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退耕還林」政策大逆轉 專家:政治力強迫復耕,恐以失敗告終

2023-05-15 16:00

? 人氣

王信賢告訴美國之音:「今年的預算裡頭代表安全的預算也增加很多,糧油物資儲備支出增幅是最多的13.6%,按照中共自己的定性,就是說,一旦(發生衝突)被封鎖的時候,它(中國必須)自己自給自足,我覺得,這是習(近平)非常重視的一件事情。」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官方坦言:「糧食應急」 量僅有2天

但中國真的存在糧食危機嗎?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5月11日召開名為「保障糧食安全,端牢中國飯碗」的發布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長叢亮在會上宣稱,中國糧食生產實現「十九連豐」,總產量連續8年保持在1.3萬億斤以上,口糧自主率逾100%,人均糧食佔有量480公斤,也高於國際公認的400公斤安全線。

但他也坦言,中國糧食應急保障體系仍存在薄弱環節,到2022年底全國應急加工能力每天可達164萬噸,只能滿足全中國人民2天的需要,可見中國糧食危機問題仍不可小覷。

針對退林還耕或農管隊等一連串爭議,中國官方少有公開說明,因此,引發中國民間眾說紛紜的揣測,部分微博網民甚至質疑,退林還耕運動旨在為城鎮失業人口建構「蓄水池」,讓農民工可以返鄉務農,但這是「逆城鎮化」的做法。

「退林還耕」違背常識分析:成效堪慮

無論中共推動「退林還耕」的背後動機為何,多數分析人士都對此一最新政策不表樂觀。

湖北學者賀海波5月11日透過上海網媒《觀察者網》發表文章稱,各地退林還耕是在上演一幕幕「讓人頗感魔幻的現實劇。」

他說,根據他實際的田野調查,當局要求農民開墾貧瘠的土地,不僅違背自然常識,還禁止農民種植收益較高的經濟作物,反而要賠錢改種糧食,更是違背經濟常識。尤其已經習慣城鎮生活的年輕農民還要被迫回鄉種田,這也違反農民生活常識。

此外,他說,地方政府為了擴大耕地的政治任務,不惜祭出補貼,還號召不懂農業的地方官自己下地干活,反招致群眾「作秀」的惡評。

位於香港的時事評論員劉銳紹也認為,退林還耕與中共力推多年的「城鎮化」政策相互矛盾,將衍生更多問題,而且得靠補貼來撐。

劉銳紹告訴美國之音:「它(中共)可以用補貼的方法讓農民去種糧,中共錢、權都在它手裡。而且它沒錢,可以用政策去搶(錢),你看像(阿里巴巴集團創辦人)馬雲、像很多人已經幾千億、幾千億的都吐出來了。」

位於美國波士頓的東北大學財務金融系教授邱萬鈞則批評,中共的作法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完全無視「退耕還林」是基於土地貧瘠、種植效率差或污染等因素,如今反用政治力強迫復耕,效果堪慮。

邱萬鈞告訴美國之音:「一旦這個土地已經不是農業用途的情況下,你要改成農地有一定的困難,到時候能不能真的種植出來品質良好,甚至於說安全的糧食,都是一個很大的疑問。」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