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森林遇到熊或男人?調查揭「大多女性寧願選熊」 社群掀議論

2024-05-04 14:31

? 人氣

關於「在森林中遇到了男人或熊」議題,近期在社群上掀起討論。(資料照示意/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

關於「在森林中遇到了男人或熊」議題,近期在社群上掀起討論。(資料照示意/台灣黑熊保育協會提供)

近日有一關於「bear or man」的性別議題受到關注。有網紅在街頭詢問路人:「在森林中遇到熊或男人,你會選擇何者?」此調查中多數女性和有女兒的男性,選擇了「熊」,這選擇反映出社會對性騷擾和性犯罪的擔憂,也在各大社群平台引起網友議論。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森林遇到男人或熊?

有網紅上街頭詢問路人「在森林遇到熊或男人,會選擇何者」,部分女性以及部分有女兒的男性則回應「熊」。此一性別議題在各大社群平台掀起討論,有論點解釋此現象,是因為過往一些男性性騷擾、性犯罪事件發生,因此某些男性會被視為危險對象(在此並非指涉所有男性),因此有人認為在「女性獨自在森林」的情境中,不如選熊。

threads上掀討論

此討論也延燒到threads,有人認為:「不論是否對象為男性,在不安全的森林遇到不知哪來的陌生人,都是比遇到熊還可怕」、「多數男性考量的是最終能不能活下來,傾向選擇一個力量差距小的,重點放在生死,但多數女性選擇時恐懼會向各方面發散,除了死還有被侵犯,甚至倖存後各種社會性的二度傷害與不完美受害人質疑,答題者的角度影響他們怎麼看待問題」、「這題的重點根本不是在森林、熊還是生存,而是為什麼多數女性在遇到男人與熊之間,寧願選擇後者」。

不過也有人認為,這個討論設定本身就是個假議題,「哪有人可以在無法控制環境下選擇自己遇到什麼」,再者,「女人想選擇什麼是她們的自由意志,無論選擇哪個,結果都要她們自己承擔」。

對此,作家李屏瑤也發文表示,最近引發熱烈討論「熊或男人」的話題,讓他想起2020年的電影《美好未來 The World to Come》,電影中主角們面臨艱險環境,女人在暴風雪裡幾乎要凍僵,好不容易找到可以躲避的小屋,但她發現屋內有2個男人,雖然外面有容易致命暴風雪肆虐,但她仍選擇走出棲身處,在「暴風雪與男人」之間選擇暴風雪。

對此,網友回應:「背後隱含的意義真是令人難過」、「可以換個問法,問生理男性,『若女性伴侶在森林裡,遇到男人或熊,你選哪一個』」、「洪水猛獸都比不上性侵犯給女人的傷害」。

野外遇到熊「這樣做」才能保命

在這串討論中,「在森林遇到熊」僅是一種比喻,不過究竟在現實生活真的遇到熊該怎麼辦?

玉山國家公園曾在其官網說明,在台灣一個人在野外遇到臺灣黑熊的機率很低,除了目前數量稀少之外,牠們習性機警且隱蔽,具有靈敏的嗅覺,加上不差的聽覺,一旦察覺人的存在後,大多會採取趨避的反應,離開現場。

玉山國家公園指出,若看到黑熊,應保持冷靜、安靜,且儘速離開現場;若遇見熊或是熊跡,應就近通報管理單位,或是上網填寫通報紀錄。

也有網友在threads科普,比起美國的棕熊,台灣黑熊體型較小,生性謹慎、愛清潔、有禮貌,至今幾乎沒有主動攻擊人的紀錄。因此在野外遇到熊,只要保持冷靜,不要轉身逃跑,熊通常遠遠看一看、打招呼就會離開。

該網友提醒,千萬別裝死,熊會食腐,裝死的話會看起來跟「放在門口的外送沒兩樣」;也千萬別爬樹,因為熊通常比你會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