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國豪觀點:藍白合不用民調,然後呢?

2023-11-03 06:30

? 人氣

侯友宜撂話,本周五就是最後談判期限,過了就什麼都不用再談。(資料照,陳昱凱攝)

侯友宜撂話,本周五就是最後談判期限,過了就什麼都不用再談。(資料照,陳昱凱攝)

藍白合會成嗎?相信這是不少希望在明年1月13日看到政黨輪替的選民等待答案已久的問題。然而從10月14日金溥聰、黃珊珊的會前會,到10月30日朱立倫與柯文哲的黨對黨會談,到10月31日朱、柯、侯三人密會,雙方雖一再強調「堆疊善意」,也達成「四項共識」,但對於最關鍵的總統副總統人選與產生方式,依據沒有共識,侯柯對總統人選產出方式,各持己見。朱立倫希望盡速再會,柯文哲1日卻說,國民黨應提出明確方案,否則沒有下次見面的必要;而侯友宜也撂話,周五就是最後談判期限,過了就什麼都不用再談。藍白合不合,進入談判最緊繃階段,最晚本週攤牌。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其實包括雙方陣營及支持者都很清楚,只要藍白兩組人單獨參選,兩個人都一定落選,更嚴重的更可能引發藍白陣營支持者「票投不下去」,而不去投票就會害到區域立委,國民黨立委席次可能低於目前37席,郭正亮認為這就是單一選區的懲罰效應,如果柯跟侯分開選,賴清德與民進黨支持度就一面倒。如果真是這樣2024年後民進黨會放過國民黨與民眾黨嗎?屆時兩黨恐怕只能走向崩解甚至團滅。

原本柯文哲堅持侯、柯兩人不一定要在同一張選票上,日前柯文哲也已經鬆口表示,若有公平且雙方可接受的辦法就可以。那麼目前雙方最大歧見就在於正副總統產生方式。目前侯仍堅持採用民主初選,強調「不再堅持舊有合作方式」;而柯文哲仍希望採用全民調決定總統人選。

20231102-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2日出席競選總部成立開箱記者會。(顏麟宇攝)
針對正副總統產生方式,柯文哲仍希望採用全民調來決定。(資料照,顏麟宇攝)

衡諸世界各國民意代表提名制度大致分為集中制與分權制兩大類。若政黨提名的權力集中在政黨領袖或少數政治精英手中,則是集中制;若由全體黨員民主選舉產生,則為分權制。以台灣情況而言,早期國、民兩黨均採用集中制,之後民進黨改採黨員投票開始走向分權制,而後國民黨也隨之跟進。

然而以民調決定政黨提名人選雖在台灣行之多年,但在其他國家並不多見,但台灣主要兩大政黨採用民調決定公職人員提名人選也是經過多年摸索調整的結果。民進黨早期也是以黨員初選決定提名人選,後來改採民意調查主要原因就是有鑑於黨員初選帶來「人頭黨員」與「口袋黨員」對初選帶來的扭曲與選風敗壞,同時也可以縮短黨意與民意的落差。

而侯友宜堅持的「全民初選」雖然在美國行之多年,但就是在台灣實行時出現諸多弊端,所以當初民國兩黨放棄初選改採民調。況且目前距離登記時間僅有20多天,舉辦初選絕對來不及。

由於登記時間迫在眉睫,考量上述全民初選的弊端及時間的壓力,如果不用全民調決定人選,請問要用什麼方式決定?侯友宜提出「不再堅持舊有合作方式」又是什麼?擲骰子或博筊嗎?不論用何種方式必須要能說服對方及其支持者的認同與接受。如果沒有客觀、公平、公開、公正的方式,要侯柯其中一人屈居副手恐怕都很困難,彼此的支持者就更難接受了。

侯陣營不願接受全民調理由並不難懂,從5月17日接受提名後,侯友宜民調始終落後。但近期在韓國瑜的加持下,國民黨的支持者已經逐漸歸隊;如果擔心年輕支持者偏向柯文哲,那麼反之年長支持者就是侯友宜的鐵票,侯陣營又何須擔心;再則如果透過市話與手機民調比例的調整,民調結果未必對柯文哲全然有利,侯友宜根本不用看輕自己。其實如果侯友宜能勇敢接受全民調方式,或許會有更多年輕支持者認為侯友宜有勇氣,有更多年長者認為侯友宜受委屈,民調中超越柯文哲的機率並不低。

20231101-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1日出席全國長照後援會成立大會。(陳昱凱攝)
筆者表示,侯友宜若能勇敢接受全民調方式,或許會有更多年輕支持者認為侯友宜有勇氣。(資料照,陳昱凱攝)

明年1月13日是最有可能再度實現政黨輪替,也能實現藍白兩黨共同理念的機會。如果藍白合破局,民進黨再度執政且立委席次過半,柯、侯、朱都將是歷史罪人,誰的責任大小已經不是選民在意的了,支持者的失望與失落將是淹沒藍白兩黨的最大力量。

*作者為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研究員。本文由台灣新故鄉智庫論壇授權刊載。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