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威克觀點:中國疫情給台灣政府帶來的困擾

2022-12-23 06:30

? 人氣

北京空蕩蕩的藥局。

北京空蕩蕩的藥局。

近日傳出中國疫情惡化的消息之後,隨之而來的是中國境內的鎮痛解熱藥物不足、許多國家出現了中國人大量購買此類藥品的消息。

台灣的藥局也出現了搶購「普拿疼」轉寄中國的狀況。這讓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先前説的「擔心中國人來台灣搶藥」看起來像是「先見之明」,不過對比防疫指揮官王必勝所説的「希望大家不要寄送藥物到國外」,兩者看似附和但是也有所不同。防疫指揮中心的説法等於承認台灣市面上特定品牌的鎮痛解熱藥真的缺貨,而且也威脅到了本地民眾的醫療權利,但是是誰在搜購市面上特定品牌的鎮痛解熱藥呢?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以目前中國籍人士入境台灣極為困難的情況來看,很可能是台灣本地人擔心在中國的親友買不到鎮痛解熱藥而在台灣大量購買然後寄送到中國。

那為什麼是某個品牌呢?解熱鎮痛藥物不是還有很多種嗎?主要原因和品牌知名度有很大的關係,一些在台灣行銷多年的品牌幾乎已經是對付感冒發燒的「必備良藥」。除了是國際大藥廠生產的知名品牌,也在中國境內也有相當的知名度,以乙醯胺酚為主要作用成分的鎮痛解熱藥物當中,搶購的品牌可以説是全球銷量最大的。

另外,鎮痛解熱藥物在台灣是非處方用藥,不需要醫生開立處方簽就可以購買,藥局之類的銷售通路也不願意在政府沒有指示、無所依據的情況下,限制民眾購買的數量、徒增自己的困擾,最多也只能道德勸説。

既然很可能不是「中國人來台灣搶藥」,反而很可能是台灣民眾出於種種原因大量購買,政府也就不能在沒有預警的情況下限制民眾購買的數量、也不能把責任推給藥局等銷售業者。

政府面臨的為難之處是如果祭出所謂的「限購令」,自然會出現反對的聲浪、受到相當的責難,但是不加限制的話,又會出現「醫療權利受影響」、「政府不作為」的另一種責難,到時候就難免陷入父子騎驢的窘境。

援助中國對抗疫情?

會這麼說,不是沒有來由或者根據的,之前台灣在野的國民黨黨主席朱立倫出面批評說,台灣政府應該協助中國對付疫情,也有媒體說「他可以對我不義、我不應對他不仁」,認為台灣應該對中國伸出援手,但是這種「援手說」並沒有得到多數的共鳴,一方面是因為按照中國自己公佈的數字,台灣的疫情遠比中國要嚴重的多,另一方面,回顧歷史,台灣當年在四川汶川地震的時候,雖然捐款總額超過了後來對日本311地震的捐款,但是對很多台灣人而言,中國對台灣的敵意並沒有減低。

而且,中國迄今為止並沒有表示醫療量能已經不堪負荷,即便是台灣有能力想要表示善意,中國也未必會接受,加上除了政治條件之外,防疫還涉及多層面的公衛措施與相關法律,種種因素令「援手說」被形容成是假議題。

不過隨著年關逐步逼近,台灣政府面臨了另外一個潛在的為難議題,那就是何時開放「小三通」,雖然就算是開放,目前的規劃以金門為例,似乎只有金門民眾、居住金門的陸籍配偶以及金門大學陸籍學生可以通關、並沒有開放給沒有居留權的中國公民入境或者轉接航班前往台灣。政府的為難之處是金門、馬祖這兩個「小三通」的台灣離島醫療量能遠不如台灣本島,一旦出現疫情就難以應付,但是不及早做出決定,難免又會惹起民怨。

對台灣政府而言,現在是鎮痛解熱藥、接著是「小三通」,也不清楚後面可能還會有什麼問題,如今台灣逐步開放解封邊境,但是中國疫情新冠肺炎疫情再起顯然依舊為台灣政府帶來挑戰。

*作者為台灣出生的醫界逃兵,曾經客居美國然後到英國從事媒體工作,也研究東亞歷史,八十年代離開台灣,繞世界一圈後返台定居。本文原刊《德國之聲》,授權轉載。

德國之聲致力於為您提供客觀中立的新聞報導,以及展現多種角度的評論分析。文中評論及分析僅代表作者或專家個人立場。

© 2022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