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人權博物館增建工程啟動 完備典藏、展示空間提升整體功能

2024-04-19 09:27

? 人氣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模擬圖。(圖/文化部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模擬圖。(圖/文化部提供)

文化部所屬國家人權博物館辦理「國家人權博物館(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修增建工程」18日舉行開工祈福儀式,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文化部長史哲、國家人權博物館館長洪世芳、政治受難者關懷團體(協會)代表、政治受難者前輩蔡寬裕、張則周、政治受難者家屬楊璧如(前輩蔡焜霖夫人)等出席開工典禮,並邀請十鼓擊樂團現場演出,以樂音響應工程的順利圓滿。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動土儀式,左起楊璧如女兒及楊璧如(蔡焜霖前輩夫人)、人權館館長洪世芳、文化部長史哲、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蔡寬裕前輩及其家屬、陳中統理事長。(圖/文化部提供)
人權館展示典藏大樓動土儀式,左起楊璧如女兒及楊璧如(蔡焜霖前輩夫人)、人權館館長洪世芳、文化部長史哲、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蔡寬裕前輩及其家屬、陳中統理事長。(圖/文化部提供)

景美紀念園區為現地保留型博物館,由於園區建築均為歷史建築,博物館所需的展示、專業典藏及公共服務空間不足,此次工程將修建地上3層既有建築,增建地下3層、地上3層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並整合建築週邊景觀,讓人權博物館在保存歷史與記憶外,具備更周全的博物館功能,以持續傳遞及宣揚人權價值。展示典藏大樓竣工後,將完備人權館在文物典藏、展示及公共服務的空間需求,提升博物館整體功能,工程預計2028年6月完工。

祭拜祈福儀式,前排左起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文化部長史哲。(圖/文化部提供)
國家人權博物館展示典藏大樓修增建工程祭拜祈福儀式,前排左起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文化部長史哲。(圖/文化部提供)

行政院政務委員羅秉成表示,轉型正義工程是遠比今日的大樓修增建更為艱鉅的挑戰。羅秉成指出,轉型正義的工程涵蓋時間與空間的記憶及教育三部分。其中,時間是最大的挑戰,如果不努力作為,時間一旦消逝,轉型正義就會跟著被社會遺忘。因此,行政院在今日宣布519為白色恐怖記憶日,為的就是不讓社會遺忘這段歷史。

羅秉成提到,空間記憶的工程,例如不義遺址標示牌的設置,必須以創意的方式進行,融入在生活周遭,方便民眾接觸與認識。同時,教育的工程也相當重要,而轉型正義入法正是起了定錨作用,讓社會體認到正義的價值也是法律的規範,並讓行政體系必須有所作為,而非消極空置。期待在轉型正義的陽光底下,過往機關在威權時期各種的黑歷史能被照見,讓社會上得以反省改正。政府願意接受各界的批評指教,因為這是開放民主社會必有的條件,也是臺灣民主繼續向前的重要條件。

文化部長史哲表示,去年6月接到蔡焜霖前輩代表受難者及家屬的一封信,信中寫道,「時間一直過,究竟何時才能看見人權館最核心的展示典藏大樓」,令自己非常感慨,「這個工程難的不是技術,而在意見的整合,我們不能讓前輩犧牲換來的民主自由,卻無法解決現有的問題」,因此,更下定決心請人權館一定要加強溝通的工作,務必讓工程能夠繼續。

史哲指出,「對比轉型正義這個大工程,展示典藏大樓雖然是個小工程,但代表的是博物館的核心工作」,一個沒有典藏的博物館,有形的物件就不能被留存,也不能稱為博物館,更無法對抗時間。唯有透過典藏、展示、研究,並且將一切推廣給這一代、下一代的所有臺灣人知道,才能真正打贏這場對抗時間、記憶的戰爭。史哲表示,能在行政院宣布519為白色恐怖記憶日的今天,辦理人權館展示典藏大樓修增建工程的開工,特別別具意義,「現在不僅是對抗時間,也考驗意志,轉型正義的工程或許仍有做得不夠之處,但期待這個大工程,能在許多小工程建立的基礎上,腳踏實地的往前進」。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