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加坡模式」繼續偉大?新總理黃循財將傾聽多元聲音、完善社會安全網

2024-05-15 17:37

? 人氣

據《日經亞洲》報導,黃循財希望解決不平等和社會流動性的問題,也計劃通過加強社會安全網來應對生活成本的上升。雖然新加坡長期推崇自力更生的觀念,但黃循財表示,在當今快速變化的世界,新加坡的精英制度仍然「過於狹隘」。他指出:「許多新加坡人從小就感到被困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壓力很大,必須取得最佳成績,進入最好的學校,才能進入最好的大學。」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新加坡風險評估及研究諮詢公司「百年亞洲顧問政策諮詢集團」(Centennial Asia Advisors)的首席執行官巴斯卡蘭(Manu Bhaskaran),黃循財一直強調建立更強大的社會安全網絡,他承諾實施一項針對非自願失業勞工的臨時財務支持計劃,這是一個「重大轉變」。

新加坡過去一直抵制此類福利,而選擇就業激勵和薪資支持來促進公民找到方法營生。該國有聲音認為,失業補助會降低失業者尋找新工作的動力,並導致他們故意花更長時間找工作。然而,黃循財表示,考慮到經濟變化和動盪局勢,政府從去年開始改變這樣的思維。

新加坡樟宜碼頭一景。(美聯社)
新加坡樟宜碼頭一景。(美聯社)

在國際關係方面,巴斯卡蘭表示,新政府將進一步擴大與鄰國馬來西亞的經濟合作。兩國將在靠近新加坡北部的馬來西亞南部柔佛州合作開展項目。另外,黃循財與李顯龍剛在4月下旬訪問印尼,與現任總統佐科威(Joko "Jokowi" Widodo)和總統當選人普拉伯沃(Prabowo Subianto)會面,鞏固了與另一個重要鄰國的關係。

然而,該國的經濟可能受到美中地緣政治的影響,半導體製造尤其是星國經濟發展的重點之一。《經濟學人》指出,若西方與中國之間全面脫鉤將使新加坡經濟縮水10%。另外,新加坡正投資750億美元應對氣候變遷挑戰。該國的人均碳排放量居高不下,約有20%土地是填海造地而來,許多水源都依賴進口。作為一個地勢較低的島嶼,還面臨著海平面上升的風險。

公民對政治格局多元化的期望

在國內政治方面,執政黨人民行動黨(PAP)希望在新領袖的領導下,鞏固其「一黨獨大」的地位。人民行動黨在2020年的選舉中贏得89%席位、61.24%的選票,但得票率低於之前的69.9%。下一次大選最晚將於2025年11月舉行。黃循財承認,越來越多選民希望在國會中聽到更多反對黨的聲音,增加制衡,「我們必須理解,民眾希望有更多反對黨(席位),這本質上是希望不同觀點能被聽見。」

新加坡經常進行選區調整,並實行獨特的「集選區」制度,有些批評者認為這兩種作法使人民行動黨得以維持數十年一黨專制。根據「集選區」制度,如果一個選區應選名額有5人,則各政黨都必須組成一組由5人組成的候選人團參選。選民在投票時只能選擇一組候選人團,而只要一組候選人獲得相對多數,就能贏得該選區的全部席位。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左二)。(美聯社)
新加坡副總理兼財政部長黃循財(左二)。(美聯社)

黃循財接任總理之際,選舉制度並未出現根本性的變化,然而,關鍵問題在於新領導人是否願意根據公民對政治參與變革的期望來調整制度。新加坡管理大學法學院副教授陳慶文(Eugene Tan)告訴《日經亞洲》,在新政府上任後,年輕選民將繼續尋求更加多元和競爭性的政治格局。

陳慶文說:「黃循財能否有效應對這種政治變革的節奏是關鍵所在。如果他無法掌握節奏,反而被牽著走,那麼我認為他的掌權能力將會受到削弱。」

喜歡這篇文章嗎?

蔡娪嫣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