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登山專文:湘潭才子李漁叔說掌故

2022-12-08 05:50

? 人氣

李漁叔曾任臺北春人詩社發起人之一,著有《花延年室詩》等著作。(示意圖∕風傳媒)

李漁叔曾任臺北春人詩社發起人之一,著有《花延年室詩》等著作。(示意圖∕風傳媒)

說到李漁叔,現代的年輕人大都沒聽聞過他的名字。還有一趣聞,是說有位老外,他大概得知明朝有位戲曲家李漁(笠翁),因此看到李漁叔就直接譯成李漁的「叔叔」(uncle),年代上差了300年。其實李漁叔是著名的舊體詩人,和陳含光、彭醇士、吳萬谷、周棄子等人齊名。李漁叔曾任臺北春人詩社發起人之一(詩社成立於1952年1月20日,由賈景德、許君武、方子丹等人共同發起創立,當時社址在台北市臨沂街方子丹寓。成員大多是政教名流者,詩作水平極高)。我在大學讀書時期就知道李漁叔先生的大名,那是見到先師張夢機的大著《近體詩發凡》的題耑和序文,夢機老師是漁叔先生的高足,從此得知李教授是馳名海內外的詩人,有《花延年室詩》等著作。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李漁叔(1905—1973),名明志,字漁叔,以字行。湖南湘潭人,但因父親在福建為官,他生於廈門海濱漁家的石梧村。其家門第顯赫。父李鎮藩(1860—1926),字翰屏,前清內閣中書,官福建雲霄直隸廳,與王闓運妻弟蔡與循同科中舉,與趙啟霖、羅正鈞交往極稠密。據劉安定所寫的傳略說:在湘潭,還有從學趙啟霖、孫文昱等知名學人的記錄。還曾拜楊鈞為師,學習詩文,楊鈞《草堂之靈》載:「聞湘潭少年李明志字漁叔者,頗有才情。昨忽以詩數章函托彭君孟庵帶至,函中有『私淑平生,先申執贄之意』二語。余一生愛才如命,願得早見,以促其讀書須知門徑。」爾後,李漁叔常去長沙五里牌外的白心草堂向楊鈞求教。學藝從此大進。

李漁叔著有《花延年室詩》,此詩集堪稱一部詩史。集中第一首詩〈夕霽泛舟至郡城題寄所親〉:

濕雲渡江來,風急吹欲散。花溪綠陰潤,水國滄波晚。

愛此霽湘色,遙遙正相炫。膩若新潑醅,夢逐鷗邊暖。

蘭橈劃空深,幽意與之遠。峰回一松秀,舟過層城轉。

湘蘭助君簪,花意兩無算。指水訂新盟,刺船期不返。

此詩他自註:「乙丑時年二十」,是他20歲時所寫的,詩題的「所親」即李漁叔負笈日本明治大學歸來後,作詩贈之的一同遊學日本的初戀情人。有言李漁叔16歲負笈日本明治大學,越四年歸。據其學生戴麗珠介紹,其師曾私底說過,他旅日時有一初戀情人。回國後,由於母親執意要他娶其表妹(母親的姪女,即李漁叔的元配劉氏。)為妻,因而,李漁叔與其初戀情人終不能聯姻成為眷屬。這是他離開故鄉,去從軍報國的主要原因,也是他一生風流的緣故。為何要「指水訂新盟,刺船期不返。」若不返國,還留在日本,兩人或能相戀相親吧!這是他終身刻骨銘心,不能釋懷的憾事和傷痛。但李漁叔又有〈書同里侯荷生扇〉詩,該詩有自註:「戊辰時年二十四歲,以後數年多在日本,有詩一卷已佚。」是留日當在24歲,而非16歲,因16歲留學未免太早了,至於有詩卷已佚,正是寫此段戀情者,而為李漁叔不想公布之藉口,否則以其記憶之佳,幾10年讀頌過的詩篇都能一字不漏地抄錄,何來散佚之說?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