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海峽兩岸的「以國家興亡為己任 」

2015-06-07 05:30

? 人氣

鄧小平題贈楊亨顯先生墨寶複本現存於大華科技大學圖書館。(許肇興攝)
鄧小平題贈楊亨顯先生墨寶複本現存於大華科技大學圖書館。(許肇興攝), 由 windsummer 發表

一九八三年,距蔣介石大去不遠。蔣氏付嗣遺訓,鄧小平當無不知之理。但從鄧氏不避不忌,題贈蔣氏遺墨聯詞來看,此舉恐亦另有深意。想是一以藉此向蔣介石頓首;一以向蔣經國致意。盼兩岸得以藉此另闢溝通渠道,或可以為將來兩岸和談鋪基奠石。當然此係筆者臆揣之詞,楊先生並未詳述鄧氏何以應承贈墨之緣由。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蔣、鄧那一代的中國知識分子,經歷過太多生命難以承載的國仇家恨,興復民族、揚我中華的情緒自然充滿胸臆。然亦因為民族的恥辱經驗強烈,重振國家榮耀的使命感也就特別炙熱。蔣氏聯詞殆可道盡那一輩革命運動者終身奉獻國家之衷,亦可自明置死生於度外之志。然而,亦因以國家興亡為己任,任何有礙國家安定、富強的雜音亂訊,如有必要,即便使出霹靂手段,亦須全數攘除,方得心安。蔣氏如此,鄧氏亦復如此;板蕩時如此,昇平之際亦復如此。

是故鄧氏在一九八九年以耄耋之齡,面對天安門廣場的學生民主運動,會拍板揮軍,武裝掃蕩。為了中國的強盛,為了堅持團結穩定之路,自己死生尚且置之度外,青年學子舉民主旗幟向老大哥要求改革,即為叛亂之舉。輾之、蕩之,何憚之有。顯然鄧氏將中國興亡視為一己之責,若旁人也想視國家興亡為己任,就成了陰謀推翻中國共產黨和現行政治制度的反動份子。環視紅朝諸酋,毛氏如此、鄧氏亦復如此。

鄧氏之去,已近二十載。如今中國,仍擎鄧氏所倡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大纛揮舞,並奉為指導方針。鄧氏推動經濟改革,堅持現代化建設,揭開大陸經濟發展之序幕。其於中國,誠然功業殊偉,然其揮兵入京、鎮壓民運之舉,致使中國民主倒退,致使無數天安門母親暗夜飲泣。這段歷史應如何評價?尚祈董狐、太史公輩,書之汗青。

*作者任教於大華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