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專訪張博樹:「六四」是中國政治思潮分水嶺

2015-06-01 13:34

? 人氣

BBC:在您看來,「六四」這個概念對當今中國的年輕人來說代表了什麼?為什麼有些人覺得它很重要,有些人覺得它不重要?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張博樹:這和黨國通過教育系統、宣傳系統有意識地抹殺這段歷史有直接關係。黨國當然知道這是一段不光彩的歷史,所以在之後四分之一個世紀裏,中國的傳媒、出版等所有跟意識形態或教育相關的系統裏,這件事都是被屏蔽的,即使講也是歪曲地講。

所 以「80後」、「90後」這一代年輕人談起「六四」這段歷史的時候,有很多是不清楚的——有些人甚至不知道趙紫陽是誰。我在哥大教過的學生就有這樣的情 況,儘管他們都是很優秀的學生。想想看,30年不到的歷史就已經成為斷層,成為記憶中、知識中不再存在的東西,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張博樹:想想看,30年不到的歷史就已經成為斷層……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張博樹:想想看,30年不到的歷史就已經成為斷層……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

BBC:你覺得今天的香港年輕人看待「六四」歷史的方式是不是發生了一些改變?

張博樹:據 我的觀察,香港的年輕人對於「六四」一直是有很重的心結的。今年我知道情況有一些變化,首先是和去年的「雨傘革命」有關——最後抗爭的結果確實不理想。這 種情況會促使香港一部分學生對大陸北京當局乃至於內地這樣一個巨大的存在產生某種抗拒感,香港本土化的意識比過去更強烈了,甚至出現了某種意義上的獨立意 識。

在這個背景下,大概有些香港的年輕人覺得「大陸的事情跟我沒關係了」,當中也包括大陸曾經發生過的「六四」。

我覺得這個反應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個人的看法是,其實香港未來民主事業的推進仍然是和中國內地的民主化息息相關的。如果說中國作為一個整體的民主問題解決不了,那麼香港自身的真正民主也很難實現。

BBC:我們看到的另一個現象是,政治思潮在互聯網上的傳播在以轉發、評論等方式聚集後,似乎不像理性學術研究那樣具有豐富性,而更多地產生非此即彼的分化,但它又恰恰是傳播最快最廣的工具。你怎麼看待互聯網對思潮的啟發、傳播等方面的作用?

張博樹:我 們得承認互聯網是現代專制主義的「剋星」,這在30年前大概想像不到,但現在它在傳播思想自由方面的巨大作用已經非常明顯了。而黨國也意識到互聯網對一個 專制政權的威脅,所以這些年來黨國在如何加強互聯網時代的思想監控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公民維權與新極權在互聯網時代正在進行博弈。

至 於網絡聲音非黑即白,網絡思想相對簡單化、兩極化的現象,我覺得首先是過去多年的黨國教育造成的——這種「教育」從來都是非黑即白的階級鬥爭式思維,它的 特點是簡單的二元對立,沒有過程,沒有多樣性,喜歡扣帽子、打棍子,思考方式是典型的極權主義式思維,不是現代民主社會的思維。它在網絡上表現得尤其明顯 ——作為一個民族來講,我認為這是很不成熟的表現。

張博樹:香港未來民主事業的推進仍與中國內地民主化息息相關。
張博樹:香港未來民主事業的推進仍與中國內地民主化息息相關。

BBC:那你又怎麼看待如今有部分人「逢中必反」的現象?

張博樹:這 個也就是我剛才說的問題:有些年輕人思考問題比較簡單化,當他們看到抗爭被打壓了,會簡單地理解成這是「中國」造成的。實際上「中國」是一個太籠統的概 念。我在我的新書裏就強調,我們必須區分中國作為「民族國家」和中國作為「黨國」,這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黨國」是指中國現存的專制政體,是中國共產黨壟 斷公權力的政治體制,是它打壓了「雨傘革命」。

而「中國」是我們共有的家園,作為炎黃子孫,我們對這個家園有一份共同的愛、共同的眷戀。如 果我們的年輕人能把這幾層意思區分開的話,他就應該發現,真正應該批評和反對是這樣的一個政府,這樣一個政治體制,「逢中必反」則是把這兩者混淆了。我們 現在說,我們是反對共產黨的極權統治,但同時,我們是愛國者。

所謂「逢中必反」的現象可能來自香港一部分年輕人的一種認知。如果我們要給它一個診斷的話,就是它把黨國和中國作為一個國家或者大家共有的家園,給混在一起了。

(撰稿:列爾 責編:李文/葉靖斯)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