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謙專欄:成功預言俄羅斯侵略的米爾斯海默,為何認定「烏克蘭已經輸了」

2024-02-27 06:10

? 人氣

2023年5月15日,烏克蘭士兵在頓內次克的巴赫穆特附近攻擊俄軍陣地。(美聯社)

2023年5月15日,烏克蘭士兵在頓內次克的巴赫穆特附近攻擊俄軍陣地。(美聯社)

曾在《大國政治的悲劇》(The Tragedy of Great Power Politics)一書提出「攻勢現實主義」,認為大國為了安全與生存,必定會採取積極甚至是侵略性行動,藉由擴張與擴充權力來確保國家利益,並在烏克蘭戰爭在2022年全面爆發前,便準確預言「俄羅斯必定對烏克蘭動手」的著名學者約翰・米爾斯海默(John Mearsheimer),日前在美國的公共廣播電視公司(Public Broadcasting Service)再次談到烏克蘭戰爭,不過他的看法是「烏克蘭已經輸了」。

《大國政治》背後的世界觀

《大國政治的悲劇》雖然已經是一本「老書」(2001年出版),不過談到國際關係理論的現實主義,這本書依然是無庸置疑的經典。米爾斯海默去年11月在一個Podcast節目上,也再一次(距離該書出版已經22年!)親自闡述《大國政治的悲劇》的理論預設或者說世界觀:他說現實主義討論的是國家之間關係、是一種關於「國家如何相互作用的理論」。米爾斯海默認為國家對於權力平衡、尤其是最大限度地控制權力深感興趣,因為在國際關係裡沒有最高權威(類似哲學家霍布斯所說的「自然狀態」),因此只有搞清楚保護自己的最佳策略才能確本安全與生存。在米爾斯海默看來,在沒有人主持秩序的情況下,保護自己的最好方法就是變得強大、或者說盡可能擁有更多的權力。

至於所謂「權力」,在米爾斯海默的語境中「很大程度上是物質因素的函數」,兩個關鍵的要素則是人口規模和財富。在他看來,這兩個要素正是美國強大的原因,中國在某些情況下雖然被認為晉升大國之列,但它的財富規模尚待努力、僅有人口規模確實傲視世界。在擁有大量人口與財富之後,如果一個國家關心生存,接下來就會建立一支龐大的軍隊。米爾斯海默認為,所有國家都明白這一點,才會不遺餘力地變得強大——美國亦然、中國亦然。因此「如果我是中國,我會想要如同美國統治西半球那樣統治亞洲。如果他們不這樣做,那就太蠢了」。

烏克蘭雖然有五分之一的領土遭到俄軍佔領,但這也意味著烏克蘭仍保有原來五分之四的國土,並在西方的支援下繼續與俄羅斯奮戰,為何名滿天下的現實主義大師會如此悲觀呢?米爾斯海默認為,當這場衝突進入了消耗戰階段,俄羅斯在軍事動員能力與彈藥儲備方面都遠勝烏克蘭,戰爭的最後結果也就不言而喻。這些消耗戰中真正重要的指標(包括俄軍在砲兵方面擁有10比1的優勢,人口只有俄羅斯五分之一的烏克蘭,也不可能動員他們所宣稱的50萬大軍),才是勝負真正的關鍵。

2023年7月7日,烏克蘭砲兵在攻擊俄羅斯陣地時摔倒。(美聯社)
2023年7月7日,烏克蘭砲兵在攻擊俄羅斯陣地時摔倒。(美聯社)

雖然許多人認為烏克蘭還有西方國家撐腰,但米爾斯海默認為俄烏兩軍的火力差距現在還是如此之大,這不是因為西方給的不夠快,而是西方已經沒有可以交給烏克蘭的軍事儲備,而其軍事工業也來不及生產;至於烏克蘭所宣稱的「50萬」動員目標,光從烏克蘭軍隊目前高達43歲的平均年齡來看,就知道這一點不可能達成,他認為烏克蘭嚴重的逃兵問題是其兵力捉襟見肘的主因。加上去年夏天的烏克蘭大反攻未能取得預期戰果,米爾斯海默甚至稱其為「巨大的失敗」,因此「沒有理由認為烏克蘭可以贏得對俄羅斯的戰爭,因為力量的天秤已經持續朝著有利於俄羅斯的方向轉變」。

喜歡這篇文章嗎?

李忠謙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