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男觀點:機遇到來,日本謀求徹底擺脫美國的掌控!

2023-06-12 07:10

? 人氣

作者表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上任後,日本的對華態度開始發生質變,其對中政策逐漸與美國同頻並積極採取具體行動加入了美國“遏中”包圍圈。(資料照,美聯社)

作者表示,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右)上任後,日本的對華態度開始發生質變,其對中政策逐漸與美國同頻並積極採取具體行動加入了美國“遏中”包圍圈。(資料照,美聯社)

在美國前總統川普發動對中國大陸的貿易戰之後,日本對華的態度始終隱晦不明。前首相安倍晉三任內反中態度由弱轉強,但其抗中政策更多處於試探性,中日關係雖不佳,但還沒走到翻桌的地步。然而隨著拜登政府上臺並且採取更全面偏激的「遏中」政策之後,日本新任首相岸田文雄的對華態度開始發生質變,其對中政策逐漸與美國同頻並積極採取具體行動加入了美國「遏中」包圍圈。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在日本2022年推出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中,岸田政府毫不遮掩的將中國大陸明確定義為「頭號挑戰和威脅」,呼應美國對大陸「最嚴重的地緣政治挑戰」的定義,並以此為藉口大幅增加軍費強化針對大陸的軍事力量,拜登政府提出北約東擴亞洲計畫,日本率先表示支持。日本宣佈加入「半導體聯盟」,配合美國實施半導體出口管制,遏制大陸半導體產業的意圖明顯。此外日本頻繁介入非洲、東協、烏克蘭等國際事務與大陸展開地緣競爭。尤為特別的是,岸田政府一改舊章也開始操作「臺灣問題」並高調表示「臺灣有事就是日本有事」,挑明瞭要衝撞中國大陸的核心紅線。在最近的廣島G7峰會上,日本牟足全力促成含有遏中內容的宣言,其抗中積極性明顯超過了其他G6國家。

凡此種種均凸顯出,日本要與中國大陸「掀桌」的態勢越來越明確了。

很多人對日本「變臉」的程度與速度之快感到意外,不解日本為什麼要蹚美國「遏中」的渾水而且還蹚的這麼深,其行動的激進程度甚至超過了美國要求的「標準」。針對此現象,很多評論將其歸結於一個原因,那就是作為美國的「小弟」,美國意志決定了日本的行為。雖然中國大陸是日本最大的貿易夥伴,雖然中日雙方本來就存在嚴重的歷史問題需要顧忌,但為了向美國表達「忠心」,日本只能選擇配合順從,即使這會給日本帶來嚴重後果也在所不惜!

然而,真相到底為何?日本的政治人物真的是如此卑微、進而對美國奉命唯謹甚至允癰舔痔嗎?為了美國利益,日本需要如此不計成本的對抗中國大陸嗎?答案顯然並非如此。事實上,儘管美國對日本有著強大的影響和控制力,在多數情況下日本只能「被動」配合美國的需要,但是在「遏中」問題上,日本不僅沒有被動,反而越發主動。其行為已經不能用「順從」美國可解釋了。

政治的付出和收益往往是精算後的結果,付出越多往往意味著在謀求更大的收穫。日本的政治人物如此抗中凸顯了他們正在追求更深遠的戰略目標!

眾所周知,二戰後身為戰敗國的日本被美國全面接管,其政治體系完全按照美國人的利益需求所架構並且體現美國人的意志。誰會成為日本首相、制定實施什麼戰略政策、發展成果得與失甚至是法律解釋,擁有這一切終極裁決權的不是日本人而是美國人。

美國依據迫使日本簽署的《安保條約》長期在日本駐軍並嚴格約束日本的軍事發展。其在經濟上也剝奪了日本的自主權,上世紀五十年代始日本經濟進入發展快車道,殊不知這也是美國對日本經濟一路打壓最嚴重的時期。五十年代打壓日本的紡織業,六十年代打壓日本鋼鐵業,七十年代打壓日本的彩電與汽車產業,八十年代打壓日本的晶片和電信產業。為了一勞永逸,美國最終逼迫日本簽署了《廣場協議》。日本股市一度占全球總市值的42%,錢多到可以「買下美國」,但在《廣場協議》後日本便進入了漫長的失落時代,《廣場協議》就像一個魔咒牢牢鉗制了一度風光無限的日本經濟。

政治上淪為附庸,軍事上被嚴格約束,經濟上被時刻打壓,美國為日本人劃出了一個發展的天花板,不能碰不許碰,更不能打破!面對這樣的美國和「宿命」,日本不僅不能反擊,甚至連反抗的動機都不能表現出來。這樣的日本被國際社會認為是一個「非正常」國家,甚至不客氣的說,這樣的日本更像是一個得到美國體面對待的‘類殖民地’國家。

戰後歷屆日本政治人物都很清楚自己國家的現實。美蘇冷戰結束後,他們一度希望通過修改憲法等方式逐步讓國家恢復「正常化」,實現軍事自主、經濟自主、外交自主,謀求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他們希望自己唯一尊崇的是天皇而不是其他國家。但一切的努力最後都在美國的「關心」下,消弭於無形。

二戰前的日本與美國平起平坐甚至會直球對決,但如今的日本對美國希旨承顏、笑臉相迎。當自己的所思所行要完全遵循其他國家意志,試問崇尚天照大神、把武士道作為精神內核的日本政治精英會是什麼心理?內心會多麼矛盾和煎熬?

在笑臉的背後,日本政治精英都清楚美國是日本最大的靠山,但更是日本發展最大的障礙。如果無法擺脫美國的控制,日本系統性危機和失落註定將永遠存在,日本的發展將永遠囹圄在美國限定的天花板下。

既渴望改變國運,又深陷美國的鉗制無法動彈,日本的政治精英渴望一個「機會」出現。

如今,他們認為這個機會終於到來了!

中美爆發戰略衝突,在日本看來是一件將極大顛覆世界格局的事件,這種「顛覆」將為日本徹底改變命運創造極為重要的條件,日本認為他們等到了徹底擺脫美國掌控的機遇!

美國擅於以拉幫結派的方式對待它眼中的對手,在面對「最嚴重的地緣政治挑戰」的中國大陸時,美國更是使出渾身解數調動全球盟友的力量。由於這次的對手過於強大,美國自己不僅要付出極大戰略資源,也會迫使盟友不斷投入龐大的軍事、經濟成本和地緣政治配合。

對其他「正常」國家來說,配合美國遏中充滿顧慮,因為它們很難在「顛覆」中實現成本與收穫的平衡。但對「非正常國家」日本來說,加入遏中恰恰會取得一石多鳥的收穫。

一,日本以配合美國「遏中」為藉口可以全力擴充軍事實力甚至實現軍事自主,美國不但不會反對,反而會大力協助強化其軍事實力。拜登明確表示支持日本「重建軍事能力」就是一個關鍵變化。日本有機會擺脫《安保條約》與《和平憲法》的掣肘,首先在軍事上實現「正常化」目標。

二,配合美國的「脫鉤」與產業鏈重組,日本可以堂而皇之制定新的更符合日本未來發展的戰略產業而不必擔心會被美國再次打壓。美國允許日本「共用」臺積電就是重要標誌。未來日本考慮的就是擺脫《廣場協議》的負面影響,真正打破「天花板」實現日本經濟的獨立自主。

三,同樣以配合美國圍堵中國大陸為藉口,日本全面參與國際事務,美國也會為其大開方便之門。隨著軍事和經濟正常化,日本的國際地位也將進一步加強,這會為解決包括朝鮮問題、北方四島問題等增加籌碼,也會為謀求成為聯合國常任理事國創造更多有利條件。

日本與亞洲多國都存在難解的歷史問題,具有右翼特性的自民黨更是在歷史問題的認知與行動上與中國大陸存在巨大分歧與矛盾。四十年來中國大陸不僅在經濟總量上完全超越日本,在軍事、科技和國際影響力上也有全面超越的態勢,這導致日本十分擔憂因為歷史問題而遭到大陸的「報復」。出於對自身安全的考慮以及對大陸恐慌感的不斷升高,日本靠近美國的同時,更希望美國的遏中可以大幅弱化中國的綜合國力和戰略實力。

如果美國成功遏中,那麼中國大陸對日本的「威脅」就會大幅度降低,即使美國遏中失敗,中國大陸也會元氣大傷。所以無論是哪種結果,日本都將受益。一方面中國實力降低,一方面日本實現國家正常化以及實力得到提升,日本謀求實現對中國大陸新的戰略平衡。

日本認為中美的博弈將是一個長期消耗戰,在弱化中國大陸實力的同時,美國自身實力也將受損,這勢必會讓美國掌控日本的力度逐步衰弱。中美消耗戰越是持續,美國就越需要日本的協助,日本就可以提出更多的要求,直至日本可以再次「站直腰板」與美國說話,直至可以向美國再次說「不」。

國與國之間沒有永遠的敵人或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日本大動作、不惜成本的參與美國的遏中不是要表達「效忠」美國,而是為了追求更大利益---擺脫美國的控制實現國家「正常化」!態度上順從美國只是表像,實施改變命運的超級一搏才是本質! 

中美博弈是機遇,擺脫美國掌控是目標,抗中是主要手段。日本政治人物已經精算出「國家正常化」的路線圖。一旦G2雙雙弱化,日本或許有機會成為世界新的一極!當這樣的夢想照進了日本國運,試問日本的政治人物怎會不積極參與「遏中」呢?

日本以實際行動清楚表達出抗中脫美的邏輯和目標,但是中美博弈導致的世界變局是否支撐日本的「夢想」呢?中美會按照日本的「設想」變化嗎?

日本謀求與美國實現「關係平等」,但美國允許日本與自己平起平坐嗎?美蘇冷戰時期,美國需要日本的協助,但依然多次制裁日本產業就是前車之鑒。日本意圖降低來自中國大陸的戰略壓力,但畢竟大陸是一個有十四億人口的超級市場、GDP也遠超日本,把這樣的鄰居當做長期敵人,日本的承受力足夠麼?另外,日本希望中美博弈長期化,時間越久對日本越有利。但是如果中美兩強「意外」實現了妥協,日本將會面臨什麼結果?會不會砸了自己的腳而不是左右逢源?

經濟學中有一個經典理論---風險溢價,強調風險越大收益越高。日本「借抗中謀脫美」就是一個追求最大收益的風險投資。但是這個風險會因為日本自身的「體質」、中美關係的變化出現巨大波動。

日本能否扛得住這次豪賭帶來的風險,這將是一個五年、十年或更久時間才能看清楚結果的變化,其結局或許會讓日本上天堂,但或許也會讓日本陷入更深更久的失落!

*作者為職業畫家,評論家。居住北京。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