直跟隨著大眾生活的旋律。每個星期一,在辦公室、學校及軍營,上班工人、學生及士兵都聚集起來,向孫的肖像行三鞠躬禮,聆聽孫的遺囑,並默哀三分鐘。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