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子夭折率高都是被毒死?宮女出身低微任人打罵?揭《延禧》、《如懿》沒演的歷史真相

2018-09-18 17:06

? 人氣

近來《延禧攻略》、《如懿傳》熱播,再度引發「宮鬥劇」追劇熱潮。後宮嬪妃們勾心鬥角、陰謀算計的劇情十分引人入勝,而賞巴掌、凌辱、下毒流產等灑狗血寫橋段也讓人拍案叫絕。但這兩部劇也剛好都在二百多年前的乾隆時期,也許有些觀眾會對劇中的時代背景、制度,及人物關係有些「霧煞煞」,這裡就為讀者簡單介紹一些清朝的歷史小知識!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1.清朝皇帝的后妃究竟分幾個等級?

清朝的后妃總共分為8個等級,其中前段班有人數限制,皇后(1人)、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圖/Liqin Xu @flickr)
清朝的后妃總共分為8個等級,其中前段班有人數限制,皇后(1人)、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圖/Liqin Xu @flickr

清朝的后妃總共分為8個等級,其中前段班有人數限制,皇后(1人)、皇貴妃(1人)、貴妃(2人)、妃(4人)、嬪(6人),其餘後段班的貴人、常在、答應並沒有人數限制,皇帝愛封就封。而各朝后妃人數則沒有一定的標準,像是康熙皇帝有紀錄的后妃多達六七十人,低階的大、小答應更多達兩百人,但到了清末光緒帝,後宮僅有一后兩妃。

但為何有人偏偏可以一開始就成為皇后、貴妃,有人卻要從貴人、答應往上爬呢?其實這跟出身有非常大的關係,以劇中的乾隆朝時期來說,皇后、貴妃、妃多半來自滿州、蒙古的八旗貴族。而來自朝中重臣、高官家的女子,多半也都有「嬪」的等級,但若是一般小官的女兒或是宮女,沒什麼身分地位的,就只能從下往上爬。而升遷的方法不外乎得寵、生小孩,或者是娘家在朝中的官員立了大功,都有可能有升級的機會,不然就是等死後追封。

2.皇帝的小孩夭折率高,真是死於後宮鬥爭?

這些皇子們是否真死於宮鬥陷害不得而知,但或許與清朝皇帝通常很早就開始有了性生活有關。(示意圖/pakutaso)
這些皇子們是否真死於宮鬥陷害不得而知,但或許與清朝皇帝通常很早就開始有了性生活有關。(示意圖/pakutaso

在《延禧》、《如懿》等宮鬥劇中,害人流產、謀殺子嗣簡直有千百種方法,而在史實上,清朝皇帝子女中能活到成年也的確是難能可貴,像是雍正皇帝14個孩子有9個夭折,乾隆皇帝27個子女,年幼早夭的有12個,比他晚離世的只有5個。

這些皇子們是否真死於宮鬥陷害不得而知,但或許與清朝皇帝通常很早就開始有了性生活有關。中國人講究「早生貴子」,康熙14歲當爸爸,雍正16歲就生下長女,乾隆則是17歲生下第一個皇子,而妃子的年紀通常也與小皇帝的年紀相仿。

試想看看14、15歲,還只是國高中的年紀就懷孕,依照現代的醫學角度來看,小媽媽還在青春期,子宮雖已經能受孕,但其實還沒發育完全,而正在成長期的身體也還要提供大量的養給胎兒,如此一來可能會對孕婦的健康及胎兒造成影響。而那個時代對於處理難產的技術也不若現在發達,以前常說「生得過雞酒香,生不過四塊板(進棺材)」,懷孕、生產本來就是一件十分艱難的事情。也許在清朝真的有發生過陷害皇子的事件,但若是因為意外而活不了、長不大,也不無可能。

3.什麼是八旗、包衣出身?

「八旗」包括了正黃旗、正紅旗、正藍旗、正白旗、鑲黃旗、鑲紅旗、鑲藍旗、鑲白旗。(圖/ 星小宇 @flickr)
「八旗」包括了正黃旗、正紅旗、正藍旗、正白旗、鑲黃旗、鑲紅旗、鑲藍旗、鑲白旗。(圖/ 星小宇 @flickr

在清朝宮廷戲中,常常看聽見裡面的角色報上自己的旗籍,而「八旗」體系可以說是清朝統治的根本,包括政治、軍事,甚至官品位階等都與它息息相關。包括了正黃旗、正紅旗、正藍旗、正白旗、鑲黃旗、鑲紅旗、鑲藍旗、鑲白旗。「八旗」間也並非地位相等,滿洲八旗因統屬不同,地位不同,可分為二等,分別是:天子親領的鑲黃、正黃、正白為上三旗,其餘為下五旗。

喜歡這篇文章嗎?

陳毅龍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