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評:虧損尚未到盡頭的勞動基金,該問責誰?

2022-10-21 07:30

? 人氣

台股跌幅深讓勞動基金虧損擴大。(圖/Sohu)

台股跌幅深讓勞動基金虧損擴大。(圖/Sohu)

近日勞動基金鉅額虧損一事,引發外界矚目與討論,勞動部也坦承今年不太可能轉虧為盈了。但真正重要與值得探討的是:政府護盤對基金造成多大影響?該問責於勞動部還是財政部?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根據勞動部公布今年前8月勞動基金績效數字顯示,8月底評價後收益數為虧損3,204.6億元,收益率負6.20%,原因則是受到全球股、債均大幅下跌影響;勞動部長許銘春承認今年底前很難轉虧為盈,但說「投資難免有輸有贏」。

這話似乎說得沒錯,勞動基金的投資標的,不論如何分配比重,總是難脫股債兩市的投資,今年台股指數在1月創下18619點的高點後,就一路下滑走低一筆跌破13000點,算算跌幅大概就在3成上下;而且,崩跌者不僅台股,全球主要股市都下跌,韓股跌幅跟台股相近、美股3大指數跌幅都超過2-3成、德國與法國跌幅15-20%左右……,因此即使投資海外市場,也未必能占到便宜。

再者,個別投資人或許有可能在看壞後市時,出清持股、懷抱現金、退場觀望,但基金不可能如此作,必須有基本持股,此所有在全球股災發生、股市持續下跌時,那些大型基金都難逃虧損─不論持有多「厲害」的防禦型股票都一樣,即使神如巴菲特在早年操盤時的自我要求,也只是在股市全面下跌時能讓基金虧損低於大盤多一點。

今年的股市表現,讓多個過去全球著名的大型退休基金、或國家主權基金,都出現收益減少或甚至虧損,少一點的基金縮水6-7%,高一點的則超過1成,國內勞動基金虧損6%多,還不算是過頭、似乎「仍在情理之中」。

不過,這是大部份「正常國家」的情況,但台灣在這方面是極度之「不正常」:台股是一個至今尚未「斷奶」、長不大的嬰兒,只要股市跌幅稍深,市場即哭喊國安基金護盤;不分藍綠,台灣政府也一直是最沒擔當抗拒市場壓力的政府,股市重挫幾天,就嚇到不論原因的進場,因為依理依法,護盤必須在「非經濟因素」影響股市情況下才能為之。

今年7月在台股跌破14000點後,國安基金委員會決議進場護盤。雖然檯面上所謂國安基金進場護盤,用的是國安基金的資金,但其資金來源,除了有2000億元是可以用公股持有股票質押借款外,另外3000億元是「借用郵政儲金、郵政壽險積存金、勞工保險基金、勞工退休基金、公務人員退休撫卹基金所屬可供證券投資而尚未投資之資金;其最高額度新台幣三千億元。」

不僅是「借用」問題,事實上,政府一直非常「善用」這些政府基金(或是所謂的四大基金);在尚無國安基金條例前、或是尚未正式通過要讓國安基金護盤前,政府其實就時常先以政府基金、再搭配「八大行庫」一起護盤。

而所謂護盤者, 實則是「天下第一蠢事」─要護盤的時機一定是股市持續走跌、而且繼續看跌,才要護盤;但所謂護盤必然是站在買方為主,換句話說,擺明即使直壞後市、市場都在拋售股票,還是要進場買股、甚至拉盤。這種護盤,市場其實都私下取笑說,政府是在作「你丟我撿」的善事,讓投資人(時常是外資)能「高價出售、獲利了結」,而最終結果,多是:該跌的還是跌,只是便宜了那些把股票套給政府的出場者。

勞動基金是政府基金的一部份,部份委外操作、部份自行操作,但無論是否有接到護盤的明令,只要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其它政府基金、還有那八大行庫,即使繼續看壞後市,也很難一路站在賣方,畢竟,擺明跟國安基金、也就是政府對作,在官場上可不是什麼好德行,更無益於官場之路。

在台股與全球股市幾乎都在崩跌時,勞動基金出現虧損,並不意外、亦未必就是大問題;但在這種結構體系下,勞動基金虧損、而且虧損幅度比專業掛帥時「該有」的幅度還多,才是真正的問題,因為政客拿勞工的養老金去幫市場護盤、讓他們可以獲利了結,這才是最惡劣之事。即使官方說破嘴,攤出護盤導致的虧損有多低,但只要還在搞護盤這檔事,就是落人口實了。

許銘春承認今年底前很難轉虧為盈,確實如此,因為這個數字是到8月底,9月情況可能「更悲劇」,想在年底前補回這虧損的3千多億、還要再倒賺,顯然沒啥可能性。

更讓人擔心的是:依照國內外經濟與金融情勢判斷,加上綜合各家預測,這波實體經濟與金融市場的下跌還會持續,谷底還在前方,因此虧損可能再惡化,政府只要繼續搞護盤、綁住基金手腳,就非得對基金虧損負責不可─不管是要由勞動基金主管部會勞動部、或是主導護盤的財政部負責?或是更高層的官員─因為這次7月決定進場護盤,國安基金委員才決定不進場、隔天就推翻自己的決定改為進場,顯然背後有政治壓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

主筆室喝杯咖啡,

告訴我這篇文章寫得真棒!

來自贊助者的話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