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書:危機處理經典教案─餵藥案如何演變成一場完美風暴

2023-06-20 06:10

? 人氣

新北市爆發幼兒園餵藥案。(資料照,蔡宜彣攝)

新北市爆發幼兒園餵藥案。(資料照,蔡宜彣攝)

孩童在幼兒園遭餵食安眠藥,聽起來異常驚悚的情節,在侯友宜的總統路上逐漸形成一顆愈滾愈大的雪球,直到今天已操作成為侯友宜面前直撲而來政治風暴。回頭思考這場新北市府的危機處理過程,各種前因後果兜在一起,簡直是政治公關學裡一個經典的案例。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先討論到底有沒有小孩被餵「毒」這件事。到目前為止,前往檢驗的孩童已有60餘人,其中8人被驗出巴比妥成份,不過超過標準值的只有一位,其餘7人都在背景值範圍內。精神科醫師沈正男指出,即使是1人超標,也很有可能是檢驗錯誤造成,需要進一步釐清。

再問,到底新北市府有沒有拖延處理?經過多日新北市議員在議會裡翻來覆去的追查,新北市府一口咬定是5月14日接到報案,5月15日轉檢警偵辦,並無拖延,國民黨市議員劉美芳以口誤為由在議會裡公開致歉,而原先說4月就報案的說法,直到今天都沒看到有人拿出確切的證據。

若真如新北市府所說5月中的報案、報警,外界質疑到5月底才見報的說法,又是否有可議之處?如果讀者不健忘,侯友宜正式被國民黨徵召的日期是5月17日,試想若你是新北市府幕僚,你會選擇在自己老闆要被徵召的前一兩天,就發布新聞稿,把疑有孩童遭餵藥、還未釐清的案件搬上檯面嗎?

拖到後面陰謀論漸漸形成,先是「某某」幼兒園的報導方式,被人質疑園方背景很硬、市府有人撐腰,所以名字不能曝光;後來又有人發現,巴比妥三個字在臉書、Google上都無法搜尋,懷疑是新北市或國民黨施壓,殊不知幼兒園之名無法曝光,是受到《兒少法》限制,而毒品名限制搜索是社群軟體行之有年的政策,跟施不施壓一點關係都沒有。

不過就算演變到這個狀況,新北市「餵藥案」都還沒受到民進黨中央「關愛的眼神」,直到綠營爆發一連串#Me Too風暴,餵藥案才受到黨中央的重視,展開一連串的操作,由發言人系統發動下線在輿論散發相關消息,以質疑侯友宜為參選總統荒廢市政的角度,企圖為性騷連環爆轉移焦點。

昨天餵藥案開始從板橋發展出去,進入新的階段。有汐止群組有家長貼文說小孩驗出「苯二氮平29毫克」,綠委賴品妤大肆宣傳,呼籲家長帶小孩去檢驗,並促新北市府、衛福部,要詳細徹查全市各幼兒園。

一方面她強調要家長都帶小孩去檢驗,一方面又強調是為了「以免家長一直人心惶惶」。然而最有趣的是,這篇汐止家長貼文其實弄錯了檢驗數據,把遠低於200奈克標準值的「29奈克」,寫成約為116顆安眠藥劑量的「29毫克」,這份錯得離譜的數據,卻成為綠委貼文宣傳的素材,在眾多家長的恐慌中不斷操弄擴大。

這一連串撕裂社會信任的操作,已經造成其他幼兒園退縮。不少幼兒家長發現,近期若要孩子感冒,要帶藥到學校請老師協助餵藥,變得異常麻煩,要填寫的各種同意書愈來愈多,甚至被園方直接拒絕的狀況也屢見不鮮。

為什麼綠委要如此操作?講白了,可以轉移性騷擾焦點,又能把侯打趴的事件,當然是打得愈用力愈好;至於社會信任、家長恐慌、幼兒園業者與老師的退縮,那都與鞏固綠營政權無關。今天最新的發展是,已有親綠人士在臉書社團發動《罷免侯友宜》,想藉這波幼兒園餵藥案,直接弄到把侯一槍幹倒。

有沒有追查到藥物來源?案件已經進到新北市府控制不了的檢警手上,恐怕無法期待能快速釐清;有沒有抓到餵藥的兇手?檢警查到今天剛好滿一個月,還沒有收押任何一人;到底有沒有餵藥這回事,至今仍在五里霧中,而「造霧者」顯然正玩得起勁,沒有想收手的跡象。

還在歲月靜好?還在侯侯做歹記?還在期待朱立倫幫你找到韓國瑜一起站台?醫界有云,最難醫治的,是沒有病識感的病人,侯友宜恐怕莫此為甚。

*作者為FTNN節目製作人。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