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的力量》選摘(3):配對與磁場

2015-04-10 05:14

? 人氣

史上最強投資組合查理蒙格與華倫巴菲特

史上最強投資組合查理蒙格與華倫巴菲特

相似性是個好的起始點,因為通常是共通的興趣與感性,促使未來夥伴開始湊在一起。我觀察到三種結識模式:雙方共同認識的某人介紹他們認識;兩人在共通興趣的某個地點相遇;一個看似機緣的相遇,其實是由一個潛在的相似性促成的。

[啟動LINE推播] 每日重大新聞通知

一九五七年,內布拉斯加州奧馬哈市(Omaha)的一位二十七歲投資人,力邀其家族友人愛德溫及桃樂蒂•戴維斯(Edwin and Dorothy Davis)夫婦投資他所管理的一檔基金,戴維斯醫生似乎沒有認真在聽,不過,和太太商量之後,他們同意把十萬美元—幾乎是他們的所有積蓄,也是一筆龐大金額—交給這位投資人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使巴菲特當時管理的基金資產達到三十萬美元。

巴菲特問戴維斯醫生為何冒如此大的風險,戴維斯回答: 「因為你讓我想起查理•蒙格(Charlie Munger)。」兩年後,三十五歲、在洛杉磯當律師的蒙格造訪家鄉奧瑪哈市,戴維斯醫生家安排他和巴菲特見面,於焉開啟堪稱資本主義史上最成功的投資操作夥伴關係。

物以類聚,志同道合者總是很自然地湊在一起,因為這滿足了人的基本需求。就像小孩玩的那些記憶力遊戲,你翻開一張西瓜牌,欲望就突然來了:尋求另一張西瓜牌的感覺,就如同呼吸般地自然且急迫。

同理,人們常撮合他們認為有共通點的朋友。一九七一年的某天,一位名叫比爾•費南德茲(Bill Fernandez)的青少年,把一位十六歲的高中生友人史蒂夫介紹給他的鄰居,另一位二十歲的大學生史蒂夫。費南德茲回憶: 「有一天,史蒂夫•賈伯斯騎腳踏車過來找我,在車庫裡做電子學計劃,史蒂夫•沃茲尼克在外頭洗他的車。我心想,這個史蒂夫是搞電子的,那個史蒂夫也是搞電子的,也許他們會想認識彼此。」

有時候,介紹認識是源於實際需要。喬賽夫•柯瓦斯基(Józef Kowalski)得知他的年輕波蘭籍友人、在巴黎讀物理的學生瑪麗•史柯洛多夫斯卡(Marie Skłodowska)需要一間實驗室,他心想,也許他認識的物理學家皮耶•居禮(Pierre Curie)能夠幫上忙。

在描述傑出夥伴的電影劇本中,像愛德溫•戴維斯、比爾•費南德茲或喬賽夫•柯瓦斯基這類中間介紹人將被刪除,因為我們鍾愛命中注定的浪漫。

但是,若有命運這回事的話,那也是透過人的媒介運作。在電影中,即將改變男主角人生的那個女孩,就那麼有機緣地在診所候診室和他相遇;但在真實生活裡,絕大多數的重要關係是透過其他關係牽線。社會學家鄧肯•華茲(Duncan J. Watts)和古奧吉•寇西內茲(Gueorgi Kossinets)研究大學校園內的友誼建立方式,大約四五%的新配對是透過彼此的朋友結識的,另有四一%的新配對是透過彼此的朋友和共同環境(例如上相同的課)結識的。新關係的建立因個人的網絡距離而異,相隔兩個中介的兩個人(亦即這兩人沒有共同朋友或沒有上相同的課)變成朋友的可能性,比只相隔一個中介的兩人(亦即這兩人有共同朋友或上相同的課)變成朋友的可能性低了三十倍。

改變人生的重要關係介紹,往往來自其他較普通的關係,這項事實對於嫻熟社交者而言或許不出奇,但對於那些關係網絡較薄弱而尋求建立人脈者而言,卻是一個重要啟示。

2的力量書封
2的力量書封。

*本文選自《2的力量─探索雙人搭檔的無限創造力》(大塊文化)。本系列完。

關鍵字:
風傳媒歡迎各界分享發聲,來稿請寄至 opinion@storm.mg

本週最多人贊助文章