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熱潮大爆發,資訊科系真香?康乃爾高材生不同意:找到工作就做,因為下個工作不知在哪裡

2024-05-23 17:37

? 人氣

NVIDIA、輝達、晶片、半導體(攝影/郭家宏)

NVIDIA、輝達、晶片、半導體(攝影/郭家宏)

當全球陷入通膨危機,《紐約時報》去年底還在擔心「人文學科能否撐得過預算削減的考驗」,沒想到在AI風潮大熱之際,《華爾街日報》如今竟發出警告:資訊科系的畢業生「工作也不好找」。

《紐時》去年11月在報導人文科系的艱難處境時,赤裸裸地指出「經濟學家與憂心忡忡的家長多年來一直在爭論一個問題:文科學位是否物有所值,現在爭論似乎已經結束,答案是No」。包括法語、德語、美國研究與女性研究等領域,甚至面臨從大學裡消失的命運。密西西比州審計部的報告甚至建議州政府加大對工程和商業領域的大學科系的補助力道,減少對人文學科的撥款。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該州審計部的官員懷特(Shad White)對《紐時》表示,人文科系畢業生的收入較低,也不太可能留在密西西比州。以人類學為例,60%的畢業生都會到別州謀生。除了州政府的審計官員,事實上有越來越多大學考慮廢掉藝術史、美國研究等科系,因為他們的畢業生往往並未應用自己的專業,而是轉向其他更好找工作的領域。包括西維吉尼亞大學、阿拉斯加大學、東肯塔基大學、北達科他州立大學、愛荷華州立大學和堪薩斯大學,都正在削減人文領域的教授員額。

以俄亥俄州擁有兩萬名學生的邁阿密大學為例,他們的電腦科學系有600名學生、金融系有1400名學生、行銷系有1200名學生、護理系有近700名學生,但包括法語、德語、美國研究、藝術史、古典研究和宗教等18個人文科系的在校學生卻都不到35人。邁阿密大學的校方正在評估,要拿這些科系怎麼辦,教務長穆倫尼克斯(Elizabeth Reitz Mullenix)也直言「人文學院確實面臨生存危機」。

在這個AI科技大爆發的時代,唸資訊科系的出路總比人文學科好得多吧。不過《華爾街日報》在最近的報導也指出,資訊科系的畢業生同樣面臨工作危機。即使電腦科學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熱門,這個領域的畢業生卻發現找工作比想像中難的多。這是因為曾積極擴張的科技巨頭對基層員工的需求已經趨緩,資訊相關學位不再是科技業高收入工作的通行證,許多人更煩惱AI的快速發展將對程式設計師的工作造成衝擊。

以招聘網站Indeed上的工作為例,作為資訊相關科系畢業生的代表性工作—軟體開發職位就比新冠疫情前減少了30%。糟糕的是,美國主修電腦與資訊科學的學生人數在5年內暴增40%,2023年已超過60萬人。根據美國教育部的數據,2021年資訊科系的大學畢業生突破10萬人,比10年前成長了140%。美國天主教大學的22歲畢業生瑞塞特(Ben Riesett)就抱怨:「當我告訴別人我學的是電腦科學,他們總是說『你真幸運,你會賺很多錢,可以做任何你喜歡的事』,但事實是,你根本不可能被錄用。」

瑞塞特對《華爾街日報》表示,他過去聽說業界需要大量的資訊人才,但如今的現實卻是他申請了全美各地的初級職位,卻只收到了幾份回覆,他的同學都是透過朋友家人才能找到工作。科羅拉多大學博爾德分校的大三生艾佛納(Pierce Avner)表示,他去年投了數百份實習申請,大多數都沒有得到回覆,在少數回覆中,還有很多是15秒到一分鐘之內就回覆的拒絕通知。

《華爾街日報》指出,頂尖大學的電腦科系畢業生當然還是找得到工作,年薪大約在7萬5千美元(約合新台幣240萬)左右,不過他們現在也不一定進得了臉書或者是谷歌。CompTIA的首席研究員賀伯特(Tim Herbert)表示:應屆畢業生可能需要調整他們對於薪資、福利、與理想公司的期望值。他強調大型科技公司雖然正在招聘與AI相關的職位,但大部分工作都需要豐富的經驗,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恐怕不符需求。

美國勞工部的數據顯示,在過去18個軟體出版商的工作機會並未明顯變動,學生就業平台Handshake上的科技公司職務去年同期下降了30%。康乃爾大學資訊科學的大三生拉曼(Jarin Rahman)表示,她一直以為自己在大型科技公司工作,但是她去年在大型科技公司實習的學長學姊,最後有許多人都沒有拿到聘用邀請。拉曼說,科技行業目前並沒有她所想的那麼穩定,因此她決定另謀出路,這個暑假要到一家房地產投資管理公司實習。身為家族裡第一個念大學的成員,拉曼說:「這讓我壓力很大,因為我知道我必須想辦法養家糊口。」

在北卡羅萊納大學電腦科學系負責畢業生職涯發展的強森(Stephanie Johnson)對《華爾街日報》說,該系學生平均要申請150份以上的工作,其中有許多人到了第二年的春天還在等待offer。強森說,不過幾年前,該系畢業生只要投20到40份履歷就能在當年的秋天找到工作。如今有許多學生找到的工作並非科技公司,而是其他領域企業的資訊人員,像是有兩個學生甚至拒絕了大型科技公司的職位:一個去了銀行,另一個則是去了一家零售商。一名康乃爾大學的大三生說,同學們的想法都是,如果能找到工作,即使不喜歡也要接受,因為不知道還能不能找到其他工作。

本篇文章共 2 人贊助,累積贊助金額 $ 90

喜歡這篇文章嗎?

國際中心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