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紅利分配不均 蕭萬長籲拉近兩岸的「心理距離」

2015-04-22 14:36

? 人氣

蕭萬長在致辭中提出兩岸經濟合作的3大策略及3大瓶頸,主張兩岸應共同面對全球經濟變化。(林韶安攝)

蕭萬長在致辭中提出兩岸經濟合作的3大策略及3大瓶頸,主張兩岸應共同面對全球經濟變化。(林韶安攝)

前副總統蕭萬長22日在出席兩岸三地財經媒體論壇時倡議,為推動兩岸經濟持續合作,兩岸應該加強經濟策略對話,並共同克服兩岸和平紅利分配不均的問題,以拉近兩岸的「心理距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第5屆兩岸三地經濟日報共同主辦的「三經論壇」22日在台北舉行,應邀出席開幕式的蕭萬長在致辭中提出兩岸經濟合作的3大策略及3大瓶頸,主張兩岸應共同面對全球經濟變化。

蕭萬長說,兩岸經濟合作是兩岸關係的核心工程,面對近年來全球經濟劇烈變化,為打造兩岸合作新願景,應有3大策略方向,一是在全球競爭激烈的趨勢下兩岸要有共同承擔經濟風險的體認與誠意;二是因應改革或結構調整帶動的各種商機,兩岸應分享機會、互利共贏;三是兩岸共同參與區域合作,儘速透過協商合作,排除台灣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瓶頸,將兩岸互利擴大為對亞太區域繁榮的貢獻。

但蕭萬長也指出,兩岸追求共同願景的過程必須克服3大瓶頸,首先是近年來兩岸合作側重在中國商機及共同開發中國市場,和台灣經濟和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明顯連接不足,因而引發兩岸經濟競爭大於互補的疑慮,因此未來應該加強兩岸經濟策略對話,打造升級版的兩岸經濟合作模式,克服兩岸合作和台灣經濟升級連接不足的問題。

蕭萬長指出,第2大瓶頸是兩岸和平紅利分配不均的問題,兩岸經濟合作必須利益共享,才能讓人民有感,未來兩岸交流應特別重視中小企業的機會、青年創業和照顧基層和弱勢民眾,才能獲得台灣社會的普遍認同。

蕭萬長提出的第3項瓶頸,是民眾對兩岸合作的心理距離。他指出,兩岸經濟量體差異甚大,社會和政治體制也截然不同,推動兩岸合作必須注意差異性,並注意台灣民眾憂慮經濟遭邊緣化的心理,相互體諒扶持,以拉近心理距離。

蕭萬長同時主張,兩岸共同融入區域整合,必須以兩岸三地做為大中華經濟圈的中心。他表示,兩岸三地都是華人社會,華人在東南亞經濟有主宰地位,而兩岸三地與東盟產業已融合為亞太地區完整的供應鏈;但兩岸三地若要成為亞洲發展的基石,就必須擁抱週邊的經濟,並納入以華文為中心的國家。

蕭萬長也不忘重提去年北京APEC期間,他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晤,兩人重申繼續推動兩岸合作。蕭萬長表示,只要依循正確方向,堅定落實互利雙贏的理念及核心作為,兩岸關係發展就沒有不能克服的困難、不能跨越的障礙,和不能化解的爭議與分歧。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