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柄谷行人閱讀李登輝的日本演講─兼評《帝國的結構》

2015-08-21 05:30

? 人氣

這些,就是中國的「帝國史學」之所以必須預設著「天下帝國的歷史同一性」(同義反覆)的基本理由。不過,依據這種「帝國的理由」而將中國史表現為同一帝國形態下王朝相續的歷史,就造成人們無法看到「帝國形態」的問題,反而無形中陷入「帝國拜物教」的奇妙狀態。認真地說,「帝國史學」是個矛盾的事物,因為作為意識形態的「華夏天下帝國」是沒有「歷史」的,是始終先於「歷史」或超越「歷史」的神秘本體。這也就使得人們忽略了,中國歷史上出現的帝國,在國家構造與治理技術上存在著明確的差別,模糊了它們各自獨特的「帝國危機傾向」,進而讓人更無法明暸這些相異的帝國構造如何引發了不同的「反帝國」趨勢。總之,淹沒了中國歷史深刻的斷裂和不連續性。缺乏對這些歷史脈絡的理解,人們就無法意識到,在中國傳統「帝國史學」中被當成是「黑暗時代」的列國共存時期,是如何構成了中國歷史不可輕忽的歷史時刻。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如果採取量化的數據來說明,依據某些中國學者自己的計算,即便以「能對前個王朝的疆域進行統治,且能維持中原地區的和平」的寬泛標準來衡量,中國歷史可被認為處於一體化帝國統治的年代,頂多約九百五十年。「永恆的帝國」的觀念,本身必然要預設著永恆的帝國歷史書寫。而這種帝國性的歷史書寫,不但是「帝國秩序」的象徵化機制,也更是培育「帝國心性」的主要載體。

從某個角度,我們可以說,不是帝國產生了帝國史學,而是帝國史學生成了「虛構的帝國」,而最後衍化出一個虛構與真實再也無法輕易區別的「帝國的世界」。一個空氣蛹,確實是可以變成一個世界。帝國史學家相信,如果改寫了過去,現在就勢必會改變;但帝國之外的人們知道,除非誠實地凝望過去,像改寫過去一般熱烈地改寫未來,就別無其他的路可走。

柄谷行人與其新作《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心靈工坊)
柄谷行人與其新作《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心靈工坊)

*作者曾任總統秘書室諮議、經建會主委秘書、青輔會研究委員、台灣企業社會責任協會秘書長。本文原刊想想論壇,授權轉載。風傳媒明日起選摘柄谷行人新作《帝國的結構:中心.周邊.亞周邊》(心靈工坊)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