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台灣總統大選》接受《經濟學人》專訪 「戰貓」蕭美琴談兩岸、台美關係

2023-12-14 15:00

? 人氣

蕭美琴向《經濟學人》強調,不認為挺台有分不同陣營,直言在美國不論是跨黨派或不同觀點,都是強烈認同台灣不應孤立無援,而我國當前遇到的壓力已成全球議題,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國際夥伴數次接觸中表明這點,重申台海和平穩定是全球繁榮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這是華府廣泛認同的觀點」。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蕭美琴坦言,或許表達挺台的作法不同,但支持確實存在,「我們最終要在心中保有持續的目標」,即必須保持這樣的夥伴關係,強化台灣和讓台灣變得更有韌性應對壓力。談到安全部分,蕭美琴說,首先要提升自身能力,還有強化大眾防衛意願,必須在期待他人援助前,有很強的大眾防衛意願。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圖)獲正式邀請,出席美國總統拜登就職典禮。(翻攝自中華民國駐美國文化經濟代表處網站)
台灣駐美代表蕭美琴獲正式邀請出席美國總統拜登就職典禮。(翻攝駐美國經濟文化代表處網站)

不讓台灣成美國分歧議題

蕭美琴稱,再者是與美國的關係,而美國國會制定的《台灣關係法》提供美國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空間。她提到,過去數十年的軍售都是好幾年宣布一次,且是多項綁在一起,可是現在已是定期、及時審視我國的需求及要求,而總統撥款權與外國軍事融資都是補足已強健的防衛夥伴關係新工具。

被問及共和黨的美國前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可能再次入主白宮,蕭美琴強調,過去數十年來,可看到不同執政黨政府在政策上有些長期一致性,而《台灣關係法》正是基礎,「不論誰在美國下次大選中勝出,我們都必須試著延續這個非常重要且強健的夥伴關係」。

蕭美琴表示,不涉入美國政治是駐美期間工作原則之一,提到確立核心價值及利益,讓這段關係變得重要、持續強化民主制度,以及不讓台灣成為美國政黨陷入分歧的議題,有助於維繫長期和強健的台美夥伴關係。她亦稱,台灣安全是其人民優先利益,但也是全球安全利益。

蕭美琴告訴《經濟學人》,擔任駐美代表時可為國家做許多事,不用涉入每天的政治爭吵,雖然政治競爭是民主必要的一部分,但當精力都消耗在不具建設性的公共政策領域時,會想要有更多空間為自己的國家做有建設性的事情。她坦言,這是猶豫要不要參選的因素,「現在我回來了,我決心要勝選。我很有自信我們是能贏得選舉的最佳候選人組合」。

喜歡這篇文章嗎?

簡恒宇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