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主政體下的決策者:《夢遊者》選摘(3)

2015-08-31 05:00

? 人氣

一戰前歐洲的君主們。前排中間英王喬治五世。前排左側西班牙的阿方索。前排右側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後排左一挪威國王哈康七世。後排左二保加利亞國王費迪南德。後排左三葡萄牙的曼努埃爾二世。後排右三德皇威廉二世。後排右二希臘國王喬治。後排右一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取自網路)

一戰前歐洲的君主們。前排中間英王喬治五世。前排左側西班牙的阿方索。前排右側丹麥國王弗雷德里克。後排左一挪威國王哈康七世。後排左二保加利亞國王費迪南德。後排左三葡萄牙的曼努埃爾二世。後排右三德皇威廉二世。後排右二希臘國王喬治。後排右一比利時國王阿爾貝一世。(取自網路)

二十世紀初歐洲盛行君主制。六大列強之中,有五個具有不同形式的的君主政體,只有法蘭西共和國是例外。巴爾幹半島新成立的民族國家,如希臘、塞爾維亞、蒙特內哥羅、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阿爾巴尼亞,全都是君主政體。但擁有快速巡邏艇、無線電報機和雪茄打火機的歐洲,卻仍然沿襲古老而輝煌的體制,將龐大且複雜的國家與人類生物學的奇異想法結合在一起。歐洲的行政官吏仍然將王權和王室視為施政重點。德國、奧匈帝國,以及俄國的大臣都是由皇帝欽點。三大帝國的皇帝都有無限制干涉媒體的權力。同樣的,他們對於軍隊都有統帥權。國家之間的溝通是以皇朝的體制來實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英德俄的3位表兄弟君王

戰前歐洲的君主體系代表人物是三位表兄弟:沙皇尼古拉二世、德皇威廉二世和英國國王喬治五世。對每位君主在其治理地區的影響力進行評估是很困難的一件事。英國、德國和俄國,分別代表三種不同的君主制。俄國的君主制是絕對獨裁,其議會和憲法對君主權力的限制十分微弱;愛德華七世和喬治五世代表的是立憲和議會君主制,他們沒有直接操控國家的權力;而德皇威廉二世則介於兩者之間。在德國,立憲和議會體制被嫁接到舊有的普魯士軍事君主制中,後者由於歷經國家的統一過程而被保留下來。但是統治架構的決定性因素並非在於君主施加的影響力,其他重要的因素還包括君主本人的決策能力和洞察力、大臣對異議的控制能力,以及君主與其政府之間能夠在多大程度上達成共識。

德皇威廉二世與英王喬治五世
德皇威廉二世與英王喬治五世

君主造成的重要影響中,最顯著的是外交政策隨時間而變動。負責一九○四至一九○七年外交改組的愛德華七世,對外交政策有很強的自我觀點,並且對自己能充分了解資訊很自豪。他的態度是帝國「沙文主義」的代表,例如,他很惱火自由黨反對一八七八至一八七九年的阿富汗戰爭,於是向殖民地行政負責人亨利.巴圖.費里爾爵士(Sir Henry BartleFrere)說:「在我們尚未完全擁有阿富汗之前,我是不會滿意的。」對一八九五年突襲川斯瓦共和國的消息,他欣喜若狂,他非常欣賞和支持塞西爾.羅德斯在其中發揮的作用,但是對德皇的「克魯格電報」卻十分惱怒。他成年後一直是堅定的反德人士,這種反德情緒部分來自他對母親維多利亞女王的反抗,他認為母親對普魯士過分友好,部分原因是他對不苟言笑的德國教師史督曼男爵BaronStockmar)的畏懼和憎恨,這位教師是維多利亞和亞伯特安排,目的是讓年輕的愛德華能夠熱衷學習並終身學習。一八六四年普魯士和丹麥爆發戰爭,對於這場戰爭,愛德華同情剛迎娶的新娘的丹麥親人。愛德華繼任後,成為以法蘭西斯.伯蒂為首的反德團體的重要擁護者。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