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帶頭加速產線「去中化」,將引發骨牌效應?專家:印度、越南成本優化是關鍵

2022-12-11 11:10

? 人氣

蘋果公司仍然依賴東亞公司來供應晶片、螢幕、電機和相機零件等部件。(AP)
蘋果公司仍然依賴東亞公司來供應晶片、螢幕、電機和相機零件等部件。(AP)

印度的成本優化將是成敗關鍵

特廖洛說:「最關鍵的是製造規模,如何量產以降低成本,這是最主要的挑戰。印度可能是蘋果聯手富士康正在規劃量產的重大基地。就員工數而言,富士康未來兩年將在印度招募5萬人,總員工數上看7萬人。」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印度就算做到7萬人的規模還是差了富士康鄭州廠30萬人的規模一大截。而且他說,蘋果可能不全然出走中國,因為除了中國以外的潛在生產基地,富士康據傳也考慮在中國境內擴產,例如在山西省的太原廠擴大投資,以彌補鄭州廠的產能缺口。

埃澤爾也說,印度若能建立具成本競爭力的供應鏈生態圈和專業人才池,長期而言,可挑戰中國的製造地位,也不會永遠屈居中國以外的次要製造基地。

埃澤爾說:製造(供應鏈)生態圈是主要增加成本的關鍵,不只是要(追求)低廉的勞力成本。所以,印度面臨多重挑戰。首先,建立一個製造成本低廉的當地供應鏈,同時也要確保,印度具有經驗豐富、技術能力強的勞工,可以製造非常精密的iPad或智能手機。

除了製造面的挑戰,邱達生說,印度各政府的協調能力,種姓的階級制度讓管理階層和低階員工的磨合不易,除非進行根本改革,否則也可能構成外資入駐後,其西方式管理風格的障礙。

邱達生說:「印度的中央跟地方、或不同的單位各自為政的情況也出現在印度的軍方,就是說,他們的協調整合的能力似乎是比較不足。除了他的上下游、縱向跟橫向的協調力之外,還有它的種姓制度。也就是說,印度現在影響它還不能取代中國的原因之一,就是他的人治的部分。印度如果將來想要提升它在國際經濟的位階的話,必需進行一些根本的改革。

供應鏈「去中化」恐重創就業率

位於北京的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資深研究員郭天翔(Arthur Guo)則說,除了富士康,中國的立訊精密據說也在越南和印度招募員工,這樣擴增產線的好處是可以降低生產成本和供應風險,不過,物流系統和基礎建設都需耗時建立,有經驗的員工和管理階層也都難找。

至於外資供應鏈去中化的中國經濟的影響,郭天翔(Arthur Guo)以書面回覆告訴美國之音:這對中國經濟成長和失業率的衝擊將很大。不過,供應鏈移轉的過程會持續一段時間,不是馬上一觸可及。未來,我們相信,中國還會是蘋果重要的生產基地,也會積極找到方法解決目前的(斷鍊)問題。

《華爾街日報》稱,立訊精密和聞泰科技兩家中企都在爭取蘋果的訂單,而且為配合蘋果分散供應鏈風險,他們也在海外擴產,中國未來或可能淪為其次要的製造基地。

2022年東南亞國協(東盟)峰會11月11日起在柬埔寨金邊召開,左起為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泰國總理帕拉育、越南總理范明正、柬埔寨總理洪森。(AP)
2022年東南亞國協(東盟)峰會11月11日起在柬埔寨金邊召開,左起為菲律賓總統小馬可仕、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泰國總理帕拉育、越南總理范明正、柬埔寨總理洪森。(AP)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