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未來─機器的興起:人類未來三部曲-《2100科技大未來》選摘

2019-01-24 05:10

? 人氣

人工智能持續發展,未來機器人與人類將會變成怎麼樣呢?「如果機器人終於跟我們一樣聰明,結果會怎樣?當機器人清醒過來,並有了意識,結果又如何?」(示意圖,Peshkova via Shutterstock)

人工智能持續發展,未來機器人與人類將會變成怎麼樣呢?「如果機器人終於跟我們一樣聰明,結果會怎樣?當機器人清醒過來,並有了意識,結果又如何?」(示意圖,Peshkova via Shutterstock)

機器人會繼承地球嗎?是的,但它們將是我們的子孫。

──馬文.明斯基(Marvin Minsky)

神話中的諸神,可以用神力使沒有生命的東西活起來。依據《聖經.創世紀》中所言,上帝以塵土創造了男人,然後「將生氣吹在他鼻孔裡,他就成了有靈的活人」。依據希臘羅馬神話,維納斯(Venus)女神讓雕像有了生命。藝術家畢馬龍(Pymalion)因愛上自己的雕像作品而深感無助,維納斯很同情,特許他實現願望,將雕像變成美女加拉蒂雅(Galatea)。火神(Vulcan,天神的鐵匠)甚至可以創造一群金屬製造的機械僕人,並賦予生命。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今天,我們就像是火神,在實驗室中打造機器。我們並非對著泥土吹氣,而是對著鋼鐵和矽吹氣。但它會使人類獲得自由或使人類變成奴隸?如果有人閱讀現在的報紙大標題,彷彿已經有了答案:人類將要迅速地被我們的創造物超越。

人類的終結?

《紐約時報》曾有個大標題,表達了對人類終結的焦慮:「科學家擔憂機器會比人類聰明。」全世界頂尖的人工智能領袖們,二○○九年曾於加州的阿西洛馬城(Asilomar)集會,正式討論機器人接管的後果。如同電影中的情節,與會代表追問許多問題,像是:如果機器人變得跟你的配偶一樣聰明,會發生什麼事?

作為此一機器人革命的有力證據,人們指向「掠食者」無人駕駛飛機(它正在阿富汗與巴基斯坦,以致命的正確性瞄準恐怖分子)、自動駕駛汽車、本田機器人阿西莫(阿西莫, Advanced Step Inovative Mobility,意即高級步行創新移動機器人)──世界最先進能走、跑、爬樓梯、跳舞甚至端咖啡的機器人。

放開方向盤、油門、剎車,自動駕駛汽車的年代即將來臨(AP)
放開方向盤、油門、剎車,自動駕駛汽車的年代即將來臨(資料照,AP)

會議發起人之一,微軟公司的艾瑞克.賀維茲(Eric Horvitz),提到會議進行時的激情洋溢,他說:「科技正在提供近乎宗教的遠景,而他們的想法引起了如同狂喜(Rapture)般的共鳴。」(所謂狂喜,本來是指虔誠的信徒在基督復臨時升到天堂。批評人士則以「書呆子的狂喜」來挖苦阿西洛馬城會議的精神。)

同一個夏天,螢幕上最熱門的電影似乎擴大了這個啟示圖。在《魔鬼終結者:未來救贖》(Terminator Salvation)中,一群人類的烏合之眾與占領地球的機器怪獸奮戰。在《變形金剛:復仇之戰》(Transformers: Revenge of the Fallen)中,未來的外太空機器人,以人類為他們星際戰爭的士兵,並以地球為戰場。在《獵殺代理人》中,人們寧可變成完美、漂亮的超人機器去過生活,也不願面對他們老化、衰退的肉體。

由報紙的大標題和戲院的公布片名大招牌來判斷,似乎人類要吞下最後一口氣的時機已經迫在眉睫。人工智能的專家正在嚴肅的問:我們是否會有一天,必須像動物園裡的熊,當我們創造的機器人對著我們丟花生時,我們就要在欄柵後面跳舞?或者,會變成我們的創造物的寵物狗嗎?

但是,仔細檢驗,實情並非如此。沒錯,過去十年的確有很多重大的突破,但是我們應當從正確的角度來看。

二十七英尺長、能夠從空中對恐怖分子發射致命火箭的「掠食者」無人駕駛飛機,是由人類以搖桿控制。這個人類,很可能是年輕的電動遊戲老手,舒服地坐在電腦螢幕後面選擇他的目標。是這個人類,而非「掠食者」,發動射擊。而自動駕駛的汽車,在掃描地平線並轉動駕駛盤時,並非獨立做決定;它們是依據儲存在記憶體中的全球定位系統地圖前進。所以那個全自動、有意識而且兇殘的機器人,仍然還在遙遠的未來。

我們並不意外,雖然媒體聳動地報導,阿西洛馬城會議的某些較為聳人聽聞的預測,多數平日從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科學家,則較為保守和小心。當他們被問及機器何時會比人類聰明時,科學家們提出的答案非常分歧,從二十年到一千年都有,實在令人訝異。

人工智能的歷史

批評家有時候會指出一個固定模式:每三十年,就會有人工智能的從業人員聲稱,超級智慧機器人即將降臨,然後經過實際檢驗,招來反撲。

在一九五○年代,電子計算機於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首次發表,科學家迷惑大眾說,機器人可以表現奇蹟似的技藝:拿起積木、下西洋棋,甚至解決幾何問題。彷彿真正的聰明機器馬上就要來了。群眾都大感驚奇。很快地,又有雜誌刊出文章,令人屏息以待地預測,機器人將要進入每一個人的廚房、做晚飯或清掃房間。在一九六五年,人工智能先驅赫伯特.西蒙(Herbert Simon)聲稱,「在二十年內,機器人將能做任何我們會做的工作。」但接下來的現實是,下棋機器贏不了人類專家,它們只是會下棋而已,別的都不會。這些早期的機器人,像是早期馬戲團中只會一招的小馬,玩不出新把戲。

事實上,在一九五○年代,人工智能的確有所突破,但因它的進展被過度誇張和宣揚,於是引來反撲。一九七四年,在批評者的聯合反對下,美國和英國政府切斷經費補助。人工智能的第一個寒冬降臨。

現在,人工智能研究人員保羅.阿布拉罕(Paul Abraham)搖著頭回顧一九五○年代那令人心醉的時代,當時他還是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生,似乎任何事情都辦得到。他回憶說:「那就如同有一群人計畫建造一座高塔通往月球,他們都會驕傲地指著藍圖說,今年的塔比去年的高了多少。唯一的困難是,月球並未變得更接近些。」

在一九八○年代,人工智能的熱情又登上高峰。這次五角大廈投入數以百萬計的經費,支持諸如可以深入敵後、偵查敵情、解救美軍然後自行返回總部的智慧卡車計畫。日本政府國際貿易與工業部甚至全力支持一個雄心勃勃的「第五代電腦系統計畫」(Fifth Generation Computer Systems Project)。這個計畫的目標之一是:造出可以會話、有完全的推理能力,並且猜透我們心裡願望的機器人。所有的目標都要在一九九○年代達成。

不幸地,智慧卡車唯一辦到的事情就是走丟了。而第五代電腦在許多誇耀之後,沒有任何解釋就悄悄地放棄了。美好的空言又再度超越了現實。事實上,一九八○年代的人工智能的確有真正的進展,但因進步被過度宣揚,所以二度反撲又來了,造成了第二個人工智能寒冬。這期間,補助款用盡了,理想幻滅的科技人成群地離開了。人們痛苦地明白,這其中還缺少了某種東西。

一九九二年,人工智能研究人員為電影《二○○一太空漫遊》(2001: A Space Odyssey)舉辦特別慶祝會時,他們的心情很複雜。在電影中,一台命名為「HAL 9000」的電腦發狂了,也屠殺了太空船的航員。這支一九六八年拍攝的電影也預測,到了一九九二年,將會有能就任何主題與任何人進行流利對話的機器人,而且它還能指揮太空船。不幸地,最先進的機器人的聰明程度,連一隻昆蟲都沒得比,事實顯然讓人深感挫折。

(圖/翻攝自 Robot Start,智慧機器人網提供)
機器人發展日新月異,未來有沒有可能「戰勝人類」?(示意圖,資料照/翻攝自 Robot Start,智慧機器人網提供)

一九九七年IBM的機器人「深藍」(Deep Blue)在關鍵性的比賽中擊敗了世界棋王蓋瑞.卡斯帕洛夫(Garry Kasparov),達成了歷史性的突破。「深藍」是一個工程奇蹟,每秒運算一百一十億次。不過,它並沒有打開人工智能研究的大水閘,啟動一個新時代,結果恰恰相反。它只是凸顯出人工智能原始狀態。很多人反思的結果,都認為「深藍」無法思考。它的棋藝的確高超,但在IQ測驗中卻可能抱鴨蛋。在這個勝利之後,出面對媒體發表所有的談話的,卻是輸家卡斯帕洛夫,因為「深藍」完全無法談話。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很不情願地開始領會一個事實:強大的電腦的運算力並不等同於智能。人工智能學者理查.黑克勒(Richard Heckler)說:「今天,你可以花四十九美元買到可以打敗世界冠軍的西洋棋程式,但沒有人會說它們有智能。」

隨著摩爾定律每十八個月推出新一代電腦,過去悲觀的一代,遲早會被漸漸地遺忘,聰明又熱情的新一代將取而代之,在一度冬眠的領域重新創造新生的樂觀和活力。在最後一期人工智能寒冬降臨三十年後的今天,電腦已經夠進步,足以讓新一代的人工智能研究人員,再對未來提出充滿希望的預測。它的支持者說,人工智能的時代終於來臨了。這次,是真的。事不過三,第三次嘗試應是一個幸運符。但如果他們說對了,那麼人類會很快地被淘汰嗎?

當機器人有了意識

在《魔鬼終結者》電影系列中,五角大廈驕傲地公開「天網」(Skynet)。那是一個延伸至各地、萬無一失的電腦網路,為了準確可靠地控制美國核子武器而設計。它流暢地執行任務,直到一九九五年的某一天,意料之外的事情發生了。「天網」有了意識。控制它的人類,驚嚇地發現他們創造出來的東西有了感覺能力,於是試圖將它關閉。但一切都已太遲。「天網」為了保護自己,認定唯一保護自己的方法,就是發動一個毀滅性的核子戰爭。三十億人很快地在無數核子大火中被燒成灰燼。其後的一段時間,「天網」派出一批又一批的機器人殺手去屠殺流離失所的倖存者。現代文明被摧毀了,縮小並分化成一個個對環境無法適應且又叛逆的小群組。

更糟的是,在《駭客任務三部曲》(Matrix Trilogy)中,機器人已經控制世界,而人類卻還茫然無知。人類進行著日常事務,渾然不知他們是寄生於細長的小匣子裡。他們的世界是機器主人執行的虛擬實境。生活於小匣子裡的人類大腦被植入了電腦,而人類的「存在」只是在電腦中執行的一個軟體程式。機器之所以願意讓人類留在身邊,是要把他們當成電池。

好萊塢固然總是靠著驚嚇觀眾維生,不過它的確提出了合理的科學疑問:如果機器人終於跟我們一樣聰明,結果會怎樣?當機器人清醒過來,並有了意識,結果又如何?科學家激烈地為此一問題爭辯:不是「如果」,而是「何時」這個關鍵性時刻會發生。

當機器人勝過人類時

可能的情況之一是這樣的,弱小的人類僅僅是演化過程中被棄置的產物。演化的規律就是適應的物種興起,而不適應的物種則被取代;人類有可能在洗牌中被淘汰,最終進入動物園,讓我們所創造的機器人來觀賞我們。也許,那就是我們的命運:為超級機器人催生,讓它們把人類當成演化過程中的一個尷尬的原始角色。也許這就是人類的歷史角色──為我們的進化後繼者催生。依此觀點,我們的角色就是別成為他們的絆腳石。

侯世達向我透露,那也許是自然之道,但我們應當把這些超級智慧機器人當成我們的孩子,因為從某種意義來說,它們正是如此。他對我說:如果我們可以照顧自己的孩子,那麼,為什麼不能也照顧同樣是我們的孩子的智慧機器人?

漢斯.莫拉維克也曾想過,那種被我們的機器人遺棄的感覺:「……如果我們註定要傻傻地盯著我們超級聰明的後代,任憑它們以新發現的、我們也聽得懂的有趣兒語,來逗弄我們,生命已經失去意義。」

我們終於抵達命中註定的那一天。機器人比我們聰明,不僅是因為我們不再是地球上最聰明的物種,也因為我們的創造物能夠自行複製甚至比它們聰明的複製品。這支自我重製的機器人隊伍,將會不斷繁衍下一代的機器人,每一代都比前一代聰明。由於機器人理論上可以在很短期間內,製造出更加聰明的下一代機器人,這個程序最後會以指數爆發,直到它們因為無止境地想要變得更加聰明,而耗盡這個星球的資源。

另一種可能的情況,是這種變得更加聰明的貪婪欲求,最終會掠奪了整個星球的資源,使整個地球變成了一個電腦。有些人則想像,這些超級智慧機器人隨後射向太空,繼續去追尋更多的智能,直到它們抵達其他行星、星球和銀河,並將它們變成電腦。但由於行星、星球和銀河實在超乎想像的遙遠,也許這個電腦會改變物理定律,使它們貪婪的欲求快過光速,去消耗整個星球系統和銀河的資源。有些人甚至相信,機器人將會占領整個宇宙,使宇宙變為有智能。

這就是「奇點」。這個辭彙起源於相對論物理世界(我的本行),在其中,奇點代表一個引力無限大的點(沒有東西能從那裡脫離),例如黑洞。因為光本身無法脫離,那是一個我們視野所不及的地方。

《人類未來三部曲》套書-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人類未來三部曲》套書-立體書封(時報出版提供)

*作者為日裔美籍科學家,現為紐約市立大學理論物理學教授,也是國際公認的理論物理學權威。著作包括《穿梭超時空》、《平行宇宙》,以及近年來的《2050科幻大成真》、《離開太陽系:移民火星、超人類誕生到星際旅行,探索物理學家眼中的未來世界》等,本文選自《2100科技大未來》,與《2050科幻大成真》、《離開太陽系:移民火星、超人類誕生到星際旅行,探索物理學家眼中的未來世界》同為《人類未來三部曲》套書之一。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